这句话的意思不是不读书,而是读书之外,先要思考,甚至是思考优先。
开始
中国有一段时间“特中国”,就是春秋战国时代。
现在我们所见的儒、道思想,以及潜移默化还在的墨、法思想,都是那个时代出现的。后来虽然尚有汉唐宋这些鼎盛朝代,但思想的类型整体没有突破。
而且春秋战国虽然久远,为人所记的人物事件却多得出奇,春秋五霸且不说了,商鞅苏秦张仪孙子孙膑庞涓管仲乐毅荆轲扁鹊……虽然并没有《三国演义》这样的通俗文学传诵,但是仍然知名度很高。
曾经和一位朋友讨论此事,他笑笑说,应该是因为当时的人不像咱们这么忙碌着上班,尤其那些连地也不用种的闲士,一天有数不完的时间来思考问题,当然能想出那么多事情来。
后来
后来,就有了书(尤其东汉之后有了纸张)。
书对学习知识很有帮助,但是却相当地限制思考。因为人们会偏向于“引经据典”,而不是思考事物的真实道理应该如何。
当然,这一点被统治阶级很好地利用了,于是他们选取了符合自己利益的部分,采用教育方式进行传播,终止了人们的思考。
现在
由于资讯发达了,现在更是很容易获得信息。
任何事情遇到了麻烦,Google一下,百度一下,多少都有结果。如果没有结果,也就认为天下没有结果,于是就停止思考了。所以很多时候书本和搜索引擎,虽然也传播了知识,却也限制了思考。
这一点对于忙碌的上班族尤为突出,很多程序员知识很丰富(因为做的项目很多),但是极少作出思想深刻的软件出来,原因之一就是缺少思考。而敏捷开发界也是如此,国内应用敏捷开发很久了,一直没太有很成功的案例,就在于总是尝试做书上写的东西,做得不好,就手足无措,只好放弃。
所以正确的顺序是:凡事先思考一下,再搜索一下或看看书,开阔一下思路或验证自己的想法;若没有找到书书也没有找到搜索结果,应该自己思考创造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