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o语言从新手到高手》
初阶篇
第1章 环境搭建
1.1 Golang介绍
- • 1.1.1 Golang的历史与背景
- • 1.1.2 Golang的设计理念与目标
- • 1.1.3 Golang的主要应用场景
- • 1.1.4 Golang的开源社区和资源
1.2 下载与安装
- • 1.2.1 官方网站与版本选择
- • 1.2.2 Windows下的安装步骤
- • 1.2.3 macOS下的安装步骤
- • 1.2.4 Linux下的安装步骤
1.3 设置开发环境
- • 1.3.1 配置GOROOT和GOPATH
- • 1.3.2 常用编辑器与IDE(VSCode、GoLand)
- • 1.3.3 IDE插件与扩展配置
- • 1.3.4 创建与运行第一个Golang程序
第2章 基础语法
2.1 变量声明
- • 2.1.1 基本变量类型与声明方式
- • 2.1.2 多变量同时声明
- • 2.1.3 常量的定义与使用
- • 2.1.4 变量作用域与生命周期
2.2 控制流
- • 2.2.1 if语句及其嵌套
- • 2.2.2 for循环的多种形式
- • 2.2.3 switch语句与fallthrough
- • 2.2.4 循环与条件语句的最佳实践
2.3 函数基础
- • 2.3.1 定义函数与调用函数
- • 2.3.2 形参与实参
- • 2.3.3 返回值与多返回值机制
- • 2.3.4 匿名函数与闭包实现
2.4 指针与引用
- • 2.4.1 指针的基本概念
- • 2.4.2 使用指针修改变量值
- • 2.4.3 指针运算与nil指针
- • 2.4.4 引用传递与值传递的区别
第3章 数据类型
3.1 基本数据类型
- • 3.1.1 整型与溢出问题
- • 3.1.2 浮点型与精度控制
- • 3.1.3 布尔类型与逻辑运算
- • 3.1.4 字符串操作与格式化
3.2 复合数据类型
- • 3.2.1 结构体的定义与使用
- • 3.2.2 数组的初始化与遍历
- • 3.2.3 切片的创建、追加与截取
- • 3.2.4 切片的底层实现与内存管理
3.3 映射(map)
- • 3.3.1 map的声明与初始化
- • 3.3.2 添加、删除与更新键值对
- • 3.3.3 遍历map与排序
- • 3.3.4 map的性能优化与注意事项
第4章 错误处理
4.1 使用error接口
- • 4.1.1 内置的error接口概述
- • 4.1.2 自定义错误类型
- • 4.1.3 错误链与错误包装
- • 4.1.4 错误处理的最佳实践
4.2 defer, panic, recover
- • 4.2.1 defer的使用场景与执行顺序
- • 4.2.2 使用panic触发异常
- • 4.2.3 recover捕获异常并恢复程序
- • 4.2.4 构建健壮的错误处理流程
第5章 工程管理
5.1 Go Modules
- • 5.1.1 初始化模块(go mod init)
- • 5.1.2 管理依赖(go mod tidy)
- • 5.1.3 版本控制与语义版本
- • 5.1.4 本地替换与代理设置
5.2 构建工具
- • 5.2.1 编译与构建(go build)
- • 5.2.2 安装与发布应用(go install)
- • 5.2.3 交叉编译配置
- • 5.2.4 打包与部署策略
5.3 代码格式化
- • 5.3.1 使用gofmt进行代码风格统一
- • 5.3.2 自动导入整理工具(goimports)
- • 5.3.3 静态分析工具(golint, govet)
- • 5.3.4 使用CI进行代码质量监控
中阶篇
第6章 并发编程
6.1 Goroutine
- • 6.1.1 Goroutine的创建与启动
- • 6.1.2 Goroutine的调度与协作
- • 6.1.3 Goroutine泄漏的识别与避免
- • 6.1.4 使用sync包进行同步
6.2 Channel
- • 6.2.1 Channel的语法与使用场景
- • 6.2.2 无缓冲Channel与有缓冲Channel
- • 6.2.3 select语句与多路复用
- • 6.2.4 Channel关闭与广播模式
第7章 接口与多态
7.1 接口定义
- • 7.1.1 接口的声明及实现
- • 7.1.2 类型断言与类型转换
- • 7.1.3 空接口与泛型编程
- • 7.1.4 接口的组合与继承关系
7.2 多态应用
- • 7.2.1 利用接口实现多态的基本思想
- • 7.2.2 多态在项目中的具体应用案例
- • 7.2.3 通过接口实现松耦合设计
- • 7.2.4 运用反射实现动态行为
第8章 网络编程
8.1 HTTP编程
- • 8.1.1 创建简单的HTTP服务器
- • 8.1.2 处理请求与响应
- • 8.1.3 使用中间件提升可扩展性
- • 8.1.4 RESTful API设计原则
8.2 TCP/UDP编程
- • 8.2.1 建立TCP连接
- • 8.2.2 实现TCP服务器与客户端
- • 8.2.3 UDP协议的数据传输特点
- • 8.2.4 常见网络编程库的使用
8.3 WebSocket通信
- • 8.3.1 WebSocket协议详解
- • 8.3.2 建立长连接的优势
- • 8.3.3 使用Gorilla/websocket库
- • 8.3.4 实现实时聊天应用
第9章 Web应用开发
9.1 RESTful API设计
- • 9.1.1 RESTful架构风格
- • 9.1.2 路由与URL设计
- • 9.1.3 JSON数据格式化与解析
- • 9.1.4 API文档生成与维护
9.2 标准库利用
- • 9.2.1 文件IO操作(读取与写入)
- • 9.2.2 加密与解密(对称与非对称加密)
- • 9.2.3 使用
net/http包进行HTTP请求处理 - • 9.2.4 使用
html/template进行模板渲染
9.3 第三方库集成
- • 9.3.1 使用Gorilla Mux实现复杂路由
- • 9.3.2 数据绑定与验证(使用validator库)
- • 9.3.3 集成Swagger生成API文档
- • 9.3.4 OAuth认证与授权机制
第10章 测试与调试
10.1 单元测试
- • 10.1.1 编写基础单元测试
- • 10.1.2 使用
testing包进行断言 - • 10.1.3 覆盖率分析与优化
- • 10.1.4 Mock与依赖注入
10.2 性能测试
- • 10.2.1 基准测试和性能基线
- • 10.2.2
httptest包模拟HTTP请求 - • 10.2.3 CPU与内存剖析(
pprof工具)
10.3 调试技术
- • 10.3.1 使用Delve调试Go程序
- • 10.3.2 日志记录与分析
- • 10.3.3 常见错误的排查方法
- • 10.3.4 动态检查与运行时诊断
高阶篇
第11章 微服务架构
11.1 服务拆分
- • 11.1.1 微服务分解策略与原则
- • 11.1.2 服务间通信协议选择
- • 11.1.3 数据一致性与分布式事务
- • 11.1.4 事件驱动与异步消息传递
11.2 API网关
- • 11.2.1 API网关的基本功能
- • 11.2.2 Kong、Traefik等网关对比
- • 11.2.3 实现身份验证与权限控制
- • 11.2.4 请求限流与负载均衡
第12章 通信与消息系统
12.1 gRPC框架应用
- • 12.1.1 net/rpc的基本使用
- • 12.1.2 gRPC协议与实现
- • 12.1.3 Protocol Buffers的使用
- • 12.1.4 gRPC负载均衡与拦截器
12.2 NATS消息系统
- • 12.2.1 NATS的核心概念
- • 12.2.2 发布/订阅模式的应用
- • 12.2.3 消息持久化与Streaming特性
- • 12.2.4 高可用与分布式部署方案
第13章 Web高级开发
13.1 Gin框架应用
- • 13.1.1 Gin框架的基本结构
- • 13.1.2 路由定义与中间件使用
- • 13.1.3 请求绑定与数据验证
- • 13.1.4 使用Gin实现JWT认证
13.2 安全性与性能优化
- • 13.2.1 常见安全风险防护(XSS、CSRF)
- • 13.2.2 HTTPS配置与证书管理
- • 13.2.3 性能调优策略
- • 13.2.4 利用缓存与CDN提升响应速度
第14章 性能分析与监控
14.1 性能优化技术
- • 14.1.1 pprof工具进行性能剖析
- • 14.1.2 内存管理与GC优化
- • 14.1.3 Go语言并发模型性能分析
- • 14.1.4 实现高效的数据结构与算法
14.2 监控服务
- • 14.2.1 Prometheus的安装与配置
- • 14.2.2 Grafana仪表盘创建
- • 14.2.3 服务健康检查与故障排除
- • 14.2.4 分布式追踪与日志聚合
第15章 消息中间件与日志
15.1 消息队列
- • 15.1.1 Kafka架构与消息流转
- • 15.1.2 RabbitMQ基础与高级用法
- • 15.1.3 消息生产者与消费者实现
- • 15.1.4 高可用消息传递机制
15.2 日志管理
- • 15.2.1 Logrus库的基本配置
- • 15.2.2 日志格式与级别控制
- • 15.2.3 集成Loki进行日志存储
- • 15.2.4 实现分布式日志分析
第16章 数据存储与ORM
16.1 数据库存储
- • 16.1.1 Redis的数据结构与操作
- • 16.1.2 MongoDB的CRUD操作
- • 16.1.3 MySQL数据库管理与优化
- • 16.1.4 数据库连接池的使用
16.2 ORM框架使用
- • 16.2.1 GORM的基本使用
- • 16.2.2 数据迁移与事务管理
- • 16.2.3 构建复杂查询与优化
- • 16.2.4 模型关联与验证规则
第17章 部署与运维
17.1 CI/CD 管道设计
- • 17.1.1 Jenkins流水线配置与管理
- • 17.1.2 Tekton任务与管道运行
- • 17.1.3 使用ArgoCD进行GitOps部署
- • 17.1.4 持续集成与版本发布策略
17.2 Docker与Kubernetes
- • 17.2.1 Docker镜像制作与优化
- • 17.2.2 Kubernetes集群配置与管理
- • 17.2.3 Pod调度与资源限制
- • 17.2.4 服务发现与自动伸缩
第18章 微服务与云原生
18.1 微服务架构
- • 18.1.1 微服务的拆分原则
- • 18.1.2 服务注册与发现机制(包含etcd)
- • 18.1.3 API网关与流量管理
- • 18.1.4 分布式追踪与日志收集
18.2 云平台与AWS部署
- • 18.2.1 AWS基础设施服务概览
- • 18.2.2 使用EC2和EKS部署Go应用
- • 18.2.3 S3存储与权限配置
- • 18.2.4 AWS IAM身份与访问管理
第19章 配置管理与实战
19.1 配置管理
- • 19.1.1 Viper库的配置管理
- • 19.1.2 环境变量与配置文件的结合
- • 19.1.3 动态配置加载与更新
- • 19.1.4 配置加密与安全性考虑
19.2 实战项目
- • 19.2.1 微服务实战(go-micro框架)
- • 19.2.2 XMPP聊天框架的应用与实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