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参考模型与TCP/IP模型基础讲解
 
目标
理解OSI分层的意义。
掌握OSI七层每一层的名称与功能。
理解数据在网络中传输过程中,数据包的封装和拆封装的过程。
 
四大部分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网络的功能-----数据通信
 
OSI参考模型--------协议分层
            --------同层之间:协议相同
--------下层对上层:提供服务
--------OSI参考模型介绍
--------数据包封装与解封装过程
 
TCP/IP参考模型------------TCP/IP参考模型
------------TCP/IP参考模型与osi参考模型对比。
 
第一代网络的诞生
 
1946年产生第一台数字计算机
54年收发器终端产生
60年代初,由多重线路控制器参与与组成的网络,被称为第一代计算机上网络。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的诞生
64年,Baran提出存储转发概念(将数据包暂存,查找转发表,转发到相应的端口)
66年,Davind提出了分组的概念
69年,ARPANET投入运行。
1977年代时候提出来OSI参考模型,标志着计算机网络进入了第三个阶段。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数据通信(数据通信协议:决定数据的格式和传输的一组规则或者惯例。)
 
数据通信
协议:决定数据的格式和传输的一组规则或者一组惯例。(描述网络通信中“语言”规范的一组规则就是协议)
为什么协议要分层?因为网络通信的过程很复杂,数据以电子信号的形式穿越介质到达正确的计算机,然后转换成最初的形式,以便接收者能够阅读。为了降低网落设计的复杂新建协议进行了分层设计。
分层设计的好处???
那当然是降低网络的复杂性了,哈哈。
分层 设计的意义:用户服务层的模块设计可相对独立于具体的通信线路和通信硬件接口的差别而通信服务层的模块设计又可相对独立与具体用户应用要求的不同,你浏览网页时不必关心,用的是ADSL还是DDN,是光纤还是双绞线。
 
服务:是网络中各层向其相邻上层提供的一组操作。
服务访问点(SAP):相邻层之间的接口。N+1层实体是通过N层的SAP来使用N层所提供的服务。
 
服务分类
面向连接服务
1先建立连接再传输数据,之后再断开连接。
2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包不需携带目的地址。
3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无连接的服务
1不需事先建立连接。
2每个报文都带有完整的目的地址。
3不保证报文传输的可靠性。
 
面向连接的服务在建立连接和端口连接的过程中那个,使用以下几个服务元素:
    元素                     意义                                            举例
请求(Request     用户请求建立一个连接            用户拨号
指示(Indication   服务提供者向被呼叫方示意
                                  有人请求建立连接                 被呼叫用户电话响铃
响应(Response   被呼叫方用来表示接受建立
                                  连接的请求                               被呼叫方摘机
确认(Confirm      服务提供者通知呼叫方建立      呼叫方听到拨号
 连接的请求已被接受                 音停止对方摘机
 
 
协议分层举例:
邮局实例
写信人                收信人
 
邮局                   邮局
 
运输部门              运输部门
 
甲地                   乙地
 
邮局对于写信人来说是下层,运输部门是邮局的下层(下层为上层提供服务)
写信人与收信人之间使用相同的语言,(同层之间的协议)。
 
 
OSI七层模型
OSI参考模型与TCP/IP模型基础讲解_协议
以下为七层的功能与举例
 
 
OSI参考模型与TCP/IP模型基础讲解_OSI_02
 
数据的封装与接封装过程
封装过程是每一层往头部家一些信息,解封则是,从底层开始,每一层都会把同层加进去的信息剥离。如下图
OSI参考模型与TCP/IP模型基础讲解_TCP/IP_03
相同点
两者都是以协议栈的概念为基础
协议栈中的协议彼此相互独立
下层对上层提供服务
不同点
OSI是先有模型,TCP/IP是先有协议后又模型
OSI适用于各种协议栈,TCP/IP只适用于TCP/IP网络
层次数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