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Linux 系统里,文件权限管理是基础中的基础。我们都知道文件有 owner(所有者)、group(所属组)和 others(其他人)三种权限,但如果想给某个特定用户单独开权限,默认的权限体系就不够用了。这时候,ACL(Access Control Lists,访问控制列表) 就能派上大用场——它能让你给单个用户或组设置更精细的权限,不用修改文件的所有者或所属组。 什么是 ACL? 简单说,A
如果你想为自己的网站部署SSL证书,让网站实现HTTPS加密访问,那么生成CSR(证书签名请求)是必不可少的一步。CSR就像是一份“数字申请书”,里面包含了网站的相关信息,你需要把它提交给证书颁发机构(CA),才能申请到有效的SSL证书。今天就以小白的视角,带你一步步在Linux系统中生成CSR。 什么是CSR? CSR的全称是Certificate Signing Request,即证书签名请求
在Linux服务器上操作文件时,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棘手情况:明明看到一个叫“-config.ini”的文件想删除,输入rm -config.ini后却报错,系统根本不把它当成普通文件?别慌,这不是文件出了问题,而是Linux命令的“小特性”在搞鬼——文件名开头的“-”会被系统误认为是命令选项,导致常规删除命令失效。今天就用超简单的方法,教你轻松搞定这类特殊文件的删除! 一、先搞懂:为啥“-”开头的
在 Linux 里,我们常用 ls -l 查看文件的修改时间,但你知道怎么看文件的创建时间吗?就像人有出生日期一样,文件也有"第一次被创建出来"的时间,这在追踪文件来源、审计系统时特别有用。今天就教你如何找到文件的"出生日期",小白也能一步到位。 先说清楚:不是所有文件系统都支持 首先要注意一个关键点:只有 EXT4 文件系统(Linux 最常用的文件系统之
一、什么是ACL?为什么要启用它? ACL是Linux文件系统的扩展权限机制,默认的文件权限只能控制“所有者、所属组、其他人”三类用户,而ACL可以给特定用户或组单独设置权限(比如让用户小明访问文件,即使他不在所属组中)。 大部分现代Linux文件系统(如ext3、ext4、xfs)都支持ACL,但需要手动启用才能使用。 二、检查当前系统是否已启用ACL 首先,我们需要确认当前文件系统是否已经开启
如果你用过 Linux,可能没想过系统启动时藏着一个有趣的难题——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内核需要加载模块才能挂载根分区,但这些模块又存放在根分区里。这看似矛盾的问题,其实靠一个叫 initrd 的工具解决了。今天就用大白话聊聊这个 Linux 启动的关键角色。 什么是 Linux 启动的"鸡与蛋问题"? 先看一个场景:当你按下电源,Linux 系统开始启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需要把文件夹里十几个文件中的"Hello"全改成"Howdy",或者把旧域名替换成新域名?手动一个个改太费时间,这时候 sed 命令就能帮你批量搞定——它就像一个"文本魔术师",能快速在文件中查找并替换指定内容,哪怕是成百上千个文件也不在话下。 什么是 sed? sed 是 Linux 里的"流式编辑器
如果你在 Linux 系统中需要备份文件、打包传输数据,那么 tar 命令绝对是你的必备工具。它就像一个"数字打包机",能把一堆文件和文件夹压缩成一个包,方便存储和传输。今天就用大白话带你掌握 tar 的核心用法,从创建压缩包到提取文件,看完就能上手。 什么是 tar 命令? tar 是 "Tape Archive"(磁带归档)的缩写,最初是为了在磁带机上备
如果你需要给硬盘做完整备份,或者把一个分区的内容原封不动地复制到另一个分区,dd 命令绝对是你的得力助手。它被称为"数据复制机",能按字节级精确复制数据,小到分区备份,大到整盘克隆都能搞定。今天就用最简单的方式,带你掌握 dd 命令的核心用法。 什么是 dd 命令? dd 是 Linux 系统中一个强大的底层命令,全称可以理解为"数据复制器"(data du
服务器用久了,总会积累一堆过时的日志、备份文件,占着磁盘空间不说,还让系统变得杂乱。其实不用手动一个个删,用一条命令就能批量清理指定天数前的文件。今天就教你如何用 find 命令轻松搞定,小白也能一步到位。 为什么要清理旧文件? 节省磁盘空间:日志、备份文件会越积越大,尤其是 /var/log(日志目录)和 /opt/backup(备份目录),时间久了可能占满磁盘。 避免误操作:文件太多会让人眼
如果你运营动态网站(比如PHP博客、电商平台),会不会觉得“页面加载越来越慢”?尤其是用户多的时候,数据库压力大,打开一个页面要等好几秒。其实用Memcached就能轻松解决——它是一款“内存缓存工具”,能把数据库里常用的数据存到内存里,下次用户访问时直接从内存取,不用再查数据库,速度能提升好几倍。今天教你在Ubuntu 24.04上一步步安装、配置Memcached,还附PHP连接教程,新手也能
作为长期使用Ubuntu的用户,你是否发现:刚装系统时秒开应用,用了半年后却频繁卡顿,打开磁盘分析工具才发现——本该空闲的空间被大量“隐形垃圾”占满?其实,Ubuntu的卡顿和空间不足,大多源于未及时清理的冗余文件、旧组件和残留配置。今天分享10个零基础也能操作的清理步骤,无需复杂技术,跟着做就能让系统重回“丝滑”状态。 一、清理APT缓存:释放“看不见的安装包” Ubuntu用APT工具管理软件
用Linux时,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明明内存(RAM)还有空闲,系统却频繁用“交换空间”(Swap),导致操作变卡?这其实是Linux默认的“内存使用策略”在搞鬼——默认情况下,系统会提前把部分内存数据移到Swap,虽然能“保护”内存,但会牺牲速度(Swap在硬盘上,速度比RAM慢100倍以上)。今天教你通过调整“swappiness”值,让系统“优先用满RAM,实在不够再用Swap”,小白也
用Linux的find命令搜索文件时,你是不是经常遇到这样的麻烦:明明只想在/home目录找.log日志文件,结果搜出来一堆来自/home/user/Downloads(下载文件夹)或/home/user/temp(临时文件夹)的无关文件?其实find命令自带“排除目录”的功能,今天教你3种超实用的方法,让你精准定位目标文件,再也不用在一堆无关结果里筛选! 一、先搞懂:为啥需要排除目录? find
在类Unix操作系统的日常运维与开发工作中,Shell脚本是提升效率的得力助手,它能将一系列繁琐的操作自动化,帮我们节省大量时间。但默认情况下,Shell脚本的输出都是单调的黑白样式,长时间查看很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关键信息也难以快速捕捉。其实,只需简单几步,我们就能给Shell脚本的输出“穿上彩衣”,让它既美观又实用。今天,就来详细聊聊如何在Shell脚本中设置文本颜色、字体样式和背景色。 认识S
在使用Ubuntu 24.04时,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同时打开浏览器、代码编辑器和数据库后,系统突然变得卡顿,甚至弹出“内存不足”的提示?这其实是物理内存(RAM)被耗尽导致的——此时,Swap交换空间就能派上用场。它相当于系统的“备用内存”,会将物理内存中暂时不用的数据转移到硬盘上,为正在运行的程序腾出空间。今天就用6个简单步骤,带大家在Ubuntu 24.04上配置Swap,让系统多一层“
在Ubuntu上做系统更新时,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明明只想更软件,却连内核也一起更了?更完之后发现某些硬件驱动不兼容(比如显卡、网卡用不了),甚至特定软件(比如工业控制程序、旧版数据库)直接崩溃?其实Ubuntu允许我们“锁定内核版本”,阻止它自动更新——今天就用超简单的6步,教你如何禁止内核更新,同时保留未来恢复更新的能力,小白也能轻松操作! 一、先搞懂:为啥要禁止内核更新?不是更新越新越好
用Linux时,你有没有在top或ps命令里见过标着“Z”状态、后面跟着[defunct]的进程?这些就是Linux里的“僵尸进程”——听名字很吓人,像“ undead (不死生物)”一样卡在系统里,但其实它们既不占用CPU、内存,也不干活,只是在等一个“告别信号”。今天就用大白话给你讲清楚:僵尸进程是啥、怎么来的,以及遇到了该怎么处理,小白也能轻松应对! 一、先搞懂:僵尸进程到底是啥?用“快递”
在Linux系统中,日志是排查故障的重要依据,但 /var/log/journal 目录下的systemd日志(系统日志核心存储位置)却可能悄悄“膨胀”——长期不清理的日志文件,轻则占用数GB磁盘空间,重则导致 /var 分区满溢,引发系统卡顿甚至服务崩溃。今天就带大家掌握“安全清理 /var/log/journal 日志”的方法,既避免误删关键日志,又能高效释放空间,最后还会教大家配置自动日志管
在Linux上部署服务时,你是不是经常遇到“端口被占用”的报错?比如想启动Nginx用80端口,却提示“bind: address already in use”;想跑Python脚本用8080端口,结果显示“port 8080 is already in use”。这时候不用慌——只需2个简单步骤,先找到占用端口的进程,再把它“杀掉”,就能立刻释放端口。今天教你用lsof和kill命令组合,小白
使用Ubuntu或Debian系统一段时间后,你是否发现磁盘空间越来越紧张,系统启动和软件运行也变慢了?这很可能是大量“无用软件包”在悄悄“拖后腿”——比如安装应用时自动下载的依赖包、系统更新后残留的旧内核、以及那些安装后只用过一两次的软件。这些冗余包不仅占用宝贵的磁盘空间,还可能因长期未更新带来安全隐患。今天就带大家用4个简单步骤,安全清理无用软件包,让系统重回“轻盈”状态。 一、先搞懂:哪些是
在Go语言开发中,处理日期时间是高频需求——比如给日志加时间戳、做定时任务、格式化用户看到的时间显示。很多新手觉得“时间处理很复杂”,其实Go的标准库time包已经把常用功能封装得明明白白,不用装任何第三方库,2个核心技巧就能搞定90%的场景。今天用大白话教你:怎么获取当前时间、怎么按需求格式化时间,小白也能直接抄代码用! 一、先搞懂:Go里处理时间的核心——time包 Go语言没有单独的“日期类
在Linux系统监控领域,除了大家熟知的top和htop,还有很多功能强大的工具,覆盖了进程、资源、网络等多个维度。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个常用的工具,小白也能轻松上手~ 1. ps:进程快照查看器 作用:静态查看系统当前的进程状态(不像top是动态刷新的)。 常用命令: ps aux:查看所有用户的所有进程(最常用),包含进程ID(PID)、CPU占用、内存占用等信息。 ps -ef | gre
如果你用 Linux 服务器,一定听过防火墙的重要性。CSF(ConfigServer Firewall)是基于 iptables 的防火墙工具,比直接用 iptables 简单多了。但有时候我们需要加一些特殊的防火墙规则(比如只允许某个 IP 访问 MySQL 端口),直接用 iptables 命令添加的话,重启 CSF 后就会消失——这可太麻烦了!今天就教你如何在 CSF 里永久添加自定义 i
在 Linux 系统中,有时候我们需要在没有图形界面的情况下下载文件——比如远程服务器操作,或者只想用命令行快速搞定。这时候,wget 命令就是你的好帮手。它就像一个"命令行浏览器",能直接通过 URL 下载各种文件,不管是普通网页、压缩包还是 FTP 服务器上的资源,都能轻松搞定。 什么是 wget? wget 是 Linux 自带的命令行下载工具,功能强大且用法简单。它的作
Copyright © 2005-2025 51CTO.COM 版权所有 京ICP证0605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