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n I let go of what I am, I become what I might be. — Lao Tzu
孩子是最不怕犯错的,他们大胆尝试,从错误中获得成长体验,本篇讲的就是如何面对失败。
Failing Forward一书作者是一个领导学专家,他写了20多本书籍,每年至少给超过250,000个人做过演讲。他认为,普通人和有成就的人的差别在于他们对于错误的认识和反馈,这影响了他们一生的各个方面。以下为书中的一些观点:
- 认识普通人和有成就的人之间的一个主要差别是如何对待错误的
- 失败是不可避免的,人迟早会犯错误的
- 失败不是一个事件,而是一个过程。成功不是终点,它只是你旅程中的一个休息点,成功是一个过程,失败也是。
- 失败是主观的,只有你自己才会给自己打上失败的标签
- 失败是成功之母,它不是你的敌人,它是你成长的肥料
- 失败不是不可挽回的
- 失败不是耻辱,它不是擦不掉的记忆,从每次失败中吸取教训可以走向成功
- 失败不是最终结果,失败只是走向成功过程中需要付出的一点代价。如果我们学会重新定义失败,我们就能够走出困境。
- 害怕失败的人有三种反映: 无能(Paralysis)、拖延(Procrastination)、没有目的(Purposelessness)
- 对于害怕,我们不能去避开它,而应该去面对征服它,你承认会犯错误,克服失败从立刻行动开始
- 每次失败都是采取正确行动的一个机会。
- 敢于对错误负责
- 与昨天说goodbye,从消极的事件中捕获正面的影响
快速学习的关键在于把失败转变为经验,快速从失败中反馈教训走向好的一面,并且保持好奇心。最坏的就是处于一个自责或无助的学习状态,你不知道如何进展,或者开始思考为什么不管你怎么努力也不管用。只是因为你不能获得你期望的结果,于是你失去你的方向。我们应该离开这种状态,与其陷入困境或者被那些不是按计划执行的事情打败,还不如找出能够改进成功的更好的战略或方法。我们不要老去纠缠自己做错了什么,更应该吸取教训,找出你接下来能作对什么。
总的来说,不同的人对待错误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我们要一直保持积极正面的心态去面对失败和错误,从中吸取教训,指导自己以后的道路。
你的结果: 从挫折和失败中吸取教训,每周从教训中反思改善你的方法
在30天敏捷结果:开篇中说到接下来我们将进行敏捷结果练习,前一篇学习了20:好的问题可以获得好的结果,通过问对问题,我们能够清晰的发现哪些对我们自己和别人是有价值的,并且发现这些有价值的东西真正的是什么。今天我们要进行Getting Result练习的第21天:正面失败,吸取教训,改善结果(Day 21 – Carry the Good Forward, Let the Rest Go)。
把失败看做教训,不要只问自己“为什么我失败了?”,而更应该问自己“我从中学到了什么?”。随着你养成了从失败中获取经验的习惯后,你将很容易从失败中获得积极地反馈,这可以帮助你很快的从挫折中恢复过来。
吸取教训
我们不是圣人,谁都会犯错,不管你做错什么了,错误已经发生了。事情总是不经意的偏离计划,我们很容易回想之前的事情,并马后炮的说早就知道不应该这样做了,为什么当初不作出另外的选择呢。与其使用这种批评式的观点去进行自我对话,还不如把这种“自我批评”改为个人指导,作为自己前进道理的一个反馈。
你能够使用一些问题来找到教训:
- 什么导致我失败了?我在哪里摔倒的?我犯了错误还是其他人犯了错误?
- 目标是否确实可行?
- 在这失败中有没有哪些是成功的?
- 我从发生的事情中学会了什么?
- 培养感激的心态,我感激经历过这种挫折吗?
- 我如何能够把它转变为成功?
- 尽可能从其他人那里学习,谁能帮助我解决这个问题?
- 过去就过去了,下一步我应该做什么来改善结果呢?
快速验证失败可能性
尽可能早的去发现哪些可以工作和哪些不能工作。与其花大量时间去极化,还不如划分为一些可执行的小计划,立刻开始行动,从行动中获得反馈并调整你的计划。通过这种方式,你的计划是由现实行动中反馈调整而来的,你可以防止做思想的矮人,而是快速的从真实的成功、失败和反馈中进行学习。
快速失败的核心是尽量缩短学习的周期,以至于你可以及时的调整你的方法,这也是敏捷开发为什么需要要比瀑布式开发要快速迭代交付价值的原因。保持目标稳定性,而方法的灵活性。使用反馈来指导自己改善结果,当有些事情不能工作时,注意从经验中学习。
本次练习要做的
- 当处理挫折、错误和失败时,问问自己“我如何正向接受和利用这次教训?”
- 当处理生活中最糟糕的事情时,问问自己“如果环境可以改变,我可以如何改变环境;如何这个环境不会改变,我需要做出什么改变?“
- 把你的“失败”转变为“反馈”,你可以选择行动、忽略或者利用它
- 每个周五,找出三个教训,让这些教训在你下周指导你走向成功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转载自周金根 [ http://zhoujg.cnblog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