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读者让我评价一下最近很火的佛系。

我的回答是:这是个最坏的时代,也是个最好的时代。

看了那些图片,我觉得很悲哀,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如此之丧?有主见却不表达,有梦想却不追求,宁愿过着行尸走肉般的生活。不幸的是答案我知道,因为也是佛系青年之一。时代的机器运转得太快,要跟上节奏已经够艰难了,哪有时间和精力去管什么自我意志。反正能掌握的事太少,也就衣食还能勉强得到满足,像住、行、爱情、婚姻和工作等等都得看人脸色。

抬头一看,四面都是墙,那就只好“立地成佛”了。

所以这是个最坏的时代,有着光鲜无比的物质世界,与之截然相反的是,大多数人的生活和内心都无比之“丧”。而且只是更丧,没有最丧。就像前面有个海市蜃楼,开始大家因为好奇去追逐,慢慢形成了洪流,相互推搡,裹挟,走还不行,得跑起来。虽然大家都很累,却已经停不下来了。

这种丧,可想而知。

但也是最好的时代。现实把人逼得太苦,那人们知苦的时间就会提前;过去,也许只有经历过无数次岁月捶打的中年人和老人,才能感到生活的无力和虚妄。现在,年轻人就能切实感受到:他们从小就经历繁重的课业和竞争,周边亲人期待成才的巨大压力,走入社会每天面对的是无尽的车马劳顿、加班,还有房贷和逼婚。这一步一步走来,如奴隶一般,心力早已如过了大半辈子般交瘁,有出家的念头就不足为奇了。

实际上也是如此,这几年频繁出现年轻人出家的新闻,不是偶然。我相信他们不是想逃避,也不是矫情。而是活生生被逼的。人之所以为人,自由意志和空间是安全感的根本,既然在家找不到,那只好出家找。

除此之外,人也因此变得善良起来,对他人形成情感认同。同是天涯沦落人嘛,都是时代的“病人”,一些矛盾小事,能体谅的,也能体谅;能不麻烦,就不麻烦。说不定人家过的更苦呢?这大概就是“佛系”的根源。

所以没有必要苛责。对佛系的讨论,总比对吃喝玩乐的讨论好;佛系的心态,总比魔系的心态好。看朋友圈,大家都在发表幸福的照片和言论,不知道的,还以为已经进入了世界大同。能直面自己的丧,或发现他人的丧,这是好事。

不用怕佛教被误解。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佛教背的锅不计其数,不在乎多这一口。好在佛教够重量,众生的心都能承载,何况是外相上的一点风吹草动?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一个怀孕的少女为了保护自己的情人,说肚子里的孩子是附近寺院一个禅师的。等孩子生下来以后,少女的家人找到禅师,要他负责。禅师任打任骂也不争辩,等他们走后,抱起地上的孩子,东家讨点米,西家讨点奶,抚养孩子。在此之前,禅师的德望甚高,附近的村民都十分敬重;在此之后,大家对他只有恶言相向。

而禅师依然不解释。

等孩子长到四五岁,那位少女良心发现,主动承认自己当年说了谎话。村民们知道后,上山去请求禅师的原谅。禅师笑了笑,将孩子无条件交回少女手里,然后回屋继续打坐。

就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一样。 本科毕业,两眼抹黑。 面试毫无,简历一堆。 家长托人,得一职位。 到手三千,早起晚归。 升职无望,贷款不背。 房价翻番,意冷心灰。 心无所属,亦无人追。 下班回家,键盘如飞。 发际升高,渐突腰椎。 静如处子,动如乌龟。 亲朋侧目,父母懊悔。 调节心态,才能 O K 。 若不看开,自杀高危。 善哉善哉,我佛慈悲。 大环境下,个人渺小。 上升无望,确实难搞。 无码农之高薪,无金融之讨巧。 传统工科烦,生化薪水少。 听话被盘剥,个性又被炒。 工作瞎积极,自己寻烦恼。 低欲望状态,纯粹为自保。 也想戴金劳、开超跑。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一亿一个小目标。 君不见奔流到海不复回,百倍杠杆割股草。 融资看关系,成功靠大佬。 二者皆不沾,奋斗纯磨脚。 待到春来时,定把尘埃扫。 寒夜终将灭,朝阳无限好。 ————与各位年轻的佛性朋友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