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区要求

1)/:必须有的

2)swap:可选,一般为物理内存的1.5倍,当物理内存大于16G,选择8-16G即可

3)/boot:用来存放内核文件,一般100~200M即可,内核文件不超过100M

划分了分区之后,再格式化,格式化的目的是为了创建文件系统(文件系统可以理解为:组织文件的一种机制),然后才能存放数据。


2.分区方案

【1】常规分区方案

1)/:剩余硬盘大小

2)swap:1.5*物理内存

3)/boot:100M


【2】DB及存储:有大量重要的数据

1)/data/:剩余硬盘大小,用来存放数据

2)/:50~200G

3)swap:1.5*物理内存

4)/boot:100M

这种分区思路可以理解为,相当于windows下不能只分C盘,还需要其它分区,因为在重装系统的时候有可能会丢失数据,Linux中也一样,即使重装系统,但如果分了/data分区,在重装系统时使用自定义分区方式,不对已有的/data分区进行操作,重装好系统好,再挂载,即可保证数据不会丢失


【3】门户大网站

1)/:50~200G

2)swap:1.5*物理内存

3)/boot:100~200M

不再进行分区,保留,其余空间根据需求再进行分区。


【4】网友分区

除了/、swap和/boot外,还进行了以下的分区:

/usr、/home、/var

其实际上必要性是不大的,因为万一这些分区满了,此时根分区即使还有空间,但却用不了,就有点浪费的感觉。


【5】问题:分区满的解决方案

对于分区满的问题,可以使用LVM在线调整分区大小,但性能比较差。

在生产环境中,有如下的解决方案:

1)对磁盘进行监控,剩余20%时进行报警

2)硬件RAID(磁盘冗余阵列),组合多块硬盘,而不是LVM或软RA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