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零基础入门-03-Python基础语法

本节课的知识点:

1,python系列教程的学习方法。

2,熟悉Python的基础语法内容。


1,python系列课程学习方法

由于python属于脚本语言,如果单纯的解释语法没有什么实在的意义,所以我python系列的课程都是以视频讲解为主,至于这里的文章,是给你复习用的。


2. 基础语法

python的基础语法都将以小例子作为驱动来讲解。如果你有其他编程语言的基础,那么直接看文章就会很快上手。

如果你没有编程语言的基础,那就看我的文章+文章配套视频吧。


基础语法的大纲如下:

Python零基础入门-03-Python基础语法_数据

基础语法主要分为以下的几块内容:


  • python中的数据类型与变量定义:每学习一个编程语言都必须知道这个编程语言中的 数据是怎么表示的。但是每一门编程语言的数据表示形式都是差不多的,所以如果你有过一门编程语言的基础,那么对于这一块内容大致扫一眼就会了。


  • python中怎么输入输出:输入输出就是最简单的 人与电脑的交互形式,我们输入一个数据,程序帮助我们计算好这个数据然后再输出。想要实现这个功能,那么我们就必须掌握 输入输出的语法格式。


  • python的选择结构:有的时候人做事情会有多个选择,比如说当小明考试不及格会挨一顿打,但是考试及格了就不会挨打。
    如果让程序来判断这个事情,程序执行的时候要怎么判断是打不打小明呢?
    这就是相当于有两段代码,一段代码是打小明,另一段代码是不打小明。如何选择其中的一段代码来执行就是选择结构该做的事情了。


  • python的循环结构:日常生活中往往会重复执行一件事情,程序也不列外。老师让小明罚抄作业50遍,于是小明就开始循环50抄写作业了。但是用程序怎么完成呢?


  • python的函数结构:函数其实就是一块可以完成特定功能的代码段。他的目的是简化代码结构、减少代码的重复。


基础语法就这么多需要讲的,这些东西基本上是每个编程语言都有,所以,主要还是用案例来讲解语法。


2.1 数据类型与变量定义

编程语言中的 数据类型与变量 其实就是要说明白一个事:数据在程序中怎么定义,怎么使用。


2.1.1 变量定义

python中定义数据的时候,不用专门指出这个数据是什么类型的,python会自己识别。

例子

  • a = 34 就是定义了一个整数 34,存放在变量a中。
  • b = 9.6666 就是定义了一个小数 9.6666,存放在变量b中。

这就可以看出来,python的语法简洁之处了吧。


2.1.2 数据类型

python中常用的数据类型是:数字(整数int,小数float)、字符串(str),布尔(bool),列表(list)、元组(tuple)、字典(dict)等。


Tips1:输出函数 print() 的引入。

在python中的输出非常简单,语法是这样的:print( 你想输出的内容 )

# 输出一个数字 36
print(36)


# 输出一个字符串 Hello World!!!
print("Hello World!!!")


Tips2:python中的注释符号。

在python中的注释符号是 ’#‘,处于他后边的代码都将会被忽视掉。

# print("这是一行被注释掉的语句,所以不会执行")
print("这一行没有被注释,他被输出了!!!")


结果如下:可以看得出来注释的语句并没有执行到。

Python零基础入门-03-Python基础语法_python_02

2.1.2.1 数字

python中定义数字的时候,想用什么就给他存放在一个变量中就好了,不用指定变量名数据类型。

代码:

# 定义一个整数
a = 36


# 定义一个小数
b = 12.698752

分析:

  • a = 36 :直接定义了一个整数 36,存放在变量 a 中。
  • b = 12.698752 :直接定义了一个小数 12.698752,存放在变量 b 中。

操作:

现实生活中数字可以执行什么操作,那就在python中可以执行什么操作。​

a = 66
b = 3
# 加法
op1 = a + b
print(op1) # 输出:69
# 减法
op2 = a - b
print(op2) # 输出:63
# 乘法
op3 = a * b
print(op3) # 输出:198
# 除法
op4 = a / b
print(op4) # 输出:22.0
# 求余
op5 = a % b
print(op5) # 输出:0
2.1.2.2 布尔

布尔(bool)就是 真/假 两种情况的数据类型。

程序:

# 1、定义出一个 bool 值为假(False)。
b = False


# 2、输出
print(b) # 输出:False
2.1.2.3 字符串

在python中没有字符与字符串的区别,只存在字符串。

并且成对的双引号、成对的单引号都可以定义出字符串,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单引号与双引号可以嵌套使用,但是不可以交叉使用。(具体解释往下看例子)

程序:

# 例子1 :双引号定义字符串。
str1 = "China"
print(str1)
# 输出:China


# 例子2 :单引号定义字符串。
str2 = 'Hello'
print(str2)
# 输出:Hello


# 例子3 :如何输出具有引号包围的字符串。
str3 = 'I told my friend, "Python is so simply" '
print(str3)
# 输出:I told my friend, "Python is so simply"


运行结果:

Python零基础入门-03-Python基础语法_python_03



解释:

  • 当一种引号(比如:单引号)处于最外层的时候,他所包裹的字符串中不能再含有这种引号。并且她所包裹的字符串中可以出现其他形式的引号(比如:双引号),其他形式的引号会被当作字符串直接输出。

操作:

字符串往往是一个编程语言操作的核心数据类型,所以python为他准备了许多的操作方法。

# 首字母大写转换
orgin1 = "hello world!!!"
print(orgin1.title()) # 输出:Hello World!!!


# 全部转大写
print(orgin1.upper()) # 输出:HELLO WORLD!!!


# 合并字符串
str1 = "hello"
str2 = "world"
op1 = str1 +" "+str2
print(op1) # 输出:hello world


# 去除空白格
orgin2 = " hello world "
# 去除开头空白格
print(orgin2.lstrip()) # 输出:hello world
# 去除结尾空白格
print(orgin2.rstrip()) # 输出:hello world
# 去除 开头+结尾 空白格
print(orgin2.strip()) # 输出:hello world


但是以上操作都没啥大用处,基本不咋用,了解即可,后边用到什么在讲什么。


2.1.2.4 列表、元组、字典

在其他编程语言中存在的数组,在python中称作列表(list)。

元组(tuple)是列表的进一步表示,列表的数据可以修改,但是元组的数据不允许修改。

字典(dict)中存放的每个数据都是 key:value 的形式。


  • list列表

python中的列表就是数组,只不过他不用指定数组的长度以及数组中每个数据的类型。

列表使用 [ ] 进行定义。

# 1、定义出一个list。
list = ["Hello", 12, 3.6999, True, '中国']


# 2、输出第 1 个元素。
print(list[0]) # 输出:Hello


# 输出第四个元素内容。
print(list[3]) # 输出:True


# 3、修改 list[3] 的数据
list[3] = False
# 4、输出全部内容
print(list) # 输出:['Hello', 12, 3.6999, False, '中国']


从中可以看出:

1、定义list的时候不用指定list里边的数据个数,并且使用 [ ] 来包裹元素,并且元素各自的数据类型可以不一样。

2、输出的时候 索引坐标还是从0开始。

3、list允许修改里边元素的内容。

4、直接输出列表名字就可以输出 列表中的全部数据(可以看到原来的 True 被修改为 False 了)。


  • tuple元组

元组的定义使用与列表差不多,但是列表使用 [ ] 定义,元组需要使用 ( ) 定义。

并且元组中的数据不可以修改。

# 1、定义出一个 tuple。
tuple = ("Hello", 12, 3.6999, True, '中国')


# 2、输出第 1 个元素。
print(tuple[0]) # 输出:Hello


# 输出第四个元素内容。
print(tuple[3]) # 输出:True


# 3、修改 list[3] 的数据
# tuple[3] = False


# 4、输出全部内容
print(tuple) # 输出:('Hello', 12, 3.6999, True, '中国')


从中可以看出:

1、定义tuple与list基本一样(元素个数可以不指定、元素数据类型可以不同),但是tuple使用 ( ) 来包裹元素。

2、输出的时候 索引坐标还是从0开始。

3、list不允许修改里边元素的内容,当把  3、的注释去掉,程序会报错。

4、直接输出元组名字就可以输出 元组中的全部数据。


  • dict字典

字典中存放的数据都是键值对的形式。使用 { } 进行定义。


键值对:他是数据组织的一种方式。

1、平常我们存放数据的时候只会存放数据的本身,也就是只存放数据的 “值“,然后访问这个数据的时候会根据编号访问( 如 list[0] )。

2、但是键值对的存放形式,要求存放数据值的时候,也要存放这个数据值的索引名字,也就是键。

3,比如:{ ”name“:"小明" },这里边 ”小明“ 就是真实数据值,”name“ 就是 数据值 ”小明“ 的索引,我们访问的时候可以通过 ”name“ 这个索引得到 ”小明“这个数据值。

# 1、定义出一个 dict。
dict = { "name": "小明" ,"age": 23 , "description": "小明是一个好孩子。" }


# 2、输出第 1 个元素。
print(dict['name']) # 输出:小明


# 输出第四个元素内容。
print(dict['age']) # 输出:23


# 3、修改 dict['age'] 的数据
dict['age'] = 77


# 4、输出全部内容
print(dict) # 输出:{'name': '小明', 'age': 77, 'description': '小明是一个好孩子。'}


从中可以看出:

1、定义dict使用 { } 来包裹元素,并且里边定义了三个键值对。

2、输出的时候不再使用索引坐标输出,而是直接使用 “键”名来找到要输出的数据。

3、当然也可以通过 键 索引到数据进行修改。

4、直接输出字典名字就可以输出 字典中的全部数据。


2.1.2.5 数据类型的判断

在python中有一个函数 ​​isinstance(data,type)​​,可以用来判断某个数据是什么数据类型。


函数:isinstance( data,type ) 详解:

功能:用来判断某个数据是不是type类型的。

参数 data:是一个数据 / 变量名。

参数 type:是数据类型(int,float,str,bool,list,tuple,dict等等python数据类型中的一种)。

结果:如果 data 与 type数据类型相同,就会得到 True,否则False。

# a 整数,
a = 23
print( isinstance(a,int) ) # 输出:True


# b 小数
b = 6.399859
print( isinstance(b,float) ) # 输出:True


# c 字符串
c = "China"
print( isinstance(c,str) ) # 输出:True


解释:上述的 a,b,c 分别存放了整数,小数,字符串数据之后,发现变量名a b c 会自动根据数据 自动形成数据类型。


2.2 输入输出

输入输出是最简单的人机交互程序,在上边学过变量定义与数据类型的基础知识之后,我们在这里来完成一个简单的案例。

案例1:用户从键盘中输入名字,然后输出 对这个名字的问好。

案例2:用户从键盘输入两个数字,然后输出两个数字求和的结果。


语法介绍:

输出语法:这个前边介绍过了,就是 print( ) ,然后这里会告诉你一些 怎么在输出数据中加入一些提示性文字。

输入语法:使用的是 input( ),也是非常简答的一个语法。


  • 案例1

用户从键盘中输入名字,然后输出 对这个名字的问好。

print("欢迎来到 案例1 。")


name = input("请输入名字:")


print("你好啊 ",name)

运行结果

Python零基础入门-03-Python基础语法_python_04


解释:

1、首先使用 ​​print("欢迎来到 案例1 。")​​ 输出一行提示。

2,​​name = input("请输入名字:")​​  input( ) 括号中的数据就是提示数据,用户输入的内容会存放在 name 变量中。

3 ,​​print("你好啊 ",name)​​ 的作用是输出两个字符串,一个是 "你好啊 ",另一个是 name变量中的内容。


  • 案例2

用户从键盘输入两个数字,然后输出两个数字求和的结果。

# 1,
print("欢迎来到 案例2 。")


# 2,
a = input("请输入 a:") # 输入 12
# 3,
b = input("请输入 b:") # 输入 23


sum1 = a + b
# 4,
print("字符串相加:", sum1 ) # 输出 :1223
print( isinstance(sum1,str) )


sum2 = int(a) + int(b)
# 5,
print("数字相加:", sum2 ) # 输出 :35
print( isinstance(sum2,int) )


运行结果

Python零基础入门-03-Python基础语法_数据_05

解释:

1、首先使用 ​​print("欢迎来到 案例2 。")​​ 输出一行提示。

2,​​a = input("请输入 a:")​​  用户输入的内容会存放在 a 变量中。

3,   ​​b = input("请输入 b:")​​  用户输入的内容会存放在 b 变量中。

4 ,​​print("字符串相加:", sum1 )​​ 这里输出的内容为什么会是 “1223”  ???

因为python接收到数据之后是默认将数据转化为字符串 ”12“  和 ”23“,然后两个 字符串 数据相加的时候相当于是字符串的拼接。所以就形成了 "1223",而且我还输出了一下 sum1的数据类型,发现sum1就是字符串类型。

5,​​print("数字相加:", sum2 )​​ 这里输出就是 数字12 +数字23 = 35。

在 sum2 中相加的两个字符串  ”12“  和 ”23“ 中使用强制转换的方式,将这两个数字字符串转化为 int 类型的数据了。于是便可以得到正确的数据相加的结果了。


2.3 选择结构

选择结构就是告诉电脑,接下来有很多块代码,你要按照我指定的方式来选择其中一份代码执行。


案例1:根据小明本次考试的成绩是否及格来选择要不要打小明一顿。

当成绩小于60的时候为不及格。

案例2:根据小明的成绩所处的成绩区间,给予相应的奖励。

当成绩大于 90 的时候,奖励三朵小红花。

当成绩处于 80~90 的时候,奖励二朵小红花。

当成绩处于 70~80 的时候,奖励一朵小红花。

当成绩处于 60~70 的时候,奖励零朵小红花。

当成绩小于 60 的时候,奖励一个大嘴巴子。


  • 案例1

根据小明本次考试的成绩是否及格来选择要不要打小明一顿。当成绩小于60的时候为不及格。

# 1,
score = input("小明本次的考试成绩是:")
# 2,
score = int(score)
# 3,
if (score < 60):
print("请收拾小明!!!")
else:
print("及格了,别打了。")


运行结果:

Python零基础入门-03-Python基础语法_字符串_06

解释:

1,首先使用输入语法 input 得到小明的考试成绩,并且用变量 score 保存。

2,因为输入语法 input 输入的数据是字符串,因此需要将数字强制转换为 int 类型的。

3,这里的就是 简单选择结构 的语法了,具体结构如下所示:

if (判断条件):
判断条件 成立之后 执行的语句。
else:
判断条件 不成立 之后执行的语句。


4,需要注意的是:python中没有大括号了,全部使用 冒号 以及 缩进表示某一段代码所属的层级关系

Python零基础入门-03-Python基础语法_字符串_07


  • 案例2:

根据小明的成绩所处的成绩区间,给予相应的奖励。

# 1,
score = input("小明本次的考试成绩是:")
score = int(score)


# 2,
if (score > 90):
print("奖励 3 朵 小红花。")
elif (score > 80):
print("奖励 2 朵 小红花。")
elif (score > 70):
print("奖励 1 朵 小红花。")
elif (score > 60):
print("奖励 0 朵 小红花。")
else:
print("奖励 大嘴巴子 一个。")


运行结果:

Python零基础入门-03-Python基础语法_python_08


解释:

1,输入成绩,并且将成绩转化为整数。

2,这里就是 复杂选择结构 语法,具体结构如下所示:

if ( 判断条件 1 ):
判断条件1 成立 之后应该执行的代码。
elif ( 判断条件 2 ):
判断条件2 成立 之后应该执行的代码。
elif ( 判断条件 3 ):
判断条件3 成立 之后应该执行的代码。
elif ( 判断条件 4 ):
判断条件4 成立 之后应该执行的代码。
else:
以上判断条件都 不成立 之后应该执行的代码。


3注意:python中将 ​​else if​​​ 合并为 ​​elif​​ 。


2.4 循环结构

循环结构就是让程序重复的执行某一部分代码,类似于人重复的做一件事情。

案例:老师让小明罚抄作业50遍,于是小明就开始循环50抄写作业了。


  • 案例 — for循环版本:

案例:老师让小明罚抄作业50遍,于是小明就开始循环50次抄写作业了。

# 1,
num = input("请输入小明罚抄作业的次数:")
num = int(num)


# 2,
for i in range( 1,num+1 ):
print("小明抄写了:",i," 次作业了")


运行结果:

Python零基础入门-03-Python基础语法_python_09


解释:

1,首先输入罚抄的次数,并且将其转换为整数类型。

2,然后就是 for循环语法 , 具体语法如下:

for 循环次数的变量 in 控制循环次数:
循环体


3,range( a , b ) :是一个函数,它的功能是产生 从 a 到 b-1 的数字。比如:range(1,5) 将会产生 1,2,3,4 四个数字。

4,所以,range(1 , num+1) 就会产生的数字是:1 , 2 , 3 ,... , num。当我们输入 num=4 的时候,就会产生 1,2,3,4。四个数字了。

5,​​for i in range(1,num+1)​​:i 是循环变量,i 可以取的值是range产生的数据的个数。就是说:range产生几个数,i 就会被赋值几次,于是就会循环几次。

注意:python的for循环与其他编程语言的循环结构不太一样,python的for循环主要要搞明白循环次数怎么产生

  • 案例 — while循环版本:

案例:老师让小明罚抄作业50遍,于是小明就开始循环50抄写作业了。

# 1,
num = input("请输入小明罚抄作业的次数:")
num = int(num)


# 2,
j=1
while j < num+1:
print("小明抄写了:",j," 次作业了")
j=j+1


运行结果:

Python零基础入门-03-Python基础语法_python_09


解释:

1,首先输入罚抄的次数,并且将其转换为整数类型。

2,然后就是 while循环语法 , 具体语法如下:

while 循环控制变量 < 循环控制条件:
循环体


3,这个语法比较简单,跟其他编程语言类似,主要在于,不使用大括号,改用冒号,并且使用缩进控制代码层级关系。

Python零基础入门-03-Python基础语法_数据_11

2.5 函数

函数的作用是将一部分具有某个功能的代码段抽取出来,并且给他起一个名字,以供用户重复使用。


2.5.1 基础语法:

案例1:无参无返回值 类型的函数:打印一个心心。

案例2:有参无返回值 类型的函数:给每一个用户打招呼。

案例3:有参有返回值 类型的函数:计算出三个数中的最大数,并且告诉用户那个最大。


  • 案例1无参无返回值

案例1:打印一个五角星。

# 1,定义出一个 无参无返回值 的打印心心的函数。
def printStar():
print(" OOOO OOOO ")
print(" OOOOOOO OOOOOOO ")
print(" OOOOOOOOO OOOOOOOOO ")
print(" OOOOOOOOOOOOOOOOO ")
print(" OOOOOOOOOOOOOOO ")
print(" OOOOOOOOOOOO ")
print(" OOOOOOO ")
print(" O ")




print("第一次调用函数:")
# 2,调用一次函数。
printStar()


print("第二次调用函数:")
# 3,在调用一次函数。
printStar()


结果:

Python零基础入门-03-Python基础语法_数据_12


解释:

Python零基础入门-03-Python基础语法_python_13


1,定义出来的函数名字为 ​​printStar​​​,并且 ​​printStar()​​​的括号内没有参数(无参),然后最后没有返回的 ​​return​​语句(无返回值)。

2,python用换行控制层级关系。

3,调用直接写出函数名字就行了。


  • 案例2有参无返回值

案例2:给每一个用户打招呼。

# 1,定义出函数
def sayHello(name):
print("你好吖,",name)


# 2,传入数据,调用函数。
sayHello("小明")
# 3,传入数据,调用函数。
sayHello("小花妹妹")


结果

Python零基础入门-03-Python基础语法_数据_14


分析

1,定义出函数​​sayHello​​​,并且​​sayHello(name)​​​中的 name 是参数(有参),最后并没有使用​​return​​返回数据(无返回值)。

2,因为​​sayHello​​​函数需要传入数据,所以调用的时候,括号内需要传入数据​​sayHello("小明")​​。


  • 案例3有参有返回值

案例3:计算出三个数中的最大数,并且告诉用户那个最大。

def compare(a,b,c):
if a >= b :
if a >= c :
return a
else:
return c
else:
if b >= c:
return b
else:
return c




max = compare(3,6,7)


print(max)


结果

Python零基础入门-03-Python基础语法_python_15


解释

Python零基础入门-03-Python基础语法_python_16


2.5.2 特殊之处

经过上边3个案例你就基本知道了函数怎么使用,这里将介绍一下python函数中的特别之处。


  • 参数的位置关系

python定义的函数使用的时候可以按照参数名传递参数。

def testPara(theFirst,theSecond):
print("theFirst: ",theFirst)
print("theSecond: ", theSecond)




print("第一次调用:")
testPara("111","222")


print("第二次调用:")
testPara(theSecond="222",theFirst="111")


结果:


Python零基础入门-03-Python基础语法_python_17

解释:

1,第一次调用传递参数并没有指定参数名,所以他会按照从左到右的匹配,所以 ​​theFirst="111"​​​,​​theSecond="222"​​。

2,第二次调用传递参数指定了参数名字以及赋值,因此会按照指定的方式赋值,而不是从左到右的匹配了。


  • 默认值

python函数定义的时候可以写入默认值,然后有默认值的参数传递的时候可以不传参。

def testPara(theFirst,theSecond="我是默认数据"):
print("theFirst: ",theFirst)
print("theSecond: ", theSecond)




print("第一次调用:")
testPara("111")


print("第二次调用:")
testPara(theSecond="222",theFirst="111")


结果:


Python零基础入门-03-Python基础语法_数据_18

解释:

1,定义的函数 ​​testPara​​ 第二个参数给了默认值。

2,第一次调用只传入一个参数,然后从左到右的匹配,所以第一个参数赋值​​111​​,由于并没有传递第二个参数,所以第二个参数使用默认的数据。

3,第二次调用指定了两个参数的数据,于是第二个参数的默认数据被覆盖掉。

指定默认数据参数必须放在没指定默认数据的参数后边,不然会报错。

Python零基础入门-03-Python基础语法_字符串_19


  • 函数传递list、dict、tuple

其实python中 list、dict、tuple 函数传递非常简单,该怎么用就怎么用,没啥特别的。

def testPara(list,dict,tuple):
print("传入的数据:")
print(list)
print(dict)
print(tuple)


list[0] = 999
tuple["age"] = 99


return list,tuple




list = ["111",222,True]
dict = ("333",444,False)
tuple = {"name":"小明","age":23}


print("第一次调用:")
newList,newTuple = testPara(list,dict,tuple)


print("返回的数据:")
print(newList)
print(newTuple)


结果:

Python零基础入门-03-Python基础语法_数据_20


解释:

1,定义的函数接受三个参数,这三个参数的数据类型未知,你给他传递什么类型他就是什么类型。

2,自定义函数的功能是将传递的参数打印一下,然后修改list与tuple中的数据,然后再将list、tuple返回。(dict不允许修改哦。)

3,用户 ​​newList,newTuple = testPara(list,dict,tuple)​​传递三个参数之后,接收两个参数,因为自定义函数返回两个参数。

4,最后输出一下返回的修改之后的数据。


  • 可变参数

python中某个自定义函数不确定自己需要多少个参数,用户传递几个就是几个,这就是可变参数。

def testPara1(para1,*para2):
print(para1)
print(para2)


def testPara2(para1,**para2):
print(para1)
print(para2)


print("任意个数的参数形成 元组 :")
testPara1( "111","222","333")


print("任意个数的参数形成 字典 :")
testPara2( "111",name="小明",age=25 )


结果

Python零基础入门-03-Python基础语法_数据_21



解释

1,定义出了函数​​testPara1​​,他接受一个参数para1,还有另一个参数para2,其中para2前边加一个星号的意思是,这个参数是一个可变的参数,它会将para1匹配完之后的所有数据都看作一个整体,形成一个元组。

2,​​testPara1( "111","222","333")​​传入了三个数据,其中第一个数据会被para1匹配到,于是后边的两个数据会被看作一个整体形成元组。

3,定义出了函数​​testPara2​​,他接受一个参数para1,还有另一个参数para2,其中para2前边加两个星号的意思是,这个参数是一个可变的参数,它会将para1匹配完之后的所有数据都看作一个整体,形成一个字典。

4,​​testPara2( "111",name="小明",age=25 )​​传入了三个数据,其中第一个数据会被para1匹配到,于是后边的两个数据会被看作一个整体形成字典。

此处需要注意,因为​**para2​  匹配的是字典,所以传递的时候也要写成字典形式哦。(比如:​name="小明",age=25​就是字典形式)


  • 从不同文件导入函数

python将每一个函数称为模块,所以可以说为从不同文件导入模块(函数)使用。


step1:新建另一个python文件,命名为 ​​testMoudle​

Python零基础入门-03-Python基础语法_字符串_22

step2:在 testMoudle.py 文件中写入以下代码。

def myMoudle():
print("这个函数是 testMoudle.py文件中的 myMoudle方法。")

Python零基础入门-03-Python基础语法_字符串_23


于是就在 ​​testMoudle.py​​​文件中写入了一个函数 ​​myMoudle​​,这个函数的功能就是打印一句话而已。

step3:调用 ​​testMoudle.py​​​文件中 的  ​​myMoudle​​函数。


1,首先要把 ​​testMoudle.py​​文件引入到 我们要使用这个函数的文件中。

Python零基础入门-03-Python基础语法_python_24


我们准备在 ​​001-demo01-基础语法.py​​​ 文件中使用​​testMoudle.py​​​文件中 的  ​​myMoudle​​​函数。于是使用 ​​import​​​ 关键字引入​​testMoudle.py​​​文件,并且使用 ​​as​​​关键字给这个文件起一个别名 ​​myFunc​​。


2,调用函数的时候使用 ​​别名.函数名​​ 既可调用了。

Python零基础入门-03-Python基础语法_python_25


3,还有其他的引入方式先不讲,先记住这个就够用了。


Python零基础入门-03-Python基础语法_数据_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