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Java内存模型(JMM)简介

Java内存模型(JMM)是一个规范,它定义了Java程序中变量的访问方式以及线程之间如何通过内存进行交云。主要关注点在于确保多线程环境下的一致性和线程安全问题。简单来说,它是在Java并发编程中一套规约,旨在解决可见性与有序性问题,确保共享变量在多线程中的正确和及时的可见,同时也避免指令重排引起的未定义行为。

1.1 认识JMM的重要性

在并发编程中,不正确的共享资源访问可能导致应用程序出现难以追踪和重现的bug。JMM的存在让Java开发者可以在编写并发代码时,遵循一组规则,而不是去担心不同硬件架构的内存模型。这大大降低了并发编程的复杂性,提高了开发效率。

1.2 JMM的定义和作用

JMM定义了线程和主内存之间的抽象关系,确保了线程对变量修改的可见性以及操作的有序性。它为开发者提供了内存屏障(Memory Barriers),volatile和synchronized等工具来编写正确的并发程序。

1.3 JMM与硬件内存架构的关系

虽然JMM是在软件层面上的抽象,但其背后仍然与硬件层面密切相关。不同的CPU架构有不同的硬件内存模型,不过JMM屏蔽了这些差异性,为Java开发者提供了统一的模型。

2. 理解volatile关键字

在Java并发编程中,volatile是一个轻量级的同步机制,用于确保变量的更新对所有线程都是可见的。这意味着一个线程对这个变量的修改,对于其他线程来说是立即可见的,从而避免了线程在本地内存中缓存变量值的情况。

2.1 volatile的定义

volatile是一个类型修饰符。它告诉JVM以及编译器,这个变量是不稳定的,禁止执行排序优化,确保每次读取都是从主内存中进行。

2.2 如何使用volatile

public class SharedObject {
    volatile int sharedCounter;
}

在上面的例子中,任何对sharedCounter的读写都将直接操作主内存中的变量值。

2.3 volatile的内存语义

当一个变量被声明为volatile后,任何写操作都将在写入前加入写屏障,任何读操作都将在读取后加入读屏障。这确保了volatile变量的写操作先行发生于读操作,满足了Happens-Before原则。

2.4 volatile实现可见性的机制

volatile通过内存屏障来禁止指令重排,从而确保了顺序性。同时,由于每次都是直接从主内存中读取,因此保证了一个线程修改的结果对其他线程可见,这就保障了可见性。

3. 探究Happens-Before原则

Happens-Before原则是Java内存模型中定义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为开发者提供了一种在多线程环境中推断操作顺序的方法。

3.1 Happens-Before原则的定义

Happens-Before关系是Java内存模型中用来保证程序执行的有序性和可见性的规则。如果一个操作happens-before另一个操作,那么第一个操作的结果对后面的操作是可见的。

3.2 如何应用Happens-Before原则保证有序性和可见性

这个原则提供了8条规则,让开发者在编写并发程序时,能够判断操作之间的先后顺序和数据的可见性。这些规则使并发操作相对容易理解,并帮助避免并发编程中的常见错误。

4. Happens-Before在Java程序中的表现

Java内存模型通过Happens-Before原则建立了线程之间的操作顺序。以下是该原则下的具体规则:

4.1 程序次序规则

程序次序规则指,在同一个线程内,写在前面的操作Happens-Before写在后面的操作。这意味着单线程内保证了代码执行顺序,线程内部的操作是有序的。

int x = 10; // 操作A
int y = x + 5; // 操作B, B happens-before C

在同一线程中,操作B知道操作A发生了。

4.2 volatile变量规则

对一个volatile变量的写操作Happens-Before后续对该变量的读操作。

volatile boolean flag = false;

void writeFlag() {
    flag = true; // 操作A
}

void readFlag() {
    if (flag) { // 此操作B happens-before 之前的写操作A
        // ...
    }
}

这项规则确保了volatile变量写操作的可见性。

4.3 传递规则

如果操作A Happens-Before操作B,操作B Happens-Before操作C,那么操作A Happens-Before操作C。

public class TransitivenessExample {
    volatile int stepOne = 0;
    volatile int stepTwo = 0;

    public void process() {
        stepOne = 1; // 操作A
        stepTwo = 2; // 操作B
    }

    public void otherProcess() {
        if (stepTwo == 2) { // 此时操作B已经发生
            int a = stepOne; // 操作C, 此操作可以确信拿到的stepOne为1
            // 因为操作A happens-before 操作B, 操作B happens-before 操作C
            // 所以操作A happens-before 操作C
            // ...
        }
    }
}

4.4 锁定规则

对一个锁的解锁Happens-Before后面对这个锁的加锁。

public class LockRuleExample {
    private int sharedState = 0;
    private final Object lock = new Object();

    public void writer() {
        synchronized(lock) {
            sharedState = 1; // 在锁内部进行写操作
        } // 解锁操作 happends-before 加锁操作
    }

    public void reader() {
        synchronized(lock) {
            // ...
            int value = sharedState; // 由于解锁happens-before加锁,因此这里可以安全读取到最新值
            // ...
        }
    }
}

这项规则是synchronized实现线程安全的基础。

4.5 线程启动规则

主线程A启动子线程B的操作Happens-Before子线程B中的任何操作。

public class ThreadStartRuleExample {
    private int state = 0;

    public void startThread() {
        Thread thread = new Thread(() -> {
            state = 42; // 操作B,这个操作 happens-before 子线程内的任何操作
        });
        thread.start(); // 操作A happens-before 操作B
    }
}

4.6 线程终结规则

线程中所有的操作Happens-Before检测到线程已经终止的操作,即线程中的任何操作都Happens-Before其他线程的join()。

public class ThreadEndRuleExample {
    private int state = 0;

    public void updateState() {
        state = 42; // 子线程中的操作A
    }

    public void waitForThreadEnd(Thread thread)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thread.join(); // 操作B happens-before 线程的所有操作A
        int finalState = state; // 这里可以安全访问state
    }
}

4.7 线程中断规则

对线程interrupt()的调用Happens-Before被中断线程发现中断事件的操作。

public class ThreadInterruptRuleExample {
    public void interruptThread(Thread thread) {
        thread.interrupt(); // 操作A happens-before 操作B
    }

    public void runInsideThread() {
        try {
            Thread.sleep(10000); // 假设在这里被中断操作A打断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boolean wasInterrupted = Thread.interrupted(); // 操作B,检测到中断
            // 在这里处理中断
        }
    }
}

4.8 对象终结原则

一个对象的构造函数执行完毕Happens-Before它的finalize()方法的开始。

public class FinalizationRuleExample {
    private int state;
    
    public FinalizationRuleExample(int initialState) {
        state = initialState; // 构造函数中的操作 happens-before finalize()方法的操作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finalize() throws Throwable {
        // 可以确信state被初始化过
        super.finalize();
    }
}

5. final关键字在并发编程中的作用

在Java中,final关键字被用来定义不可变对象和类中不可变的域,它也对内存模型有特殊的影响。

5.1 final的定义和用法

final关键字可以用于变量、方法和类。当一个变量被声明为final时,它的值一旦被初始化后就不能再更改。final方法不能被重写,final类不能被继承。

public final class Constants {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MAX_SIZE = 10;
}

上面的代码片段中MAX_SIZE就是一个不可变的常量。

5.2 final与不变模式

在并发编程中,不变模式(Immutable Pattern)是一种编程范式,其中的对象一旦创建,它的状态就不会改变。利用final字段可以实现不变模式,这对于编写线程安全的代码非常有帮助,因为不变对象天然线程安全。

public final class ImmutableValue {
    private final int value;

    public ImmutableValue(int value) {
        this.value = value;
    }
    
    public int getValue() {
        return value;
    }
}

上述类的实例一旦创建,其状态不能改变,因此在多线程环境下是安全的。

5.3 final如何影响内存模型

根据Java内存模型,对于构造函数内对一个final字段的写入,以及随后对这个final字段的读取,存在Happens-Before关系。这意味着对象引用为任何线程所见之前,对象的final字段已经被初始化完成,并且其值对其它线程是可见的。这提供了一种无需同步的方式来共享对象。

6. 深入剖析JMM的底层实现机制

为了保证多线程程序执行的一致性和互斥性,Java内存模型定义了一套规范,并在底层实现上支持这些规定,以确保不同的Java平台实现能提供一致的内存可见性保证。

6.1 编译器优化与内存屏障

在Java程序运行时,JVM需要对字节码进行优化,以提高程序运行效率。这其中包括了重排序等各种优化手段。为了不破坏内存模型的规定,需要在关键位置插入内存屏障来阻止这些优化过程越过一定的边界。

volatile int a = 0;

// 在写操作后,会有写屏障
a = 1;

// 在后面的读操作前,会有读屏障
int b = a;

在以上代码中,volatile变量的写之后,会有一个写屏障,确保写操作不会与后续任何可能的读写操作重排序。类似地,读操作之前会有读屏障,以确保读操作不会与前面的任何操作重排序。

6.2 硬件层面的支持

硬件层面,Java内存模型的实现依靠处理器提供的各种内存屏障指令。这些指令保证了内存操作的有序性和可见性。

6.3 实例分析:从底层理解JMM

让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具体了解底层是如何实现Java内存模型的:

class JMMExample {
    private volatile boolean flag = false;
    
    public void writer() {
        flag = true; // 写操作
        // 此处会插入写屏障
    }
    
    public void reader() {
        // 此处会插入读屏障
        if (flag) {
            // 执行其他操作
        }
    }
}

在writer方法中设置flag为true时会插入写屏障,以防止该操作与后面的任何操作发生重排序。在reader方法中,则会插入读屏障,以确保它读到的flag值是最新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