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那个时候,河南的骗术已然是初露端倪,当真是让人好生佩服。目前,河南驻马店的骗术与河北唐门的毒术在网络江湖功夫排行榜并驾齐驱,有歌为证:十亿人民九亿骗,总部设在驻马店。当然,我这个人向来是没有种族和地域偏见的,我一直觉得河南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我平生最恨的就是两种人:种族歧视的人和黑人。呵呵,这绝对是玩笑。
柳传志一生之中用人之痛恐怕非孙宏斌莫属了,他在公开场合下很少再提过这个名字,当别人问起这个名字的时候,他也是拒绝回答,这个名字对他而言,太“刺激”了。
柳传志在公开场合下赞赏最多的恐怕就是郭杨二位少侠了。郭杨二位少侠可不是郭靖杨康,那两位是金庸大侠的得意门生,属于“射雕门”的,这些大家都门清,按下不表。柳对二位少侠的评价大抵如此:郭少侠是八面玲珑,极其聪明,给他十项任务,他能做得样样出色,但不会有一样做到绝处。杨少侠却恰恰相反,他就能够把一项任务给做到极点。这也是柳把掌门人的位子最终传给杨的主要原因。
柳传志是一个有雄心大略的人,在联想集团坐稳这个行业之后,开始谋划未来。从1988年到1990年期间,他提拔了一批"娃娃官",这其中分量最重的当属孙宏斌、杨元庆和郭为。这三人,都是硕士研究生,年龄相差不过几个月。
1990年,孙宏斌被破格提拔为联想集团企业发展部的经理,主管范围就是他在全国各地开辟的18家分公司。大家都知道,在任何一个公司,销售都是公司最为核心的部门,因为那是一个企业利润的源泉。孙宏斌27岁,就已经成为联想集团的二当家,根正苗红的接班人。整个布局过程,联想的老人们没有过多参与,因为柳事前已经发话,充分放权给年轻人,所以分公司的头头脑脑基本上都是孙宏斌任命。孙宏斌凭借自己的业绩和柳传志对他的信任,逐渐拥有了自己的权威,联想的老人们都逐渐被他压下。但是,他太低估管理层这帮老油条了,自从发现对于分公司逐渐丧失了"应有的权威",就开始向柳传志打小报告。到最后,一纸"孙宏斌权力太大,结党营私,分裂联想,联想要失控!"的理由将柳传志从香港请回了北京。
第一个版本是孙宏斌后来自己的讲述的:他太过于年轻气盛,不懂江湖规矩,得罪了各路堂口的老大,为了保护当面冲撞柳传志的部下,被公司以挪用公款罪名送进监狱,当时在他看来,也许这算不上大不了的事情。
柳传志对孙宏斌首先来了个缓兵之计,希望他能改。 1990年,西山宾馆召开了一次联想高层会议。柳传志给予了孙宏斌很高的评价,然后又特别提到了孙宏斌在管理中的“帮会”问题。 不久, 柳传志又召集了孙宏斌直接领导的团队的人开会,再次批评“帮会”问题。不过这次孙宏斌没有被通知参加。意外的事情是,有孙宏斌的下属在会上公开顶撞了柳传志:“柳总,我们不是‘帮会’,我们是现代化管理。” 这个结局是会议戛然而止,不欢而散。 柳传志要孙宏斌在这几个“青瓜蛋子”和他之间作出选择。“当时年轻,太浮躁,一心想当‘元帅’”的孙宏斌说:“我要‘青瓜蛋子’。”许多年以后孙宏斌有些后悔:“我要是稍微妥协一下,就没这事了。柳总可能也没这事了。” 柳传志还给了孙宏斌一次机会。那是孙宏斌的手下在北大芍园餐厅情绪激动地再次发出“卷款逃走”之类的话之后。柳传志找孙宏斌最后谈了一次:“我们都是能力强的人,我领导不了你。咱们好合好散,联想的分公司你随便挑一个,你自己去干。”但孙宏斌拒绝了:“不必了柳总,我才26岁,我可以从头再干。”这可能更大程度地刺痛了柳传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