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说两句 | ||||
|
自从我写了《情怀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一文之后,经常有人问我什么是情怀。我确实讲过很多的情怀:说过罗永浩的锤子情怀,讲过周鸿祎的产品情怀,解析过雷军的新国货情怀,还调侃过上溯到15年以前张朝阳、李彦宏、马化腾、马云等第一代互联网大佬的互联网情怀。
后来有读者问我:伟哥,你的情怀是什么?其实我很想说的高大上,但道貌岸然的耍嘴皮子的确不是我的特长,也是我所不喜的。所以,只用了四个字来表达:做好自己。
|

我的情怀:帮全行业实现升级转型,还子孙后代一片蓝天沃土。
什么叫做好自己?我的理解就是在每个人生阶段做好自己的该做的事,当然前提是有一个适当的度。譬如,二十岁的时候应该是年少轻狂的时候,那可以放纵自己的生活,但不要放纵人生,只有三十岁以后才知道人生不是用来的放纵的;再如,三十岁到了不惑之年,这个年龄段你应该学会思考与质疑,思考自己的工作、生活、人生,思考是不是应该成家立业,思考如何养家糊口,质疑一切应该质疑的,不要轻易的上当受骗。
当然,质疑一切并不包括质疑人生,只有轻生者和抑郁的人才会质疑是不是应该存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带着任务的,这个任务是不断的改变自己与周围的生存以及生活现状,只有通过努力奋斗才能换来物质上的享受,只有经历这个过程才能称的上人生。
有段时间,我是一直将做好自己视做自己的情怀的。这可能与我一直信奉一则名言有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句话是孟子说的,同样是深得我心。这里的穷并不是指物质上的贫穷,而是思想与学问的匮乏。这句哈意味着,只有具备一定阅历与学识之后才能同时关注一下天下大事。很遗憾,我还做不到忧国忧民,因为我还算不上达人,但是凭借我对互联网的一些理解,还是能给一些读者开开脑洞的,这点算是让我欣慰。
所以,在此期间,我的情怀就随着这句至理名言上升成为一种介于“穷”与“达”之间的混沌状。这使得我在我关注前沿科技的同时也区关注农村的经济发展情况,在关注互联网发展的同时也在关注传统产业。尤其是在传统行业的读者问我与互联网相关的问题时,我一般都会以最简洁明了的话语回答,力求深入浅出让他们听懂。正是这样,有了我的关于“互联网+”的系列文章,其实我是打内心希望读者能够看明白这些内容的。
可能又有读者会问,现在我的情怀产生变化了吗?应该说是有所不同,但不是变化而是完善与升华。在“做好自己”的基础上开始向关心行业过渡,譬如大家都知道我在关注“互联网+”,但是为什么要关注呢?一个单纯的动机就是希望通过我的解读让大家更了解“互联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的多了就会发现,中国的大部分企业已经在工业2.0时代与工业3.0时代之间徘徊了上百年。几乎每个行业都存在着大量的资源浪费与生产效率低下的情况,更重要的是大部分企业都是在表面奉行“可持续发展计划”的同时,仍然因为经济指标而做着只顾眼前利益不顾及子孙后代的重污染高耗能的生产制造工作。
雾霾是一个典型的证据,如今已经从京津冀辐射到了整个华东与华中,更不要说东北的重工业基地与山西、陕西等资源出产城市。但只是雾霾吗?水污染也是个同样严重的问题,当代人们的生存环境的恶化与前面几十年不计后果的经济发展有着绝对的关系。但那个年代就应该是那样的发展形势,乃是大势所趋。而同样的做法放到现在还继续去做,就会影响民生民计了,因霾因食发生的死亡事故时有发生。
所以,大家明白了吗?关注“互联网+”与企业转型,不是因为接下来十年乃至二十年的转型升级红利,而是因为中国全行业到了不升级转型不可的地步。我要做的是为各产业、行业以及企业尽一些绵薄之力,通过我的解读让他们理解互联网,接受互联网,进而拥抱互联网,最后借助互联网实现升级与转型,从而摆脱落后的恶性的生产制造方式与商业模式。所以,若现在问我的情怀是啥?我也可以用一句话来回答:帮全行业实现升级转型,还子孙后代一片蓝天沃土。
可能有人会笑我这是给自己扣了一个多么大的帽子,或者说我在意淫,其实我是不在乎的。眼前我要做的就是,让更多传统企业通过我的文章了解互联网,这是传统企业实现升级转型的第一步。当然,也希望更多的读者能与我交流,多提问题,这些问题将是构成我的“互联网+”落地理论以及传统企业升级转型理论的完善途径。
最后一句话:为了不让我的“升级转型情怀”变成吹牛,我自己先要俯首变成孺子牛。
就说这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