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武林門_java


武林門,亦名「北關門」。因「北關」在杭州話里同「百官」發音相近,民間俗稱為「百官門」。由於杭州舊稱「虎林」的原因,它原本是被稱為虎林門的。因為舊時城門外有山,據明代田汝成的《西湖遊覽志》記載:「土阜陂陀,高可三丈,廣不滿百步……弄虎出焉,故名虎林。吳音承訛,轉虎為武耳」,故訛傳為「武林」,最終這座城門名稱變為武林門。

作為杭州的北城城門,武林門始建於隋朝。吳越國王錢鏐修建杭州城垣時名為「北關門」。南宋高宗建都杭州,將它稱為「餘杭門」,是作為北城的唯一旱門(另外還有「天宗」「餘杭」兩座水門以通舟楫)。其後,杭州城城門雖屢有興廢,但此城門始終未變,明代,改餘杭門為武林門。辛亥革命後城門被拆除,故址在今武林路與環城北路相交處,也就是今天的萬向公園。




杭州武林門_java_02


武林門地近京杭運河,一直是商賈雲集之地。每當夕陽西下,「檣帆卸泊,百貨登市」,入夜,「篝火燭照,如同白日」。加上遊人集宿於此,「熙熙攘攘,人影雜沓」,形成熱鬧的夜市場面,素有「北關夜市」之稱,亦被元人列為「錢唐十景」之一。因武林門到湖墅一帶歷來是杭嘉湖地區的淡水魚集散地,故民間有謠傳唱「武林門外魚擔兒」。




杭州武林門_java_03


秦漢時錢唐西部群山總稱「武林」,所以「武林」也是杭州的古稱。武林門,則是杭州古代最重要的北城門,交通要道,軍事關口,五代吳越為國都時號稱為「北關」。從前,杭州與浙北、蘇南的聯繫,要靠大運河,進入大運河就必須要出武林門。所以,在沒有鐵路、公路的時代,杭州人往北遠行,必須出武林門。武林門宋代稱「餘杭門」,宋人有詞雲:

去年相送,餘杭門外,飛雪似楊花。
今年春盡,楊花似雪,猶不見還家。

古詩詞——

姜  夔 《出北關》
吳兒臨水宅,四面見行舟。蒲葉浸鵝項,楊枝蘸馬頭。
年年人去國,夜夜月窺樓。傳語城中客,功名半是愁。
葉韶翁 《出北關一里》
脫衣命僕洗塵埃,籬落人家未見梅。
出得城門能幾步,船頭便有白鷗來。
(錄自《南宋古蹟考》)
陸 游 《夜泛西湖示桑甥世昌》節選
嗟我客上都,忽已見暮春。騎馬出暗門,眯眼吻紅塵。
西湖為賈區,山僧多市人。誰令污泉名,只合加冠巾。
(錄自《南宋古蹟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