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院士逝世|光盘行动是对袁老最好的纪念_科学技术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5月22日13点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直到今年年初,他还坚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工作。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


中国用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使中国人民从吃不饱到吃得饱,不仅吃得饱更能吃得好。我们粮食能够自给自足,离不开这位老人:袁隆平。


袁隆平院士逝世|光盘行动是对袁老最好的纪念_科学技术_02



袁隆平的一生


1953年

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


1995

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9年

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



2001年

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袁隆平院士逝世|光盘行动是对袁老最好的纪念_科技前沿_03


2018年

党中央、国务院授予袁隆平改革先锋称号;

颁授改革先锋奖章;

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


2019年

荣获共和国勋章



2020年

袁隆平“海水稻”团队“超优千号”耐盐水稻

平均亩产量达802.9公斤

创下盐碱地水稻高产新纪录!

袁隆平院士逝世|光盘行动是对袁老最好的纪念_科技前沿_04


2020年11月

第三代杂交水稻新组合

试验示范基地

进行了晚稻测产

测得晚稻平均亩产为911.7公斤

袁隆平院士逝世|光盘行动是对袁老最好的纪念_科技前沿_05


袁老曾在公开场合

多次畅谈自己的两个梦想

禾下乘凉梦、杂交稻覆盖全球梦


几十年间,袁隆平从未停下逐梦的脚步,他和团队的不懈追求,让中国杂交水稻,始终位于世界科技前沿。


越南的湄公河畔、印尼的苏门答腊岛、巴基斯坦的印度河平原、尼日利亚的丘陵河谷地带……杂交水稻已经推广种植和引进试种到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在印尼,杂交水稻产量高出当地品种一倍多,被当地农民亲切地称为“隆平稻”


我国约有1亿公顷(15亿亩)盐碱地,其中2.8亿亩可以开发利用。按照保守估计未来亩产200—300公斤计算,可年增产粮食数百亿公斤,多养活约2亿人。


袁隆平院士逝世|光盘行动是对袁老最好的纪念_科技前沿_06





什么是对袁老最好的纪念?(来自采访)


“我们科研人员辛辛苦苦,想方设法钻研怎样提高水稻产量,哪怕每亩提高小小的 5-10 斤都非常的不容易,不简单!我们都会感到高兴,感到欣慰!当看到我们提高产量的粮食却被白白地浪费掉了,比用刀扎我的心都要痛。”

“看看工厂食堂,看看酒店宾馆、看看学校饭堂、白花花的米饭倒在泔水桶里,太刺眼了!虽然他们是用钱买的,想想,当没有粮食的时候,有钱又怎么样呢?能填饱肚子吗?我希望我们政府能够出台一些相关政策,把浪费粮食当成可耻的犯罪行为来加以限制;也希望广大民众能够珍惜我们手中来之不易的粮食!”

袁隆平院士逝世|光盘行动是对袁老最好的纪念_科技前沿_07


一饱之需,不必八珍九鼎。虽然粮食产量提高了很多,但袁老看到粮食浪费依然心痛不已!今天,我们一起送别袁隆平,节约粮食就是对他最好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