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层架构模式:

三层架构(3-tier architecture) 通常意义上的三层架构就是将整个业务应用划分为:界面层(User Interface layer)、业务逻辑层(Business Logic Layer)、数据访问层(Data access layer)。区分层次的目的即为了 “高内聚低耦合” 的思想。在软件体系架构设计中,分层式结构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一种结构。微软推荐的分层式结构一般分为三层,从下至上分别为:数据访问层(持久层)业务逻辑层(又或称为领域层)表示层

表现层(JSP):

表现层也称为界面层,位于最外层(最上层),离用户最近。用于显示数据和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为用户提供一种交互式操作的界面。

业务层(逻辑层、service层):

业务层(Business Logic Layer)无疑是系统架构中体现核心价值的部分。它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业务规则的制定、业务流程的实现等与业务需求有关的系统设计,也即是说它是与系统所应对的领域(Domain)逻辑有关,很多时候,也将业务逻辑层称为领域层。例如Martin Fowler在《Patterns of Enterprise Application Architecture》一书中,将整个架构分为三个主要的层:表示层、领域层和数据源层。作为领域驱动设计的先驱Eric Evans,对业务逻辑层作了更细致地划分,细分为应用层与领域层,通过分层进一步将领域逻辑与领域逻辑的解决方案分离。   业务层在体系架构中的位置很关键,它处于数据访问层与表示层中间,起到了数据交换中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于层是一种弱耦合结构,层与层之间的依赖是向下的,底层对于上层而言是“无知”的,改变上层的设计对于其调用的底层而言没有任何影响。如果在分层设计时,遵循了面向接口设计的思想,那么这种向下的依赖也应该是一种弱依赖关系。因而在不改变接口定义的前提下,理想的分层式架构,应该是一个支持可抽取、可替换的“抽屉”式架构。正因为如此,业务层的设计对于一个支持可扩展的架构尤为关键,因为它扮演了两个不同的角色。对于数据访问层而言,它是调用者;对于表示层而言,它却是被调用者。依赖与被依赖的关系都纠结在业务层上,如何实现依赖关系的解耦,则是除了实现业务逻辑之外留给设计师的任务。

持久层(DAO):

持久层,有时候也称为是数据访问层,其功能主要是负责数据库的访问,可以访问数据库系统、二进制文件、文本文档或是XML文档。采用DAO模式,建立实体类和数据库表映射(ORM映射)。简单的说法就是实现对数据表的select、insert、update以及delete的操作。如果要加入ORM的元素,那么就会包括对象和数据表之间的mapping,以及对象实体的持久化。

图示

java 三层架构代码 java三层架构是哪三层_三层架构


因为现在只学习Servlet,Jsp,所以在表示层中就放的是Servlet和Jsp了,如果学了3大框架,Struts、Hibernate、Spring、会发现Struts是处理表示层的一个框架,而Hibernate是在dao层的一个框架spring就是service层了

java 三层架构代码 java三层架构是哪三层_业务逻辑_02

经典三层架构和MVC的关系

他们是两个毫无相关的东西经典三层架构是一种分层思想,将开发模式分为了这三层,每个人根据自己的专长,开发不同的模块,比如,前端工程师,那么就专研表示层即可,想办法如何让页面变的更好看,如何吸引别人,而有些专门做数据库工作的人,就可以只关注操作数据库的活,如何让查询更加快速有效,而不必关注数据该如何显示这种问题。这就是分层带来的巨大好处。
MVC是一种设计模式目的是让HTML代码和业务逻辑代码分开,让代码看起来更加清晰,便于开发。

硬说他们有关系的话,只能说他们有共同的点,分层,解耦。

实际开发三层架构包结构

java 三层架构代码 java三层架构是哪三层_三层架构_03

xxx:代表公司名称
yyy:代表项目名称
com.xxx.yyy.dao      dao层接口
com.xxx.yyy.dao.impl    dao层实现
com.xxx.yyy.service    service层接口
com.xxx.yyy.service.impl  service层实现      
com.xxx.yyy.web      web层
com.xxx.yyy.util      工具包
com.xxx.yyy.domain    javab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