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客户端

对于每个与服务器进行连接的客户端,服务器都为这些客户端建立了相应的redis.h/redisClient结构(客户端状态)。这个结构保存了客户端当前的状态信息,以及执行相关功能时需要用到的数据结构,其中包括:

  • 客户端的套接字描述符
  • 客户端的名字
  • 客户端的标志值
  • 指向客户端正在使用的数据库的指针,以及该数据库的号码
  • 客户端当前要执行的命令、命令的参数、命令参数的个数,以及指向命令实现函数的指针
  • 客户端的输入缓冲区和输出缓冲区
  • 客户端的复制状态信息,以及进行复制所需的数据结构
  • 客户端执行BRPOP, BLPOP 等列表阻塞命令时使用的数据结构
  • 客户端的事务状态,以及执行WATCH命令时用到的数据结构
  • 客户端的执行发布与订阅功能时用到的数据结构
  • 客户端的身份验证标志
  • 客户端的创建时间,客户端和服务器最后一次通信的时间,以及客户端的输出缓冲区大小超出软性限制的时间

Redis 服务器状态结构的clients属性是一个链表,这个链表保存了所有与服务器连接的客户端的状态结构。对客户端执行批量操作,或者查找某个指定的客户端,都可以通过遍历clients链表来完成。

redis与微服务器配置 redis客户端和服务端_客户端

1.1 客户端属性
1.1.1 套接字描述符

客户端状态的fd属性记录了客户端正在使用的套接字描述符:

redis与微服务器配置 redis客户端和服务端_数据结构_02

1.1.2 标志

客户端的标志属性flags记录了客户端的角色,以及客户端目前所处的状态:

redis与微服务器配置 redis客户端和服务端_服务器_03


等等

1.1.3 输入缓冲区

redis与微服务器配置 redis客户端和服务端_服务器_04


redis与微服务器配置 redis客户端和服务端_客户端_05

1.1.4 命令与命令参数

在服务器将客户端发送的命令请求保存到客户端状态的querybuf属性之后,服务器将对命令请求的内容进行分析,并将得出的命令参数以及命令参数的个数分别保存到客户端状态的argv属性和argc属性。

1.1.5 命令的实现函数

当服务器从协议内容中分析并得出argv属性和argv属性的值之后,服务器将根据argv[0]的值,在命令表中查找命令所对应的命令实现函数。

当程序在命令表中成功找到argv[0]所对应的redisCommand结构时,它会将客户端状态的cmd指针指向这个结构。之后服务器就可以使用cmd属性所指向的redisCommand结构,以及argv、argc属性中保存的命令参数信息,调用命令实现函数,执行客户端指定的命令。

1.1.6 输出缓冲区

执行命令所得的命令回复会被保存在客户端状态的输出缓冲区中,每个客户端都有两个输出缓冲区可用,一个缓冲区的大小是固定的,另一个缓冲区的大小是可变的。

  • 固定大小的缓冲区用于保存那些长度比较小的回复,比如OK、简短的字符串值、整数值、错误回复等等。
  • 可变大小的缓冲区用于保存那些长度比较大的回复,比如一个非常长的字符串值,一个由很多项组成的列表,一个包含了很多元素的集合等等。
1.2 创建普通客户端

如果客户端是通过网络连接与服务器进行连接的普通客户端,那么在客户端使用connect函数连接到服务器时,服务器就会调用连接事件处理器,为客户端创建相应的客户端状态,并将这个新的客户端状态添加到服务器状态结构clients 链表的末尾

1.3 重点回顾

redis与微服务器配置 redis客户端和服务端_客户端_06


redis与微服务器配置 redis客户端和服务端_数据结构_07

二、服务器

redis与微服务器配置 redis客户端和服务端_数据结构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