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控制如何写日志文件)
情况1:当值为0时, log buffer将每秒一次地写入log file, 并且log file的flush(刷新到disk)操作同时进行. 此时, 事务提交是不会主动触发写入磁盘的操作.
情况2:当值为1时,时(默认), 每次事务提交时, MySQL会把log buffer的数据写入log file, 并且将log file flush(刷新到disk)中去.(一次事务提交进行一次刷盘操作)
情况3:当值为2时 每次事务提交时, MySQL会把log buffer的数据写入log file, 但不会主动触发flush(刷新到disk)操作同时进行. 然而, MySQL会每秒执行一次flush(刷新到disk)操作.然而, 每秒flush并不能确保100%每秒发生, 因为os调度问题.
2,sync_binlog(控制如何写二进制日志) 情况1:当sync_binlog=0时(默认), 如os刷新其他文件的机制一样, MySQL不会刷新log buffer到disk中去, 而是依赖os机制刷新log buffer数据到binary log中. 情况2:当sync_binlog=1时, MySQL在写1次二进制日志binary log时, 会使用fdatasync()函数将二进制binary log同步到disk中去.(安全性最高的配置) 情况3:当sync_binlog=N(N>1)时, MySQL在写N次二进制日志binary log时, 会使用fdatasync()函数将二进制binary log同步到disk中去. **3,skip-grant-tables ** 跳过授权表,用于忘记msql密码。 4,max_connections=200 允许最大的客户端连接数 5,character-set-server=utf8mb4 新建数据库时默认的字符集是utf8mb4 6,default-storage-engine=INNODB 创建新表时将使用的默认存储引擎 7,skip-name-resolve=on 禁用主机名解析,就是将IP地址解析成主机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