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静态路由的扩展配置:
(1)、环回接口:
• 在设备上用于测试TCP/IP协议栈能否正常使用。默认没有。需要手工创建
R1(config)#interface loopback 1 //创建环回接口
R1(config-if)#ip address 1.1.1.1 255.255.255.0(2)、手工汇总:
• 去往多个可以汇总的网段且具有相同的下一条时,可以直接写成汇总路由
.0.0 255.255.252.0 12.1.1.1
(3)、路由黑洞:
• 在汇总之后,会存在一些实际网络中不存在的网段
(4)、缺省路由:
• 一条不限制具体的目标,使用0.0.0.0/0 作为目标的路由条目,在路由表中用*标识 (S* 0.0.0.0/0 [1/0] via 12.1.1.2 )路由器在收到数据包后查表,若查完直连路由、静态路由、动态路由之后依然没有去往目标的路径,才选择此缺省。
(配置缺省时,给每一个路由器都配置(ip route 0.0.0.0 0.0.0.0 出接口的ip地址),然后在连接外网的路由器上配置一个环回)
(5)、空接口防环:
• 在黑洞路由器上配置汇总网段的空接口路由
R1(config)#ip route 1.1.0.0 255.255.252.0 null 0
(6)、浮动静态路由:
• 去往目标网段有多条路径,可以通过在配置静态路由的时候修改管理距离,达到路径备份的目的
23
管理距离 R1#show ip route
1.0.0.0/8 is variably subnetted, 3 subnets, 2 masks
S 1.1.0.0/22 is directly connected, Null0
2.0.0.0/24 is subnetted, 1 subnets
S 2.2.2.0 [1/0] via 12.1.1.2
3.0.0.0/24 is subnetted, 1 subnets
S 3.3.3.0 [1/0] via 12.1.1.2
23.0.0.0/24 is subnetted, 1 subnets
S 23.1.1.0 [1/0] via 12.1.1.2
12.0.0.0/24 is subnetted, 1 subnets
C 12.1.1.0 is directly connected, FastEthernet0/0
S* 0.0.0.0/0 [1/0] via 12.1.1.2 路由表中:[1/0] 中:
• 1的部分:称为管理距离,表示一条路径的可信度,范围:0-255 ,数字越小可信度越高,0表示绝对信任,255绝对不信任 (修改管理距离的静态路由条目不加表,但是配置生效,只有在优先选择的路径断开时,此条路径才加表)
• 0的部分:称为度量值,表示一条路径的优劣,数字越小路径越优。
管理距离:
• 直连路由:0
• 静态路由:1
• RIP:120
• OSPF:110
• EIGRP:90
度量值:
• 静态路由中:出接口写法 :0
下一跳写法: 1
• RIP:跳数作为度量,最大15跳
• OSPF:cost值
• EIGRP:专用计算公式
(7)、负载均衡
去往某一个目标有多条路径时,路由器选择路径时,先比较管理距离,小优;若一样则再比较度量值,小优;若依然一样,则实现负载均衡(去往目标网段的管理距离和度量值相同,两条路径全部加表)
2、动态路由
# 动态路由的追求:
1. 收敛速度快
2. 选择路径佳
3. 占用资源少
# 动态路由的分类:
(1) 基于AS分类:
• AS:Autonoumous System,自治系统。AS编号范围0-65535,其中0-64511 :公有AS,64512-65535 :私有AS号
• IGP:内部网关协议(AS之内)--RIP、OSPF、ISIS、EIGRP(Cisco私有)
• EGP:外部网关协议(AS之间)--BGP
(2) IGP协议的分类:
• 距离矢量(DV):RIP、EIGRP---路由器之间共享路由表
• 链路状态(LS):OSPF、ISIS---路由器之间发送拓扑
(3) 基于更新时是否携带子网掩码:
• 有类路由:不带(带的是主类掩码)
• 无类路由:带
#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路由信息协议
(1)、基本概念:
• 标准的DV型协议,分为三个版本----RIPv1、RIPv2、(用于IPv4) ,RIPng(IPv6)
• 基于UDP 端口号520
• 周期更新机制 30s--确认、保活
• 支持等开销负载均衡
• 管理距离120,以跳数(经过路由器的数量)作为度量值,最大15,16跳不可达
(2)、RIPv1和RIPv2的区别
• 更新方式:RIPv1广播更新,RIPv2组播更新(224.0.0.9)
• RIPv1更新时不带掩码;RIPv2更新时携带掩码
• RIPv2支持手工认证--邻居间的身份核实
(3)、RIP数据包
• update包----更新包,携带路由条目的数据包
(4)、RIP工作原理:
• 路由器启动RIP协议之后,各台路由器发送update报文,之后各台路由器基于收到的update报文完善自己的路由表。
网络稳定之后,每30s进行周期更新(30s发送一次update报文)(5)、RIP成环机制:
• 因为网络断开时不能够及时更新,导致信息不同步,出环
(6)、RIP破环机制:
• 最大传递15跳,16跳不可达
• 水平分割----从此口入,不从此口出,只能解决线型拓扑或者星型拓扑的环路
• 核心破环机制----毒性 逆转水平分割 (将带毒的包的度量值写成16)
• 抑制计时器
在什么情况下网络结构回发生变化:
(1)新增
(2)断开
(3)设备无法通信bgp使用环回口建立邻居
转载本文章为转载内容,我们尊重原作者对文章享有的著作权。如有内容错误或侵权问题,欢迎原作者联系我们进行内容更正或删除文章。
上一篇:不是微服务项目也需要dubbo
下一篇:长尾问题 迁移学习
提问和评论都可以,用心的回复会被更多人看到
评论
发布评论
相关文章
-
OSPF的邻居关系和邻接关系
ospf邻居与邻接
OSPF 多址 邻接关系 -
BGP环回口互联
BGP环回口互联
职场 休闲 BGP环回口互联 -
BGP环回口建立邻居TTL配置命令
hard_start_xmit是一个函数指针,用于完成数据报在网络上的发送工作,其原型是: int (*hard_start_xmit)( struct sk_buff *skb, struct net_device *dev ); skb是待发送的数据缓冲
BGP环回口建立邻居TTL配置命令 header socket struct linux内核 -
Glup 和 Vite
Glup 适合任务流式处理(文
前端 javascript gulp Webpack 依赖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