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学习笔记的第 1751篇文章

 

今天参加Gdevops北京站归来,还是很有收获的。

总体感觉,我离AIOps又更近了一步,而且自己之前在思考的问题也有了一些思路。 

首先恭喜两本书的作者,第一本是《Oracle Exadata专家手册》的两位译者高强和葛云杰来到现场签售,还有一本是刘华老师的《猎豹行动 硝烟中的敏捷转型之旅》,写书的困难和苦逼谁做过谁知道,愿意沉下心来写,愿意花出享受生活的时间和精力去做这件事情,而且保证质量,值得赞扬。

Gdevops 2018北京站归来_Gdevops 2018北京站归来

技术大会对我来说的一个福利就是可以见到很多老朋友,新朋友。从某种程度来说,这种交流更加直接高效,而且难能可贵。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两个国产数据库TiDB和SequoiaDB,所属的公司最近都融资成功,国产数据库的口碑和效应已经越来越明显了。

 

对于AIOps,2018年真是一个落地的元年,几年前概念会炒得很热,经过了几年的沉淀,确实能够看到不少厂商的落地实践,给出问题,给出场景,在没有一线经验的时候,这种间接经验也可以让自己少走一些弯路。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AIOps的门槛很高,一方面是技术的难度,需要更多的理论支持和新的模型,而且说实话,这个学习成本和学习周期确实不低,另外一方面就是落地的场景,有些场景小公司里去落地可能效果不明显,投入产出比不足,但是对于具有变现能力的大厂和面向服务的厂商来说,这种场景的投入意义就更加明显了。

所以你会发现这几年大家都不提自动化运维了,因为单纯提自动化运维显得有些low了,所以大家的起点都是AIOps和NoOps,但是无论是那种运维,目标都是很明确,对于运维的能力和要求会越来越高。 而固步自封,会很容易陷入自己的死胡同里。

今天和海林在闲聊的时候,提到一个例子,是出租车司机,出租车对于司机来说就是一个工具,如果司机按照现有的方式也能够正常的工作生活,但是可以看到不知不觉,快车出来了,专车出来了,对已有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就是挑战,这个例子的本意是想说明行业里的挑战无处不在,我们得突破自己的思想重围。

比如裴丹老师分享的《基于AIOps的无人运维》,对于很多从事运维工作的同学来说,很多模型的设计思路是未曾想过的,但是有了强大的理论支撑和模型,这些看似不可实现的难题就有了解题的思路。这是学术派和工业派的很好结合,在现在的工作中,运维不是因为辛苦而显得重要,而是因为运维价值能够充分体现出来。其中对于知识图谱的部分让我大开眼界,现在这个方向却是很好,也算是AIOps落地的一些典型场景。

Gdevops 2018北京站归来_Gdevops 2018北京站归来_02

沈剑老师分享的《非业务技术部门该怎么带?》,这个话题能够带来深深的反思,其实很多事情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做事情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同样的事情能够达到同样的结果,方法和策略得当,就可以名利双收,否则大家都很被动,互相牵制实在没有什么意义。

Gdevops 2018北京站归来_Gdevops 2018北京站归来_03

王磊老师分享的《银行业图数据库选型、分析与实践》,可以从下图看到图数据库这几年的发展很快,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的落地场景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所以说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Gdevops 2018北京站归来_Gdevops 2018北京站归来_04

图数据库的方式是对已有的数据可视化一种更加清晰有效的补充。

在这个层面上,虽然目前行业里的使用还是有限,但是空间很大,这个方面建议要花一些精力和时间投入进来。

Gdevops 2018北京站归来_Gdevops 2018北京站归来_05

徐新龙老师分享的《AIOps在携程的探索与实践》,对于AIOps的落地,故障预测就是一个典型的场景,原来的指标性,指标范围性的数据分析已经难以满足周期数据的问题预测了,在这个层面上,如果有大量的数据沉淀下来,根据时间序列的周期问题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策略。

Gdevops 2018北京站归来_Gdevops 2018北京站归来_06

希宁老师分享的《阿里首度披露:NoOps运维实践之弹性容量托管》,对于弹性托管来说,可以说大大提高了运维生活质量,业务可以不必关系更多的运维细节,但可以在业务方面做更多的设计和改进,运维的改进和调整是一种托管的保姆式呵护,根据压力负载做到弹性,把故障率降低,比单纯的提高可用的几个9要来的实在的多。在这方面,相信会有更多稳定经验的沉淀和最佳实践。

Gdevops 2018北京站归来_Gdevops 2018北京站归来_07

最后感谢来参会分享的各位讲师,感谢大家鼎力支持。

Gdevops 2018北京站归来_Gdevops 2018北京站归来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