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记错的话,2003年是我第一年离开亲人(含亲戚)后,独自在外过春节的第一年。就是那一年,我在北京遇到了非典。

17年后,2020年,我带着孩子和爱人回老家过年,没想到全国人民都遭遇着新型病毒的威胁。


2020年1月20日(本周一),我在一些微信群看到有关肺炎的不好的消息,提到说:死亡病例可能有多的、比官宣严重等。周一看到时,心里感觉不妙,当时还转发到同事的一个小微信群里,提醒同事们,去人群密集处,要带上口罩。也转发了一些相关文章到朋友圈了。


其实发消息和发文章的时候有点顾虑,担心如果事态发展得不严重的话,会不会被别人认为小题大做。后来心想,过于保护总比不保护要好。确实也有朋友说,是不是过于敏感了?我想了一想,是的。但我的真实感受就是两个字:怕死


---


2003年非典时期,SARS给我带来的恐惧留下了深刻的烙印。那会儿我结束了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正想找份短期工作,换句话说当时处于无业游民的状态。记得当时和另外两位北漂(Z和L)在人大西门对面的小南庄租住。中途时候,还有一位湖南的朋友入住,记得他曾是中关村鼎好大厦的建筑设计师。


早期观察非典带来的变化,还觉得新鲜有趣,有时去北大的时候,还在学五食堂前的大空地喝免费的绿豆汤。随着确诊病例和死亡人数的不断增加,感觉到事态越来越严重了。期间还和身处老家的父亲表示要回去,没想到被父亲所在单位拒绝了,一下子让我觉得被社会抛弃了,感觉只能自身自灭了。


那会儿互联网已经发展起来了,刚好租的房子也能上网,足不出户可以知道外面的动态。百无聊赖的时候,会出去锻炼一下身体,一次和Z,骑自行车去香山,骑了一、两个小时;还有一次和Z,坐了一辆3字头的大公交(由两节组成的加长型公交车,转弯时会从中间打折),荒诞的是,整理公交车在很长的一个时段,只有我们两个乘客,仿佛是我们的专车。


陆续听到北方交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的部分宿舍楼整栋地被隔离。听闻一些小的病症,如感冒头疼之类的,去医院看病反而可能传染上非典。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让人担忧又很纠结,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漫长的几个月时间内,偶尔自己有点感冒发烧,就开始胡思乱想了,会不会是非典前期的症状?如果不是,到了必须去医院看病的时候,会不会被传染上非典?想着想着就睡不着觉了,担心害怕……


2003年4月份,中央和北京市政府,把卫生部部长和北京市市长撤职,后来北京代市长上任,信息逐渐透明公开,虽然病例数仍在增长,但相比以前,不安的心态有些缓解,因为心里有底,而且知道真相不再隐瞒,并且知道政府在不断努力


最有趣的是,2003年4月26日,我的身影还在CCTV的新闻联播偶然出现了。那段时间,因为托人办了北大食堂的饭卡,常去北大的艺园、燕南美食、学五、农园吃饭,有时去前几个食堂是因为能看到凤凰卫视(能了解更多外部和真实情况的电视台),去农园则是因为我喜欢吃它一楼物廉价美的鱼肉,好像一盘1~3元钱。那天中午想吃鱼了,于是前往农园,忽然发现外面被临时的简易围栏围住,进门口时我顺便问了旁边的一位陌生学生,为什么食堂被围住了,他说总理要来了,我说哪位总理,他呛了我一句,“中国有几个总理?”……。打完饭菜后,我随便选择了一个带有高脚凳的长桌坐下,没想到这是一个绝佳的位置。因为后来温总理刚好坐在我前面,背对着我,隔了几张桌子的距离。巧合的是,CCTV的摄像头在总理的正前方拍摄,于是处于较高位置的我出现在新闻联播里了,当时穿着一件黑白相间的格子衬衫,可惜拍到的时候,正埋头吃饭,形象不佳: )

后来我还在当天的新闻联播开始之前,打电话让父母亲收看。


记得是5月份的时候,利用Email邮件列表获取了收到入学通知书的同学们的Email地址,利用这个机会在Chinaren.com校友录上建了一个同学录,这或许是为数不多的,在没有进校之前就存在的校友录,可惜因为Chinaren.com的缘故,已经无法访问。在入学前,这个校友录还是起了一些作用,包括我在7、8月后回到老家期间,北京的一些同学聚了好几次,也为后续入学提前做了一些准备工作。据说,还有少量男女同学在长达数月的网上交流过程中,相互认识,后来成了恋人,不知道后来情况如何: )


代市长措施得力,可能也有进入夏天气温逐渐转暖的各种叠加因素,记得2003年6月后,新增病例逐渐减少,甚至为零。一颗悬着的心才逐渐放下来。


---


2020年1月21日(也即本周二),陆陆续续在更多的微信群看到不祥的信息,但因为火车票早已订好,而且近段时间以来父亲身体不好,确实想去探望一下。决定高铁全程(十几个小时)全家都戴上口罩,爱人把家里剩下的口罩都带上了,现在看来这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到达北京南站的时候,我发现戴口罩的人稀稀拉拉,不到5%(甚至不到2%),不仅有些担忧,当时还发了朋友圈“春运是病毒撒欢儿繁殖的好时候,希望我过虑了”。随后把自己带上口罩的照片发了出来,并总结一些有关防护的文章的要点:口罩、洗手、煮熟。

没想到这几天下来,发现事态比预想的严重许多。本来我们有了2003年非典的前车之鉴,应该这次能够从容应对。但因为元旦过后,致使新型病毒借助当下更便捷的交通,以及春运扩散开来。截至1月25日24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是:确诊病例1975例,重症病例324例。累计死亡病例56例。


非典那年及其他_微信

 参见:http://www.nhc.gov.cn/xcs/yqfkdt/gzbd_index.shtml


这几天我看了一些消息、文章和视频,也和一些武汉当地的朋友进行了沟通。推荐视频包括但不限于如下:

1、  柴静采访的新闻调查《非典阻击战》

2、  凤凰卫视的《非典十年祭》


感觉:

1、  信息的开放、透明非常非常重要,通过将多种来源的信息组合起来,形成接近完整的信息拼图(也即接近真相),才能做出相对正确的决策,避免贻误战机;

参考文章《新疫情:什么是“造谣”?什么是“谣言”?》 ;


2、  公开、专业的信息也是避免减少恐慌的重要手段;从我和武汉的朋友沟通得知,武汉医院人满为患有很大的原因是,稍有感冒发烧的民众都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政府应该牵头组织,提供公开、专业的信息,提高民众的认知。


3、  病毒检测试剂盒能够及时、充足地发放到医院成为关键一环;这样才能判断哪些有感冒症状的,待在家里即可;哪些必须要去医院就诊;


4、  随着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果断措施,武汉的资源(包括医疗设备、医护人员)将不成问题,但湖北其他地市甚至农村可能会缺乏医疗资源,建议志愿者重点定向照顾基层医院,让资源的利用效益最大化;


5、  随着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不可避免的逐渐减少,即使不吃野味,这些因为生存不得不从栖息地跑出来的野生动物,携带着大量的病原体,会导致较严重的传染病以更高地频率不断出现;我们需要建立长效机制来应对这种局面;


6、  病毒在地球上生存的时间远比人类长,病毒在几亿年甚至几十亿年就出现了。病毒也不希望它的宿主灭亡,它会有自己的繁衍逻辑。人类需要寻找办法和病毒和平共处。推荐书籍,毕淑敏的《花冠病毒》,很多年前看这本书的时候,感觉惊心动魄;


7、  随着人、财、物、数据或信息地迅猛增长,资源需要更精准的做到供需匹配,以便最大化优化配置;另外人类需求不断上升(朝着自我实现的方向),失控是必然的,但也正因如此,自组织的能力和可能性也不断增强。政府需要正视并利用这一趋势。推荐一本书籍《失控》(核心观点:分布式、去中心、自组织)和一篇序言,序言就是万向区块链董事长肖风博士为中信出版社《区块链革命:比特币底层技术如何改变货币、商业和世界》做的序言:“让你快速了解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动力之源”。在可预见的未来朝着分布式、多中心化、自组织的方式发展。多中心化并非要挑战原有的中心化,而是提供一个必要的补充,进一步增强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