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目录

  • 📖 04 | 深入浅出索引(上)
  • 📑 什么是索引?
  • 🔖 索引的常见模型
  • ⭐️ 哈希表
  • ⭐️ 有序数组
  • ⭐️ 二叉搜索树
  • 🔖 InnoDB 的索引模型
  • ❓ 基于主键索引和普通索引的查询有什么区别
  • 🔖 索引维护
  • 🌰 案例
  • ❓ 比如字符串类型的身份证号业务逻辑字段做主键,还是用自增字段做主键呢
  • ❓ 有没有什么场景适合用业务字段直接做主键的呢
  • 📚 小结
  • ❓ 思考题
  • 📚 本节知识总结
  • ❓ 面试题
  • ⭐️ “N叉树”的N值在MySQL中是可以被人工调整的么


📑 什么是索引?

什么是索引

一句话简单来说,索引的出现其实就是为了提高数据查询的效率,就像书的目录一样。一本 500 页的书,如果你想快速找到其中的某一个知识点,在不借助目录的情况下,那我估计你可得找一会儿。同样,对于数据库的表而言,索引其实就是它的“目录”。

举个简单的🌰

就是我们从小就用的字典里面的声母查询方式就是聚簇索引偏旁部首就是二级索引偏旁部首+笔画就是联合索引。 这种方式比较适合人类的思维方式,设计也比较精妙。 还有比较有意思的一种查询方式就是ES里的倒排索引,感觉有点反人类,只适合机器用吧。

🔖 索引的常见模型

索引的出现是为了提高查询效率,但是实现索引的方式却有很多种,所以这里也就引入了索引模型的概念。

可以用于提高读写效率的数据结构很多,常见的、比较简单的数据结构——哈希表、有序数组和搜索树。

⭐️ 哈希表

存储结构

哈希表是一种以 键值(key-value)存储的数据结构,输入待查找的键即 key,就可以找到其对应的值即 Value。

哈希的思路

哈希的思路很简单,把值放在数组里,用一个哈希函数把 key 换算成一个确定的位置,然后把 value 放在数组的这个位置。

既然存储value 的位置是通过hash计算得出的,必然会出现哈希冲突问题

不可避免地,多个 key 值经过哈希函数的换算,会出现同一个值的情况。处理这种情况的一种方法是,拉出一个链表。

小🌰

假设,你现在维护着一个身份证信息和姓名的表,需要根据身份证号查找对应的名字,这时对应的哈希索引的示意图如下所示:

陈臣 mysql实战 下载 mysql实战45讲下载_陈臣 mysql实战 下载

1️⃣ 图中 User2 和 User4 根据身份证号 ID_card计算出来的哈希值映射在数组中的地址均为 N, 但是没关系,后面还跟了一个链表。

2️⃣ 假设,这时候你要查 ID_card_n2 对应的名字是什么?

处理步骤就是:首先,将ID_card_n2 通过 哈希函数计算出 N ,然后再到 N 所对应的链表顺序遍历,找到User2。

📚 注意点:

图中四个 ID_card_n 的值并不是递增的,这样做的好处是增加新的 User 时速度会很快,只需要往后追加。但缺点是,因为不是有序的,所以哈希索引做区间查询的速度是很慢的。

你可以设想下,如果你现在要找身份证号在[ID_card_X, ID_card_Y]这个区间的所有用户,就必须全部扫描一遍了。

所以,哈希表这种结构适用于只有等值查询的场景,比如 Memcached 及其他一些 NoSQL 引擎。

什么是等值查询

等值查询就是例如:select name from T where id = 12

⭐️ 有序数组

***有序数组在等值查询和范围查询场景中的性能就都非常优秀。***还是上面这个根据身份证号查名字的例子,如果我们使用有序数组来实现的话,示意图如下所示:

陈臣 mysql实战 下载 mysql实战45讲下载_主键_02

假设和身份证号并没有重复的值,此时这个数组就是按照身份证号ID_card递增的顺序进行顺序保存的。

这时如果你要查 ID_card_n2 对应的名字,用二分法就可以快速得到,这个时间复杂度是 陈臣 mysql实战 下载 mysql实战45讲下载_陈臣 mysql实战 下载_03

📚 同时很显然,这个索引结构支持范围查询。你要查身份证号在[ID_card_X, ID_card_Y]区间的 User,可以先用二分法找到 ID_card_X如果不存在 ID_card_X,就找到大于 ID_card_X 的第一个 User),然后向右遍历,直到查到第一个大于 ID_card_Y 的身份证号,退出循环。

仅仅看查询效率,有序数组索引的模型就非常优秀,但是它在需要更新数据时,就会非常麻烦,你往中间插入一个记录,就必须得挪动后面所有的记录,成本过高。

关键问题是,插入,删除涉及到数据搬移,最坏以及平均复杂度都达到了线性阶陈臣 mysql实战 下载 mysql实战45讲下载_mysql_04,所以根本不适合用来做数据库索引。

⭐️ 二叉搜索树

二叉搜索树也是课本里的经典数据结构了。还是上面根据身份证号查名字的例子,如果我们用二叉搜索树来实现的话,示意图如下所示:

陈臣 mysql实战 下载 mysql实战45讲下载_mysql_05

二叉搜索树的特点:

父节点左子树所有结点的值小于父节点的值,右子树所有结点的值大于父节点的值。这样如果你要查 ID_card_n2 的话,按照图中的搜索顺序就是按照 UserA -> UserC -> UserF -> User2 这个路径得到。这个时间复杂度是 O(log(N))。

📚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在极端情况下 二叉搜索树会变成链表 ,那么搜索的时间复杂度就会退化为 陈臣 mysql实战 下载 mysql实战45讲下载_mysql_04

【数据结构】红黑树与平衡二叉树的区别以及原理详解(附图解)_

Java手写AVL树(非常详细)

树可以有二叉,也可以有多叉。多叉树就是每个节点有多个儿子,儿子之间的大小保证从左到右递增。二叉树是搜索效率最高的,但是实际上大多数的数据库存储却并不使用二叉树。

📚 其原因是,索引不止存在内存中,还要写到磁盘上。

❓ 为什么数据库存储使用 B + 树 ,而非二叉树

mysql节点与节点指针的作用_彻底搞懂MySQL为什么要使用B+树索引

因为二叉树树高过高,每次查询都需要访问过多节点,即访问数据块过多,而从磁盘随机读取数据块过于耗时。

举个🌰

你可以想象一下一棵 100 万节点的平衡二叉树,树高 20。一次查询可能需要访问 20 个数据块。在机械硬盘时代,从磁盘随机读一个数据块需要 10 ms 左右的寻址时间。也就是说,对于一个 100 万行的表,如果使用二叉树来存储,单独访问一个行可能需要 20 个 10 ms 的时间,这个查询可真够慢的。

为了让一个查询尽量少地读磁盘,就必须让查询过程访问尽量少的数据块。那么,我们就不应该使用二叉树,而是要使用“N 叉”树。这里,“N 叉”树中的“N”取决于数据块的大小。


以 InnoDB 的一个整数字段索引为例,这个 N 差不多是 1200。这棵树高是 4 的时候,就可以存 1200 的 3 次方个值,这已经 17 亿了。 考虑到树根的数据块总是在内存中的,一个 10 亿行的表上一个整数字段的索引,查找一个值最多只需要访问 3 次磁盘。其实,树的第二层也有很大概率在内存中,那么访问磁盘的平均次数就更少了。

❓ 为什么这个 N 差不多是 1200

MySql默认一个节点的长度为16K,一个整数(bigint)字段索引的长度为 8B,另外每个索引还跟着6B的指向其子树的指针;所以16K/14B ≈ 1170

📚 N 叉树由于在读写上的性能优点,以及适配磁盘的访问模式,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数据库引擎中了。

不管是哈希还是有序数组,或者 N 叉树,它们都是不断迭代、不断优化的产物或者解决方案。数据库技术发展到今天,跳表、LSM 树等数据结构也被用于引擎设计中,这里我就不再一一展开了。

📚 学习方式:你心里要有个概念,数据库底层存储的核心就是基于这些数据模型的。每碰到一个新数据库,我们需要先关注它的数据模型,这样才能从理论上分析出这个数据库的适用场景

在 MySQL 中,索引是在存储引擎层实现的,所以并没有统一的索引标准,即不同存储引擎的索引的工作方式并不一样。而即使多个存储引擎支持同一种类型的索引,其底层的实现也可能不同。由于 InnoDB 存储引擎在 MySQL 数据库中使用最为广泛,所以下面我就以 InnoDB 为例,和你分析一下其中的索引模型。

🔖 InnoDB 的索引模型

在 InnoDB 中,表都是根据主键顺序以索引的形式存放的,这种**存储方式的表称为索引组织表。**又因为前面我们提到的,InnoDB 使用了 B+ 树索引模型,所以数据都是存储在 B+ 树中的。

📚 每一个索引在 InnoDB 里面对应一棵 B+ 树。

举个🌰

假设,我们有一个主键列为 ID 的表,表中有字段 k,并且在 k 上有索引。这个表的建表语句是:

mysql> create table T(
id int primary key, 
k int not null, 
name varchar(16),
index (k))engine=InnoDB;

表中 R1~R5 的 (ID,k) 值分别为 (100,1)、(200,2)、(300,3)、(500,5) 和 (600,6),两棵树的示例示意图如下。

陈臣 mysql实战 下载 mysql实战45讲下载_mysql_07

📚 从图中不难看出,根据叶子节点的内容,索引类型分为主键索引和非主键索引。

主键索引

主键索引的叶子节点存的是整行数据。在 InnoDB 里,主键索引也被称为聚簇索引(clustered index)。

非主键索引

非主键索引的叶子节点内容是主键的值。在 InnoDB 里,非主键索引也被称为二级索引(secondary index)。

❓ 基于主键索引和普通索引的查询有什么区别

二者之间的区别

1️⃣ 如果语句是 select * from T where ID=500,即主键查询方式,则只需要搜索 ID 这棵 B+ 树

2️⃣ 如果语句是 select * from T where k=5,即普通索引查询方式,则需要先搜索 k 索引树,得到 ID 的值为 500,再到 ID 索引树搜索一次。这个过程称为回表。

📚 小结:也就是说,基于非主键索引的查询需要多扫描一棵索引树。因此,我们在应用中应该尽量使用主键查询。

🔖 索引维护

B+ 树为了维护索引有序性,在插入新值的时候需要做必要的维护。以上面这个图为例,如果插入新的行 ID 值为 700,则只需要在 R5 的记录后面插入一个新记录。如果新插入的 ID 值为 400,就相对麻烦了,需要逻辑上挪动后面的数据,空出位置。

更糟糕的情况就是,如果出现 R5 所在的数据页已经满了的话,根据 B+ 树的算法,这个时候就要需要申请一个新的数据页,然后挪动部分数据过去。这个过程称之为 页 的 分裂。这种情况下性能肯定会受到影响。

页的合并与分裂

1️⃣ 除了性能外,页分裂操作还影响数据页的利用率。原本放在一个页的数据,现在分到两个页中,整体空间利用率降低大约 50%。当然有分裂就有合并。

2️⃣ 当相邻两个页由于删除了数据,利用率很低之后,会将数据页做合并。合并的过程,可以认为是分裂过程的逆过程。

🌰 案例

分析一下哪些场景下应该使用自增主键,而哪些场景下不应该。

# 自增主键是指自增列上定义的主键,在建表语句中一般是这么定义的: 
`id` INT(16) NOT NULL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

插入新记录的时候可以不指定 ID 的值,系统会获取当前 ID 最大值加 1 作为下一条记录的 ID 值。

也就是说,自增主键的插入数据模式,正符合了我们前面提到的递增插入的场景。每次插入一条新记录,都是追加操作,都不涉及到挪动其他记录,也不会触发叶子节点的分裂。

而有业务逻辑的字段做主键,则往往不容易保证有序插入,这样写数据成本相对较高。—— 例如身份证

❓ 比如字符串类型的身份证号业务逻辑字段做主键,还是用自增字段做主键呢

从空间占用角度上来看

由于每个非主键索引的叶子节点上都是主键的值。如果用身份证号做主键,那么每个二级索引的叶子节点占用约 20 个字节,而如果用整型做主键,则只要 4 个字节,如果是长整型(bigint)则是 8 个字节。

📚 小结:

  • 显然,主键长度越小,普通索引的叶子节点就越小,普通索引占用的空间也就越小。
  • 所以,从性能和存储空间方面考量,自增主键往往是更合理的选择。
❓ 有没有什么场景适合用业务字段直接做主键的呢

1️⃣ 只有一个索引;

2️⃣ 该索引必须是唯一索引。

你一定看出来了,这就是典型的 KV 场景。

由于没有其他索引,所以也就不用考虑其他索引的叶子节点大小的问题。

这时候我们就要优先考虑上一段提到的**“尽量使用主键查询”**原则,直接将这个索引设置为主键,可以避免每次查询需要搜索两棵树。

📚 小结

InnoDB 采用的 B+ 树结构,以及为什么 InnoDB 要这么选择。B+ 树能够很好地配合磁盘的读写特性,减少单次查询的磁盘访问次数。

由于 InnoDB 是索引组织表,一般情况下我会建议你创建一个自增主键,这样非主键索引占用的空间最小。但事无绝对,当然也有使用业务逻辑字段做主键的K-V应用场景。

最后,我给你留下一个问题吧。对于上面例子中的 InnoDB 表 T,如果你要重建索引 k,你的两个 SQL 语句可以这么写:

alter table T drop index k;
alter table T add index(k);

如果你要重建主键索引,也可以这么写:

alter table T drop primary key;
alter table T add primary key(id);

❓ 思考题

这两个重建索引的作法,说出你的理解。如果有不合适的,为什么,更好的方法是什么?

1️⃣ 如果删除,新建主键索引,会同时去修改普通索引对应的主键索引,性能消耗比较大。

2️⃣ 删除重建普通索引貌似影响不大,不过要注意在业务低谷期操作,避免影响业务。

📚 本节知识总结


1.索引的作用:提高数据查询效率


2.常见索引模型:哈希表、有序数组、搜索树


3.哈希表:键 - 值(key - value)。


4.哈希思路:把值放在数组里,用一个哈希函数把key换算成一个确定的位置,然后把value放在数组的这个位置


5.哈希冲突的处理办法:链表


6.哈希表适用场景:只有等值查询的场景


7.有序数组:按顺序存储。查询用二分法就可以快速查询,时间复杂度是:O(log(N))


8.有序数组查询效率高,更新效率低


9.有序数组的适用场景:静态存储引擎。


10.二叉搜索树:每个节点的左儿子小于父节点,父节点又小于右儿子


11.二叉搜索树:查询时间复杂度O(log(N)),更新时间复杂度O(log(N))


12.数据库存储大多不适用二叉树,因为树高过高,会适用N叉树


13.InnoDB中的索引模型:B+Tree


14.索引类型:主键索引、非主键索引 主键索引的叶子节点存的是整行的数据(聚簇索引),非主键索引的叶子节点内容是主键的值(二级索引)


15.主键索引和普通索引的区别:主键索引只要搜索ID这个B+Tree即可拿到数据。普通索引先搜索索引拿到主键值,再到主键索引树搜索一次(回表)


16.一个数据页满了,按照B+Tree算法,新增加一个数据页,叫做页分裂,会导致性能下降。空间利用率降低大概50%。当相邻的两个数据页利用率很低的时候会做数据页合并,合并的过程是分裂过程的逆过程。


17.从性能和存储空间方面考量,自增主键往往是更合理的选择。


⭐️ “N叉树”的N值在MySQL中是可以被人工调整的么

1️⃣ 通过改变key值来调整

N叉树中非叶子节点存放的是索引信息,索引包含Key和Point指针。Point指针固定为6个字节,假如Key为10个字节,那么单个索引就是16个字节。如果B+树中页大小为16K,那么一个页就可以存储1024个索引,此时N就等于1024。我们通过改变Key的大小,就可以改变N的值。

2️⃣ 改变页的大小

页越大,一页存放的索引就越多,N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