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上篇--通过对于IM工具的简单调研,认识到不同类型的IM工具的使用场景存在着些许差距,因此也各有各的生存空间。
本人也将工作以来接触的客户按照需求类型进行了如下分类,浅谈一下开源工具在其中的价值,并将开源工具进行对比。也为后续工作梳理一下思路。
1.1 客户类型及需求
1.1.1 对数据安全和隐私要求高的单位
行业类型:金融、医疗、政府、军工、法律等对数据敏感度高的行业。
这些行业通常有严格的合规要求,需要完全掌控数据存储和传输。开源IM可以私有化部署,数据完全由企业自己管理,避免了使用第三方云服务的潜在风险。
1.1.2 中大型企业或技术驱动型单位
行业类型:科技公司、互联网企业、制造业等。
这些企业通常拥有较强的技术团队,能够支持私有化部署和后续的运维。他们更倾向于通过定制化来满足自身需求,开源IM提供了更高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这一点钉钉、飞书等标准化产品可能无法完全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且定制化成本较高。
1.1.3 成本敏感型单位
行业类型:中小企业、创业公司、非营利组织等。
这些企业通常对成本控制较为敏感,开源IM可以避免高昂的订阅费用。
私有化部署虽然初期投入较高,但长期来看可以降低运维成本,尤其是对于用户量较大的企业。但是对于开源IM稳定性打多少折扣的容忍度,各单位亦有所不同。不过,对于成熟商用软件按用户数收费,随着企业规模扩大,成本会显著增加。
1.1.4 需要高度定制化的单位
行业类型:游戏公司、电商平台、物流企业等业务场景复杂的企业。
这些企业通常有独特的业务流程和协作需求,开源IM可以根据业务需求进行深度定制。开源IM的代码可修改性使得企业能够灵活集成现有系统(如ERP、CRM等)。同时,部分开源团队可支持官方的定制化开发工作。对比成熟商用软件难以满足复杂的业务场景需求的尴尬,高度定制化的需求方向是开源工具应当聚焦的主要战场。
1.1.5 技术社区或开发者团队
行业类型:开源社区、技术团队、研发部门等。
这些团队通常对技术有较高的接受度,愿意尝试开源工具。
1.2 开源工具对比
在开源中国和Gitee上搜索IM方向的开源项目,通过有无公司实体支持、是否针对企业客户、系统安全、IM性能等条件筛选下来:
1.2.1 野火IM
项目地址: Gitee
公司支持:北京野火无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企业客户:支持私有化部署,提供企业级功能。
系统安全:支持端到端加密、数据隔离。
IM性能:支持高并发,性能优秀。
商业化支持:提供商业化版本和技术支持服务。
优势:功能全面,支持音视频通话、消息推送等。商业化支持完善,适合中大型企业。
其他:高级功能需要付费。社区版功能有限。
1.2.2 WukongIM
项目地址: 开源中国
公司支持:无明确公司支持。
企业客户:支持私有化部署,适合中小企业。
系统安全:支持基础加密通信。
优势:轻量级,部署简单。开源免费,适合预算有限的企业。开源中唯一去中心化的分布式IM。开源中唯一单机发送并发超10万的IM。开源中唯一内置自研分布式存储的IM。开源中唯一不依赖任何中间件的分布式IM
1.2.3 GoIM
项目地址:开源中国
公司支持:无明确公司支持。
企业客户:支持私有化部署,适合中小企业。
系统安全:支持基础加密通信。
IM性能:性能优秀,支持高并发。
优势:高性能,适合大规模团队。开源免费,适合技术驱动型企业。
1.2.4 TeamTalk
项目地址:开源中国
公司支持:蘑菇街(原维护团队)。
企业客户:支持私有化部署,适合中小企业。
系统安全:支持基础加密通信。
IM性能:适合小规模团队。
优势:功能全面,支持音视频通话、文件共享等。开源免费,适合预算有限的企业。
其他:社区支持有限,更新频率较低。部署和配置较为复杂。
1.2.5 Fiz-EIM
公司实体支持:山东大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地址:Gitee
针对企业客户:开源版本适合开发者和小型团队。
信息安全:支持国密算法。
IM性能:支持高并发,高可用。
支持商业化:开源免费,企业版提供定制化开发。
其他:轻量级,易于集成。支持多种消息类型。支持AI扩展。
1.2.6 OpenIM
公司实体支持:托云信息技术(成都)有限公司。
针对企业客户:支持私有化部署,提供VIP客户收费服务,适合企业办公、社交等场景。
系统安全:代码100%开源,支持私有化部署,数据安全可控。
IM性能:支持亿级用户、千亿级消息,集群部署,高性能。
优势:高性能、高扩展性,支持多端同步。提供专业技术支持,适合企业级应用。
以上信息均来自互联网,如有错漏指出,敬请指正。
1.3 开源工具调研
从IM的功能角度出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目标范围内的产品进行评估,内容的话各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方向 | 内容 |
通讯录 | 指定组织或人员范围;灵活控制组织或人员对其他范围的可见性;管理员可在管理后台管理组织通讯录;API:具有通讯录管理API,通过调用API实现通讯录中组织和人员的增删改查。 |
即时通信(聊天) | 单聊、群聊、群组管理、消息管理;聊天权限管理;集成能力:调用API创建、解散、管理群聊、向群聊发送消息 |
应用集成 | 客户端包含工作台;可设置应用的可见人员范围,对不同的人员范围设置不同的工作台;可以定制聊天窗口中的右键菜单项;API:使用API创建和管理应用 |
客户端和登录 | 客户端支持常见的操作系统;客户端支持信创桌面操作系统;客户端登录是否可集成外部LDAP(或微软AD)认证;客户端是否可集成并跳转至外部认证源进行登录认证;在新设备登录时是否支持短信二次验证 |
安全与管理 | 客户端支持开启水印;手机客户端支持禁止截屏和录屏; |
其他 | 是否支持音、视频会议;支持AI大模型;支持OCR能力; |
逻辑架构 | 是否支持多租户 |
部署架构 | 是否高可用架构 |
适用规模 | 万人/千人/百人 |
开发框架 | 开发语言、开发架构 |
客户案例 | / |
商务模式 | 授权方式,订阅模式 |
简单列举了一下调研的方向和内容后,不禁让我重新审视对于IM工具的思考。
IM不仅仅是一个消息流转的工具,更是一个协作办公的平台。他的发展方向应当是:在信息安全的基础上,无感赋予企业各应用系统消息流转的能力,解决数据、业务、流程运转的堵点,并且,在运用AI大模型之后,让数据、应用找人,真正打破应用系统的孤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