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主要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中学教育,以及多种形式的短期职业技术培训。近几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随着职业教育不 断深入和计算机专业的大量学生毕业进入社会,逐渐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虽然每年中职学校为社会提供大量的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但是现实情况是符合社会需求的 计算机应用方面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仍然短缺。这一现象表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脱节,中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面临巨大的挑战。 而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专业课程设置越来越不适合社会需要。传统的课堂体系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缺乏必要的教学环节对学生进 行能力、技巧和操作方法上的训练。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应进行-定的优化与整合,本文就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设置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课程设置应向宽基础、活模块方向转变
        宽 基础的思想首先产生于办学实践的信息反馈。我国的职业教育刚刚起步时,由于当时职业人才紧缺,于是一些培养目标比较单一的专业兴起很快,但办过一两届之后 就山现了供过于求、无法就业的现象。实践证明,学生的知识面不宽,毕业后就业门路就会受到限制,这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随着科技进步的思想及企业生产组织 形成的现代化,职业综合化已是大势所趋,故产生了与专业覆盖面扩宽相适应的课程设置,专业基础知识面加宽产生了所谓群集课程设置方案。其次,来源于现代社 会意识的强化,认识到作为现代就职人员,除传统的政治、语文、数学、体育等基础知识之外,还应具有各行各业通用的基础知识,如能源、安全、法律、质量、信 息、职业道德、外语、微机等等。总之,目的是让学生获得较宽厚的基础素质,以利于培养综合能力,而在课程编排上,则划分成若干中心,形成多个知识模块,模 块之间能相对和互相组合。
        二、课程设置应与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的现实就业状况紧密联系
        统计数据表 明,职业教育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80%以上)从事计算机销售、技术支持等岗位的工作。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人才链中处于最低端位置,在局域 网维护与管理、多媒体制作、网站管理与维护、软件编程等岗位上工作的职业学校毕业生相对较少,而实际上这些岗位非常需要职业学校毕业生,在这些岗位上职业 学校毕业生具有很大的发挥作用的空间。
因此,在进行课程的设置时,应首先抓住大的,然后兼顾小的,课程的设置上尽量多地向就业面大的方面靠扰; 在平时的教学中,多注重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教育学生不要眼高手低,觉得是基本的能力,就不在乎。要切记,事情都是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虽然是大众的 工作,但如果在能力上比人更胜一筹,就业机会肯定就会增加一分。要让学生平时多练,能做到所谓的"人无我有,人有我精"。
        三、以学生将来从事工作中出现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课程设置
        当前,任务引领式的学习方式已经深入人心,然而不同的学习任务,对职业能力发展的促进程度是不一样的。  
职业教育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工作与学习一体化的、智力与身心的综合发展的过程,其核心专业课程应当是从工作内容中提炼出来的典型工作任务,它包含了"工作"的方方面面,但并不一定是企业真实工作任务的简单再现,而是教师将其按照"教育性"要求进行"修正"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