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我和阿里的薪酬福利专家M同学聊了一下午,M同学做了9年薪酬,和我们吐槽了很多薪酬方面的现象,也道出了少有人关注的薪酬逻辑和常识。

这一次,我又找了一位阿里技术岗位的招聘专家T同学,从他的视角中,我们来看一下金三银四的招聘旺季下,10条求职的黄金规律。

可以说每一条都很有深度。

1.很多时候,HR不要你,不是因为你水平的问题,也不是因为你专业技能的问题。而是HR自己对自己没信心,HR没把握你这样的候选人,会不会踏实地在部门内做事。HR觉得你够聪明,够优秀,但不敢用你,因为他们担心花了很大的精力去培养你,最后你没花心思放在这份工作上,这对HR和用人部门都是很大的打击。

2.薪水高是否意味着一份好工作,答案无疑是否定的。一般情况下,薪水和期待成正比,既然有人给了你更高的经济回馈,那就意味着对你的期待更高。而一个人创造的价值并不完全由自己决定,还依赖于客观的条件,比如团队、客户、同事、客户、周期等。如果你要先享受更大的收益,然后再去创造价值,往往翻车的概率会很大。

3.手里攥着Offer 来谈更高条件的候选人,一般不会被待见。如果单从薪酬上看,永远都有可能比当下更高薪的工作在等着自己,拿着 Offer 来谈条件的候选人往往会被认定稳定性存疑。收入不是不重要,但不应该是决定一个人是否加入一家公司的先决条件。特别是工作数年后还对薪酬非常纠结的话,可能压根就没有对自己和外部环境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4.企业对外招聘的时候,大家都不要太在意招聘广告上的薪酬范围数值,这个数值往往并不是公司实际对这个岗位的定薪标准。确实,薪酬写的越高越能吸引人,但职位工作的内容和挑战,会因为薪资的关系被弱化甚至被忽视。像在阿里,看官网上的招聘,我们不会放出某个职位的薪资范围,销售岗位偶尔例外。

IT行业薪水高,这是众所周知的,所以很多人大学都选择IT相关专业,即使非该专业的人,毕业了也想去一个培训机构镀镀金,进入这一行业。

但是有关这个行业35岁就退休的说法,也一直盛传。

加上这几年不断有各大公司裁员,最著名的就是华为,35岁以上的被剔除的甚多。

但是这都是被媒体放大的数据,真实情况往往不是表面看到的那样残酷。

很多在这方面有能力的人,30岁之前可以频繁跳槽,30岁之后找一个稳定的跟自己投缘的大企业,你为企业带来的价值大于企业给予你的付出,你的职位肯定是稳稳的。而且上升趋势也不错。

一般到了35岁,也就昏倒了技术管理岗,无论是在网易、阿里、华为、滴滴、美团这些大企业,还是一些小的互联网企业,这类人都是中坚力量。

而我们反过来看看被裁掉的35岁以上的人,职位低、收入低、可替代性强,也就是混了10多年了,你还是在最低端的岗位,那么只能被后来年轻人淘汰。

这就是中国的现实,你想踏踏实实当一个纯粹的码农,好像挺难的,不像国外,有的人四五十岁还能当一个底层的纯粹的码农,只专注于写好的代码好的软件。

但是这就是现实,要想不在35岁被退休,那么就在入职时候做好职业规划。

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永远都是IT职业人必备的能力。

最后

对于很多初中级Android工程师而言,想要提升技能,往往是自己摸索成长。而不成体系的学习效果低效漫长且无助。时间久了,付出巨大的时间成本和努力,没有看到应有的效果,会气馁是再正常不过的。

所以学习一定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有一个思路方法,不然不止浪费时间,更可能把未来发展都一起耽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