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完系统后,就要开始配置IP了
远程的终端工具连接系统,方便复制命令,远程连,需要ip通信
NAT网络模式,不受限于所在的网络环境(校园网除外),都能上网,分享的是物理机的网络,
自动获取IP
dhclient
ip add没有网关就不能上网,网关好比路由器,
这个ip是自动获取的ip,当我们一重启的时候,就会发生改变,
要设置成静态ip
- 编辑网卡的配置文件
ls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33 #ifcfg-ens33会不一样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33文件内容

详写
1. 动态获取 IP(DHCP 模式)
TYPE=Ethernet # 网络类型:以太网(Ethernet)
BOOTPROTO=dhcp # IP 分配协议:DHCP(自动获取 IP)
DEFROUTE=yes # 将此接口设为默认路由(出口)
NAME=ens33 # 网卡的逻辑名称(可自定义)
DEVICE=ens33 # 物理网卡设备名称(需与实际一致)
ONBOOT=yes # 开机时自动激活此网卡2. 静态 IP 配置
TYPE=Ethernet # 网络类型:以太网
BOOTPROTO=none /static # IP 分配协议:none 或 static(表示手动配置静态 IP)
DEFROUTE=yes # 将此接口设为默认路由
NAME=ens33 # 网卡逻辑名称
DEVICE=ens33 # 物理设备名称
ONBOOT=yes # 开机自动激活
IPADDR=192.168.1.100 # 静态 IP 地址
NETMASK=255.255.255.0 # 子网掩码(也可用 PREFIX=24 代替)
GATEWAY=192.168.1.1 # 默认网关(通常为路由器 IP)
DNS1=8.8.8.8 # 首选 DNS 服务器(Google DNS)
DNS2=8.8.4.4 # 备用 DNS 服务器
3. 其他常用参数注释
HWADDR=00:11:22:33:44:55 # 强制绑定 MAC 地址(防止网卡名变化)
UUID=12345678-abcd-xxxx-yyyy-abcdef123456 # 网卡唯一标识(一般无需手动修改)
IPV6INIT=no # 禁用 IPv6 支持
NM_CONTROLLED=yes # 是否由 NetworkManager 管理(yes/no)
USERCTL=no # 是否允许非 root 用户控制此接口(yes/no)
PEERDNS=yes # DHCP 时是否覆盖 /etc/resolv.conf 中的 DNS(yes/no)4. 多 IP 绑定(别名)
IPADDR2=192.168.1.101 # 第二个 IP 地址
PREFIX2=24 # 第二个 IP 的子网掩码长度
GATEWAY2=192.168.1.1 # 可选:第二个网关(通常不需要)5. 关键注意事项
- 文件名对应网卡名:
- 如果网卡是
eth0,则文件名为ifcfg-eth0。 - 使用
ip a或nmcli device status查看实际网卡名。
- 修改后生效:
# CentOS 7/RHEL 7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
# CentOS 8+/RHEL 8+
nmcli connection reload
nmcli connection up ens33- 备份原配置:
cp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33{,.bak}完整静态 IP 配置示例(带注释)
TYPE=Ethernet # 以太网接口
BOOTPROTO=none # 静态 IP 配置
DEFROUTE=yes # 默认路由
NAME=ens33 # 连接名称
DEVICE=ens33 # 物理设备名
ONBOOT=yes # 开机启动
IPADDR=192.168.1.100 # 静态 IP
PREFIX=24 # 子网掩码(24 = 255.255.255.0)
GATEWAY=192.168.1.1 # 网关
DNS1=8.8.8.8 # 首选 DNS
DNS2=1.1.1.1 # 备用 DNS
IPV6INIT=no # 禁用 IPv6重启网络服务的命令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servicectrl+l 清屏
设置好了之后,要测试
ping www.baidu.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