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服务器虚拟化出现之前,企业需要处理其数据中心环境中服务器消耗过多资源的问题,处理计算能力未得到充分使用的问题,处理能源费用不断飙升的问题,处理手动流程的问题,以及处理总体效率低下和系统不灵活的问题。

  一、服务器虚拟化的好处

  从基本的服务器整合开始,服务器虚拟化有诸多好处。,可以在单个硬件上将多个应用程序联合起来,从而减少数据中心所需的服务器的总的数量。服务器虚拟化降低了新硬件对资本支出的需求,从而,不用再对这些硬件进行更新,可以重新部署那些突然释放出来的服务器。

  自从服务器虚拟化出现之后,自动化就有了较大进步,用户就可以在几秒时间内把VM运行起来,并且还能通过仅点击几下鼠标来迁移多个工作负载,以便应对业务变化需求。

  服务器虚拟化也能够提供当下基于web的、高连接性业务所需的高可用性、失效备援、可扩展性、敏捷性、高性能和灵活性。服务器虚拟化是支持云计算供应商提供其服务的底层技术。当客户从云服务提供商那里购买了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时,他们就会购买VM,然后再添加完成任务所需的相关存储、管理和安全功能。

  二、服务器虚拟化技术的不同类型

  在服务器虚拟化的世界中,物理服务器被称为主机,它运行着一个主机操作系统。每个VM都是一个客户,会运行一个客户操作系统。客户会彼此隔离开。

  有了基于超管理程序的虚拟化,超级监督程序或虚拟机监控器(VMM)就能处于主机OS和底层硬件层之间,向客户操作系统提供必需的资源。

  半虚拟化和全虚拟化能够在客户操作系统安装进虚拟机之前对它进行修改。这可以提高性能,因为被修改的客户操作系统可以直接与超管理程序进行通讯,从而减少模拟开销。

  借助硬件的虚拟化还试图减少管理程序的开销,但是是通过硬件扩展而不是软件修改来实现的。

  通过使用内核级虚拟化,而不是超管理程序,你就可以运行一个单独的Linux内核版本。这能够使在单个主机上运行多个虚拟机变得十分容易,因为其中的设备驱动程序可以用于主Linux内核和虚拟机之间的通信。

  最后,通过系统级或OS虚拟化,你就可以在操作系统内核的单个实例上运行多个但逻辑上截然不同的环境。在系统级虚拟化中,所有VM都必须共享相同的操作系统副本,而服务器虚拟化能够允许不同的VM拥有不同的操作系统。

  三、服务器虚拟化的未来

  虽然当下容器炙手可热,人们对无服务器计算的兴趣也在不断增长,但现实情况是,服务器虚拟化才是一种坚若磐石的技术,因为它为绝大多数企业应用提供了动力——据一些人估计,虚拟机的饱和率高达90%。

  将平稳地运行在VM上的关键的应用程序移动到容器或无服务器平台上,这是很难进行想象的。异构环境的用户可能仍然会使用VM,因为容器需要在相同的操作系统上运行,并且不能在Linux和Windows之间进行混合。

  但是,对于正在使用最新的DevOps和敏捷方法构建的新应用程序,开发人员现在有了不同的选择。展望未来,开发人员将根据是否在传统的VM、容器或无服务器环境中运行新的工作负载来进行具体的决策。

  在很多情况下,物理服务器上的应用程序没有充费利用硬件提供给他们的处理能力,导致资源浪费。为此,可利用虚拟化技术在同一台物理服务器上虚拟出多台服务器(即虚拟服务器/虚拟机),以充分底层的硬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