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windows服务器中如果你使用mysql数据库是很容易出现表损失这个问题了,特别是重启服务器时没有先停止mysql数据库

在windows服务器中如果你使用mysql数据库是很容易出现表损失这个问题了,特别是重启服务器时没有先停止mysql数据库这样出现几乎很高哦,下面来给各位朋友介绍一下操作步骤。

表损坏的症状

一个损坏的表的典型症状如下:

1 、当在从表中选择数据之时,你得到如下错误:

Incorrect key file for table: '...'. Try to repair it

2 、查询不能在表中找到行或返回不完全的数据。

3 、Error: Table 'p' is marked as crashed and should be repaired 。

4 、打开表失败: Can't open file: ‘×××.MYI' (errno: 145) 。

mysql命令修复数据库表

用”repair table”方式修复

语法:repair table 表名 [选项]

选项如下:

QUICK 用在数据表还没被修改的情况下,速度最快

EXTENDED 试图去恢复每个数据行,会产生一些垃圾数据行,万般无奈的情况下用

USE_FRM 用在.MYI文件丢失或者头部受到破坏的情况下。利用.frm的定义来重建索引

多数情况下,简单得用”repair table tablename”不加选项就可以搞定问题。但是当.MYI文件丢失或者头部受到破坏时,这样的方式不管用,这时索引文件丢失或者其头部遭到了破坏,为了利用相关定义文件来修复,需要用USE_FRM选项。

REPAIR TABLE 用于修复被破坏的表REPAIR TABLE `table_name` 修复表  (只对MyISAM引擎有效)

OPTIMIZE TABLE `table_name` 优化表

其他类型的损坏需要从备份中恢复。

1,REPAIR TABLE SQL statement (mysql服务必须处于运行状态)。

2,命令mysqlcheck (mysql服务可以处于运行状态)。

3,命令myisamchk (必须停掉mysql服务,或者所操作的表处于不活动状态)。

MySQL数据库的修复

找到mysql的安装目录的bin/myisamchk工具,在命令行中输入:myisamchk -c -r ../data/tablename/posts.MYI

然后myisamchk 工具会帮助你恢复数据表的索引。好象也不用重新启动mysql,问题就解决了

例如

检查、优化、并修复所有的数据库用:

# mysqlcheck -A -o -r -p  或者 mysqlcheck.exe -A -o -r -u root -p

修复指定的数据库用

# mysqlcheck -A -o -r Database_NAME -p

phpmyadmin修复表

使用PHPMyAdmin修复Mysql数据库

首先修改phpmyadmin的权限.

chmod 775 phpmyadmin  //打开修改权限,则http://ip/***/phpmyadmin进入数据库管理界面,登录帐号和密码即为数据库建立时的帐号和密码.

chmod 000 phpmyadmin  //修复后务必关闭数据库修改界面

服务器意外重启或者断电、MySQL 不稳定等,都有可能引起数据表损坏。本教程简单讲述如何使用 phpMyAdmin 修复数据表。

1、登录 phpMyAdmin,进入 phpMyAdmin 数据列表页面;

MySQL innodb表损坏 修复mysql表_日志文件

2、选择一个数据表前的方框;

MySQL innodb表损坏 修复mysql表_mysql_02

3、页面下方“选中项”下拉选择“修复表”;

MySQL innodb表损坏 修复mysql表_php 修复mysql数据表_03

如果修复不了我们只有利用备份数据恢复了,如果没有备份数据我们可以尝试用二进制日志进行恢复了。

mysqlbinlog工具的使用,大家可以看MySQL的帮助手册。里面有详细的用,

在这个例子中,重点是--start-position参数和--stop-position参数的使用。

--start-position=N

从二进制日志中第1个位置等于N参量时的事件开始读。

--stop-position=N

从二进制日志中第1个位置等于和大于N参量时的事件起停止读。

OK,现在开始,要启动二进制日志记录,

要先在my.cnf / my.ini文件的mysqld里添加

log-bin=日志名

在这里,偶是的设置是log-bin=liangck

然后再启动mysql服务,因为偶是用windows系统,

所以执行net start mysql命令即可。

然后在一测试数据库里,创建一个表,并添加记录。SQL code

mysql>createtabletest(idintauto_incrementnotnullprimarykey, valint,datavarchar(20)); mysql>insertintotest(val,data)values(10,'liang');

Query OK,1row affected (0.03sec)

mysql>insertintotest(val,data)values(20,'jia');

Query OK,1row affected (0.08sec)

mysql>insertintotest(val,data)values(30,'hui');

Query OK,1row affected (0.03sec)

mysql>flush logs;--产生第二个日志文件Query OK,0rows affected (0.09sec)

mysql>insertintotest(val,data)values(40,'aaa');

Query OK,1row affected (0.05sec)

mysql>insertintotest(val,data)values(50,'bbb');

Query OK,1row affected (0.03sec)

mysql>insertintotest(val,data)values(60,'ccc');

Query OK,1row affected (0.03sec)

mysql>deletefromtestwhereidbetween4and5;--删除记录

Query OK,2rows affected (0.05sec)

mysql>insertintotest(val,data)values(70,'ddd');

Query OK,1row affected (0.03sec)

mysql>flush logs;--产生第三个文件文件

Query OK,0rows affected (0.11sec)

mysql>insertintotest(val,data)values(80,'dddd');

Query OK,1row affected (0.05sec)

mysql>insertintotest(val,data)values(90,'eeee');

Query OK,1row affected (0.03sec)

mysql>droptabletest;--删除表

Query OK,0row affected (0.05sec)

OK,现在测试数据已经建好了,要求是什么呢?

就是将test表的数据全部恢复出来。

先用mysqlbinlog工具将日志文件生成txt文件出来分析。F:\Program Files\MySQL_Data\data\log>

mysqlbinlog liangck.000001 > G:\001.txt

F:\Program Files\MySQL_Data\data\log>

mysqlbinlog liangck.000002 > G:\002.txt

F:\Program Files\MySQL_Data\data\log>

mysqlbinlog liangck.000003 > G:\003.txt

通过这三个命令,可以在G盘下生成3个文件,

里面分别记录了日志文件的内容,

也就是用户操作的步骤。

因为我们需要重做第一个日志文件的所有操作,

所以这里只需要将第一个日志文件全恢复就行了。F:\Program Files\MySQL_Data\data\log>

mysqlbinlog liangck.000001 | mysql -uroot –p

Ok,接着,我们需要分析的是第二个日志文件。为什么要分析它呢,

因为它中途执行了一个操作是DELETE,因为我们要做的是恢复全部数据,

也就是我们不希望去重做这个语句。所以在这里我们要想办法去绕开它。

我们先打开002.txt文件来分析一下。

在这个文件中,我们可以看到DELETE的操作的起始位置是875,终止位置是1008.

那么我们只要重做第二个日志文件的开头到875的操作,然后再从1008到末尾的操作,

我们就可以把数据给恢复回来,而不会DELETE数据。所以执行两个命令:F:Program FilesMySQL_Datadatalog>

mysqlbinlog liangck.000002 --stop-pos=875 | mysql -uroot -p

F:Program FilesMySQL_Datadatalog>

mysqlbinlog liangck.000002 --start-pos=1008 | mysql -uroot -p mytest

OK,现在第二个日志文件的数据了。

第三个日志文件也是同理,只要找到DROP TABLE的位置,就可以了。F:\Program Files\MySQL_Data\data\log>

mysqlbinlog liangck.000003 --stop-pos=574 | mysql -uroot –p

现在我们再查一下数据看看:SQL code

mysql>select*fromtest;
+----+------+-------+
|id|val|data|
+----+------+-------+
|1|10|liang|
|2|20|jia|
|3|30|hui|
|4|40|aaa|
|5|50|bbb|
|6|60|ccc|
|7|70|ddd|
|8|80|dddd|
|9|90|eeee|
+----+------+-------+
9 rows inset(0.00sec)

可以看到,全部数据都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