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函数可以打开一个文件供读取或写入,如果这个函数执行成功,会回传文件对象,这个函数的基本使用格式如下:

file_Obj = open(file [, mode='r' [ , buffering=-1 [ , encoding = None ]]])

常用格式为: file_Obj = open(file, mode='r')

用 [] 括起来的部分为可选参数,即可以使用也可以省略。其中,各个参数所代表的含义如下:

    file_Obj:表示要创建的文件对象,可以自行给予名称,print()函数可以将输出导向此对象,不使用时必须调用 close() 函数手动将打开的文件进行关闭,这样可以避免程序发生不必要的错误。
    file:用字符串列出欲打开的文件名称,该名称要用引号(单引号或双引号都可以)括起来。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要打开的文件和当前执行的代码文件位于同一目录,则直接写文件名即可;否则,此参数需要指定打开文件所在的完整路径。文件路径有两种,相对路径,绝对路径。
    mode:可选参数,用于指定打开文件的模式。可选的打开模式如表 1 所示。如果省略,则默认mode='r', 以只读(r)模式打开文件,使用时如果mode='w'或其他,也可以省略mode=,直接写'w'。也可以同时具有多项模式,例如,'wb'代表以二进制文件打开供写入。
    'b'    (第二个字母)打开二进制文件模式
    't'    (第二个字)打开文本(txt)文件模式,这是默认的
    buffering:可选参数,用于指定对文件做读写操作时,是否使用缓冲区(本节后续会详细介绍)。
    encoding:手动设定打开文件时所使用的编码格式,不同平台的 ecoding 参数值也不同,以 Windows 为例,其默认为 cp936(实际上就是 GBK 编码)。

表1:文件打开模式
模式    意义    注意事项
r    只读模式打开文件,读文件内容的指针会放在文件的开头。    操作的文件必须存在。
rb    以二进制格式、采用只读模式打开文件,读文件内容的指针位于文件的开头,一般用于非文本文件,如图片文件、音频文件等。
r+    打开文件后,既可以从头读取文件内容,也可以从开头向文件中写入新的内容,写入的新内容会覆盖文件中等长度的原有内容。
rb+    以二进制格式、采用读写模式打开文件,读写文件的指针会放在文件的开头,通常针对非文本文件(如音频文件)。
w    以只写模式打开文件,若该文件存在,打开时会清空文件中原有的内容。    若文件存在,会清空其原有内容(覆盖文件);反之,则创建新文件。
wb    以二进制格式、只写模式打开文件,一般用于非文本文件(如音频文件)
w+    打开文件后,会对原有内容进行清空,并对该文件有读写权限。
wb+    以二进制格式、读写模式打开文件,一般用于非文本文件
a    打开文件供写入,在文件已经存在的条件下如果原先文件有内容,新写入的数据将附加在后面;如果文件不存在,则会创建新文件。    
ab    以二进制格式打开文件,并采用追加模式,对文件只有写权限。如果该文件已存在,文件指针位于文件末尾(新写入文件会位于已有内容之后);反之,则创建新文件。    
a+    以读写模式打开文件;如果文件存在,文件指针放在文件的末尾(新写入文件会位于已有内容之后);反之,则创建新文件。    
ab+    以二进制模式打开文件,并采用追加模式,对文件具有读写权限,如果文件存在,则文件指针位于文件的末尾(新写入文件会位于已有内容之后);反之,则创建新文件。    
x    打开一个新的文件供写入,如果所打开的文件已经存在会产生错误    

使用print()函数输出数据到文件

# 将数据输出到文件的实例,其中输出到out1.txt采用'w'模式,输出到out2.txt采用'a'模式
     f1 = open('ou1.txt', mode='w')  # 取代先前数据
     print("Testing for output", file=f1)
     f1.close()
     f2 = open('out2.txt', mode='a')  # 附加数据到后面
     print("Testing for output", file=f2)
     f2.close()

 out1.txt和out2.txt的原始内容均为:

程序运行后:

out1.txt:
Testing for output
out2.txt:
Testing for outpu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