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eneral ---------------
Request URL: 资源的请求地址
Request Method: HTTP方法( GET/POST/HEAD... )
Status Code: 相应状态码 (
200: 成功
300: 资源、信息错误
400: 客户端错误
500: 服务端错误
)
Remote Address: Remote Address代表的是当前HTTP请求的远程地址,即HTTP请求的源地址。
Referrer Policy: 来源协议 (
no-referrer: 任何情况下都不发送referer,
unfafe-url: 任何情况下都显示完整的referer,
origin-when-cross-origin: 跨域时发送origin
)
--------------- Response Headers (响应头部) ---------------
accept-ranges: 表明服务器是否支持指定范围请求及哪种类型的分段请求,例如:Accept-Ranges: bytes
age: 从原始服务器到代理缓存形成的估算时间(以秒计,非负)
cache-control: 指定请求和响应遵循的缓存机制(
no-cache: 不能缓存
......
)
content-length: 响应体的长度
content-type: 显示此HTTP请求提交的内容类型。
date: 消息发送的时间
etag: 请求变量的实体标签的当前值
expires: 响应过期的日期和时间
last-modified: 请求资源的最后修改时间
server: web服务器软件名称
status: 相应状态码
--------------- Respinse Headers ---------------
accept-ranges: WEB服务器表明自己是否接受获取其某个实体的一部分(比如文件的一部分)的请求。bytes:表示接受,none:表示不接受。
age: 当代理服务器用自己缓存的实体去响应请求时,用该头部表明该实体从产生到现在经过多长时间了。
content-length: WEB服务器告诉浏览器自己响应的对象的长度或尺寸,例如:Content-Length: 26012
content-type: WEB 服务器告诉浏览器自己响应的对象的类型。例如:Content-Type:application/xml
etag: 就是一个对象(比如URL)的标志值,就一个对象而言,比如一个html文件,如果被修改了,其Etag也会别修改,所以,ETag的作用跟Last-Modified的作用差不多,主要供WEB服务器判断一个对象是否改变了。比如前一次请求某个html文件时,获得了其 ETag,当这次又请求这个文件时,浏览器就会把先前获得ETag值发送给WEB服务器,然后WEB服务器会把这个ETag跟该文件的当前ETag进行对比,然后就知道这个文件有没有改变了。
expires: WEB服务器表明该实体将在什么时候过期,对于过期了的对象,只有在跟WEB服务器验证了其有效性后,才能用来响应客户请求。是 HTTP/1.0 的头部。例如:Expires:Sat, 23 May 2009 10:02:12 GMT
last-modified: WEB服务器认为对象的最后修改时间,比如文件的最后修改时间,动态页面的最后产生时间等等。例如:Last-Modified:Tue, 06 May 2008 02:42:43 GMT
server: WEB 服务器表明自己是什么软件及版本等信息。例如:Server:Apache/2.0.61 (Un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