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

设计、发明的目的:

1.设计基于可逆逻辑的计算机系统原型;

2.验证可逆原型机的可行性、正确和功能;

3.验证可逆原型机低功耗性能;

4.为低功耗可逆计算的发展提供依据。

基本思路:

1.使用基本可逆逻辑门构建可逆电路;

2.设计可逆全加器,算术逻辑运算单元,程序计数器、时序产生器等逻辑部件。按照可逆逻辑部件构建可逆计算机系统;

3.利用C++语言对系统进行正确性和功能性验证;

4.采用QuartusII对电路进行仿真;

5.通过QuartusII软件和DE2实验电路板,将逻辑部件构成一个8位运算的计算机系统原型写入FPGA上;

6.在Virtuoso环境下,采用PMOS、NMOS并联传输门结构构成Feynman、Toffoli逻辑电路,并构建一位全加器,验证可逆逻辑结构降功耗的效果;

创新点:

1.利用可逆逻辑实现计算机功能部件,与传统的逻辑设计有着根本不同;

2.通过重用信息位,避免因信息位丢失而损失能量。与传统的低功耗电路设计方法有本质不同;

3.传统的可逆逻辑应用于量子计算,本作品把可逆逻辑应用于电子电路

技术关键:

1.Recom-II各个部件(如可逆算术逻辑单元)的可逆设计与实现;

2.系统功能性和正确性的验证;

3.基于FPGA的可逆逻辑部件的实现;

4.可逆电路低功耗运行的验证;

5.可逆原型机的时序控制;

技术指标:

内部数据总线位数:8位

微指令数:21条

可逆门数:1039

功耗降低比分比:90%以上

科学性、先进性

本作品实现的可逆原型计算机完全建立在可逆逻辑设计的基础上,能够完成计算机中央处理单元的基本功能。使用电子电路的方法实现可逆逻辑设计,降低电路的功耗。

实验结果表明:可逆逻辑实现的全加器(FA)比不可逆逻辑的电路能耗降低了94.8%。

目前国内外现有的技术主要实现单个的可逆逻辑器件,还没有设计出整体的可逆计算机系统。

获奖情况及鉴定结果

2009.10, 《基于PNC级联系统》 南通市“天翼杯”本科组编程大赛荣获特等奖。

2010.4,论文《基于可逆函数复杂性的正反控制门可逆网络综合》,发表于《计算机科学》杂志社。

2010.6,论文《Using New Designed NLG Gate for the Realization of Four-bit Reversible Numerical Comparator》

发表于ICENT 2010

2010.7论文《Function Modular design of the DES encryption system based on reversible logic gates》发表于MEDIACOM 2010,IEEE computer society

作品所处阶段

实验室阶段

技术转让方式

作品可展示的形式

模型、图纸、现场演示、图片、样品

使用说明,技术特点和优势,适应范围,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市场分析,经济效益预测

1、技术特点和优势:

① 低能耗:

在计算机进行算术/逻辑运算时,因为信息位的丢失会产生能量的损失,基于可逆逻辑设计思想,可以减少这部分信息位丢失而差生的能量。可逆逻辑实现的全加器(FA)比不可逆逻辑的电路能耗降低了94%。

②易于扩展:

随着计算机硬件的发展,计算机处理的字长会越来越多,本作品目前以8位作为运算单元,从原理上可以扩展到任意字长。

③实现电路代价小:

在设计过程中,最大限度的使用可逆门输出端的信号,从而减少了可逆逻辑门和垃圾输出的个数,使得电路在实现时代价特别小。

2、适应范围:

完成一般计算机的相关功能。

3、应用前景:

可逆计算机系统原型的提出对可逆逻辑应用于电路设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鉴于可逆逻辑在降低功耗上的优越性,在未来的集成电路设计中必将有广泛的应用,随着硬件水平的提高,工艺与材料对可逆逻辑电路的制约也将随之降低,届时,本作品提出的可逆计算机系统原型会在未来计算机的设计中有着极有意义的参考价值。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在过去的30年里,Feynman,Fredkin以及Toffoli等人已提出了很多基本的可逆逻辑门。已有许多学者利用各种综合方法,将这些门以级联的形式构建可逆逻辑门网络,来减少常量输入数及无用输出数。例如:Hafiz Md. Hasan Babu等人设计的全加器(FA)、Masoumeh Shams等人设计的乘法器、Himanshu Thapliyal等人设计的触发器,Frank设计了一种4位可逆运算单元。

目前国外现有的技术主要实现单个的可逆逻辑器件,诸如:全加器,触发器、除法器、比较器等,还没有设计出整体超过8位的可逆计算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