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数据模型:


常用的数据模型主要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


(1)层次模型:用树形结构表示实体类型与实体间的联系。


特点:


每棵树仅有一个无双亲节点,成为根。


树中除根外,所有节点有且仅有一个双亲。



(2)网状模型:用有向图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的联系。



(3) 关系模型 :以二维表来描述数据。


特点:


每个表有多个字段列和记录行,每个字段列有固定的属性(数字、字符、日期等)



关系模型的基本术语:


关系:一个二维表就是一个关系。


元组:就是二维表中的一行,即表中的记录。


属性:就是二维表中的一列,用类型和值表示。


域:每个属性取值的变化范围。



关系模型中的数据约束:


实体完整性约束:约束关系的主键属性值不能为空值。


参照完整性约束:关系之间的基本约束。


用户定义的完整性约束:具体应用中数据的语义要求。



关系型数据库的规范化:


关系数据库中每一个关系都要满足一定的规范,根据满足规范的条件不同,分为5个等级,


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第五范式(5NF)。



一般情况下,把数据规范到第三范式标准即可满足需求:


第一范式:在一个关系中消除重复字段,且各字段都是最小的逻辑存储单位。


第二范式:若关系模型属于第一范式,则关系中每一个非主键关系字段,都完全依赖于主关键字段,不能只部分依赖主关键字的一部分。


第三范式:若关系模型属于第一范式,且关系中所有非主关键字段都只依赖与主关键字段,第三范式要求去掉传递依赖。



关系数据库的设计原则:


(1)数据库内数据文件的数据组织应获得最大限度的共享、最小限度的冗余。消除数据及数据依赖关系中的冗余部分,是依赖与同一个数据模型的数据达到有效的分离。


(2)保证输入、修改数据时数据的一致性与正确性。


(3)保证数据与使用数据的应用程序之间的高度独立性。



实体与关系


实体是指客观存在并相互区别的事物。


实体可以是实际的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或关系。


实体之间有三种关系:


(1)一对一关系:指表A中的一条记录确实在表B中,有且仅有一条厢匹配的记录。


(2)一对多关系:指表A中的行可以在表B中有许多匹配行,但是表B中的行只能在表A中有一个匹配行。


(3)多对多关系:指关系中每个表的行在相关表中具有多个匹配行。


多对多关系的建立是依靠第三个表(称作连接表)实现的,连接表包含相关的两个表的主键列,然后从两个相关表的主键列分别创建与链接表的中匹配列的关系。



光盘\TM\lx\1\常见关系数据库.exe


常见关系型数据库:


Access数据库


SQL Server 2000数据库


SQL Server 2005数据库


SQL Server 2008数据库


Oracle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