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 1 体系结构的形成
  • 2 协议与划分层次
  • 3 具有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


1 体系结构的形成

  • 计算机网络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
  • 相互通信的两个计算机系统必须高度协调工作才行,而这种“协调”是相当复杂的。
  • 分层”可将庞大而复杂的问题,转化为若干较小的局部问题,而这些较小的局部问题就比较易于研究和处理。

  • 1974 年,美国的 IBM 公司宣布了系统网络体系结构SNA (System Network Architecture)。
  • 其他一些公司也相继推出自己公司的具有不同名称的体系结构。由于网络体系结构的不同,不同公司的设备很难互相连通。
  •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提出著名的 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 OSI/RM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简称为 OSI。=
  • 只要遵循 OSI 标准,一个系统就可以和位于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也遵循这同一标准的其他任何系统进行通信。

  • 法律上的 (de jure) 国际标准 OSI 并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
  • 非国际标准 TCP/IP 却获得了最广泛的应用。TCP/IP 常被称为事实上的 (de facto) 国际标准。

体系结构是抽象的,而实现则是具体的,是真正在运行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

2 协议与划分层次

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交换必须遵守事先约定好的规则。

==网络协议:==简称为协议,是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网络协议三个组成要素:

  • 语法: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
  • 语义: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 同步: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协议的两种形式:

  • 使用便于人来阅读和理解的文字描述
  • 使用让计算机能够理解的程序代码

3 具有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

  • OSI 的七层协议体系结构的概念清楚,理论也较完整,但它既复杂又不实用。
  • TCP/IP 是四层体系结构:应用层、运输层、网际层和网络接口层。但最下面的网络接口层并没有具体内容。
  • 因此往往采取折中的办法,即综合 OSI 和 TCP/IP 的优点,采用一种只有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