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眼看这话题的时候,很深层,因为这个东西可以很深奥,在以前阅读的资料就会发现,这个能力,很难,而且,还很稀缺。一个人的进步和提升,很多时候取决于是否会思考,是否有深度思考的能力。在众多书籍中的反馈,这能力其实也并非天生,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

1. 独立思考的时间(离线模式)。

设定每天专属的离线思考时间段。找出自己一天中,大脑表现最好的时间段,然后在这段时间里进行离线思考和工作。所谓离线时间段,举个例子:作家村上春树要求自己每天创作10页,每页写400字。不管外界发生什么事情,他都会雷打不动地把这4000字写完。这个思考写作的时间段就是他的每日“离线时间段”。)

其实,就是固定某一时间段做同一件事,那,我们可以在这个时段进行深度思考。从而形成自己的节奏与周期,做到不受干扰,完全投入到思考中。在我们现在信息时代,拒绝手机,电脑,各种诱惑,让自己沉浸在思考中。

2. 保持专注。

保持专注,自己动脑,形成自己的想法。当我们思维开始游离的时候,能够将注意力重新转向我们思考的目的与问题本身。可尝试借助一些技巧辅助练习。

3. 学习逻辑结构,锻炼自己的思维。

阅读一些深度思考的经典之作,例如:《金字塔原理》。它的出发点是教人如何把文章写得入木三分,但是,本质上,它教给的其实是一套系统、深度的思考方法论。如何清晰、理性、深度地剖析问题、现象。

回顾到此前所写的,真的需要阅读和学习才可以更好地进行实践。精读和研读,让自己有基本的意识,然后总结和提炼成自己的思考体系。然后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在平时生活学习中要学会整理、学会分析问题、以及做事注重条理。

4. 不断输入

不能深度思考的根本原因是见识少、知识积累量不够、视野太窄。知识的来源,包括读书、阅历、以及与人的交流等等。而读书是增长知识最简单、最广泛、最系统的方法。

5. 多维度思考

最经典的故事就是盲人摸象,不同人所认知的观点不同,也很容易片面化。

要想多层次、多角度的思考,需要我们跟自己较劲,不能想到一两层就饶了自己,而要发散思维,想到一两层以后再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把所有的问题都想全了。

6. 写作是整理思路最好的方法

写作,真的可以锻炼一个人的思绪,锻炼逻辑,锻炼思考和整理。

每次写作前,都会想:文章一开始要怎么起头、怎么论述、怎么解释、怎么让论点周详、怎么补足论点的破绽、怎么从读者的角度回头看哪里还有不足?等等问题。
我相信,经过长期的锻炼,一定会有质的提升。

7. 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以前做讲师的时候,也会在此话题进行过分享,因为运维体系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所以,一定要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当需要用到的时候,及时调取相关的信息。

最后结语

想起以前看到关于《三维思考法》的讨论:

一维:看下看中又看上,纵向思考
『看下』:播放量一千的视频比我差在哪里?我有踩和他一样的坑吗?
『看中』:我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要改进?哪里做得还不错,可以继续保持?
『看上』:美食视频里播放量最高(假设是100万)的视频,比我好在哪里?我要达到这种水平或者超过他,可以从哪里下手?

二维:观左观中又观右,横向思考
『观左』:其他类型的视频有可以借鉴的地方吗?比如音乐视频?搞笑视频?特效视频?
『观中』:美食视频在所有类型的视频里,竞争力是怎么样的?如果我转型做其他类型的视频,现有资源有哪些是可以利用的?
『观右』:其他媒体类型有没有可以借鉴的地方?比如文字?比如漫画?或者电影,电视剧?再右一点的话,小品?话剧?

三维:记昨天稳今天追明天,动态思考
『记昨天』:你的美食视频反响一直不错,给你带来了不错的收入,因为你做视频做得早,享受了一波风口红利,而且美食视频受众广,你要感谢自己早期的眼光,并记住这个经验。
『稳今天』:由于你的美食视频制作起来并不难,很快就有很多人跟着做这类视频,你的粉丝被慢慢分流了。你现在得做些什么,才能形成自己的技术壁垒,让别人无法模仿。
『追明天』:短视频红利慢慢消失以后,你是要更新迭代还是转型创新?

打败一家功能机的,不是另一家功能机,而是一家智能机。时代淘汰你的时候,从来不会提前和你打招呼。
一维:对问题进行纵向深挖,全面分析问题的来龙去脉,起源发展应用。
二维:对问题进行横向思考,跳出庐山,也许会有新思路。
三维:为思考加上时间轴,动态看待问题,昨天有效的方案是否还适用于今天?明天寒潮要来了,你是不是还像今天一样穿着短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