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概念上可知,数组属于线性表(逻辑上一一对应关系),数组在物理内存上采用顺序存储结构。当创建一个数组的时候,就必须确定它的大小,系统会在内存中开辟一块连续的空间,用来保存数组。

优点:可根据索引快速的查找元素。

缺点:大小不可变。(确切应该讲,不能往一个放满元素的数组里再添加新的元素) 

ArrayList正是保留了数组可以快速查找的优势,同时,又弥补了数组在创建后,要往数组添加元素的弊端。

其实,要往一个已经放满元素的数组里面再添加一个元素,也是可以实现的,即创建一个比原数组容量大一的新数组,将数组中的元素“搬”到新数组,再将新的元素也放入新数组,最后将新数组赋给原数组即可。(这也是用数组的方式实现ArrayList的基本方法)

int[] oldArray = {1,2,3,4};
int[] newArray = new int[oldArray.length+1];
for(int t =0;t<oldArray.length;t++){
	newArray[t] = oldArray[t];
}/*这里不能直接用newArray=oldArray; 因为这样newArray的大小会变成 跟oldArray一样了。 */  

System.out.println(newArray.length);
newArray[oldArray.length] = 5;

oldArray = newArray;

通过这样的方法,我们可以简单的实现自己的ArrayList。

public class MyArrayList {

	private static Object array[] = new Object[0];
	
	//得到队列的大小
	public int getLength(){
		return array.length;
	}
	//根据索引得到元素
	public Object get(int index){
		return array[index];
	}
	
	public void add(Object obj){
		Object o[] = new Object[(array.length+1)];
		
		for(int t=0;t<array.length;t++){
			o[t]=array[t];
		}
		o[array.length] = obj;
		array = o;
	}
	
	public void add(int index, Object obj){
		Object o[] = new Object[(array.length+1)];
		
		for(int t=0;t<index;t++){
			o[t]=array[t];
		}
		o[index] = obj;
		for(int t=index+1;t<o.length;t++){
			o[t]=array[t-1];
		}
		array = o;
	}
	
	/**
	 * 查找队列中是否存在obj元素
	 * @param obj:要查找的元素对象
	 * @return :返回元素第一次出现的索引位置,若不含该元素则返回-1
	 */
	public int indexOf(Object obj){
		for(int t=0;t<array.length;t++){
			if(array[t].equals(obj)){
				return t;
			}
		}
		return -1;
	}
}

 以上便是自己用数组实现的简单的ArrayList。

这样子,我们不但保留了数组可以根据索引快速查找的优势,同时,还可以随时往里面添加元素,不过添加元素的效率应该还是没有链表的效率高的,因为需要创建一个新的数组,还要进行“搬迁”的工作,实在麻烦。

=============================================

下面请教一下大家怎么称呼ArrayList的? 

一开始学Java的时候,就一直把ArrayList称之为“队列”(也不知道对不对)。

ArrayList,以其称之为队列,倒不如叫做“可增长的数组”好了(个人看法)。

现在反倒觉得不恰当了,因为ArrayList根本也没继承队列Queue接口。而且,list在百度词典上有着“链表,表”的含义,完全没有“队列”这个意思。

同时,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队列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它只允许在表的前端(front)进行删除操作,而在表的后端(rear)进行插入操作。”ArrayList跟队列实在是风马牛不相干呀。

另外,LinkedList则是同时继承了Queue接口跟List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