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个学期对Android的学习,对Android有了一定的认知,从最初的Android小白到慢慢能自己编一些简单的程序,虽然有了一定的操作能力,但是不能完全熟练的运用,在代码的编写过程中,还需要去翻看讲稿,或者百度去查找一个属性的作用,时间长一点总是很容易遗忘以前学过的知识点,对各个方面里面附带的属性不太清楚,每次使用都需要查阅,导致在写作业,编代码的时候消耗的时间较多,时间越长,越没耐心,写着写着就有一种不想写下去的欲望,就感觉很枯燥,学期Android studio还是大概对Android开发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学会了Android studio的基本操作。刚开始接触Android我就对它十分感兴趣,感觉很有意思,想到以后有可能会自己做APP就很不错。
我们从安装做起,我记得我我第一次安装就研究了一个小时左右,后面老师叫我们写博客CSDN教我们卸载,重新安装,只能说我们老师真的很有耐心,教的特别仔细,一步一步的,有配套的教案博客,又是在线上有直播回放,要是课上有不懂的不但可以看回放还可以在群里询问老师,还可以上csdn自己去研究研究,老师还分享了很多资源网站,为自主学习都很有帮助,每周上课前还会提前发博客教案让我们预习,毕竟是没在学校没有教材,老师的博客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帮助。最后还学着老师写了第一个、第二个博客!
在建立第一个Android studio项目时,我还是遇到了一些小问题,但是经过老师耐心仔细的讲解这些问题还是解决了,我以为会像安装Android studio时那样卡住,每当解决一个问题就会冒出一个新的问题,后来我放平了心态,平心静气地去寻找它的原因,百度了各种方法,重新配置等等方法,再后来我知晓了这大概是什么问题。后面还是正常构建出第一个hello world,这几天时间使我对Android studio更加熟悉,为后续的学习开辟道路。
在解决完它的构建问题后,我便全身心投入到了Android学习中去,首先,我花了两天时间熟悉了各类文件的位置,并学习了线性布局和相对布局两种基础的布局,了解到了两种布局的各种属性,像height、width、orientation、below、background等等,对控件布局有了基本认识。在我看来,线性布局便是控件沿着横向或纵向排列,而相对布局则更复杂一点,它以每个控件地相对位置进行布局。
我又学习了TextView、Button和EditText,首先学习了TextView的各种属性,学会了通过singleLine、ellplize、marqueeRepeatLimite、focusable、focusableInTouchMode设置文字的跑马灯效果,学习了如何通过xml文件制作控件的各种背景,通过corner和riple等属性设置按钮的各种效果,通过hint设置背景字体,制作了一个简单的登录界面,可以给按钮加一个简单的监听事件,弹出一个Toast。Botton是因为做第三次作业的时候有这个步骤我就去CSDN上自学了一下,感觉就是新增一个按钮标志其他就和前面有次作业点击换颜色差不多,我感觉Android还是很有趣的。
在学习Android的过程中,最开始的入门,写一些代码的时候,那时候是真的没有心思去学,因为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写网页一样,固定的模式,固定的方法,主要不断的去调试耗费一点时间就能做出来,过程很枯燥,学起来有点无精打采的样子,但是慢慢的接触到数据库的操作代码后,那感觉就不一样了,有了自己的思维能力融入进去,每写一句代码都要经过思考,还要考虑到下面的代码怎么去写,思维活跃起来就没有那种昏昏欲睡的感觉,不过在学习后台的操作代码也不是那么的容易,在学习时经常记不住里面的方法属性,只能记得那种写代码的模板,在刚刚接触的时候,每次写一个监听器都要去翻开老师的授课记录,不过经过多次的运用也能记住了。在后面的学习中又有点懈怠下来了,有时候跟不上老师的讲课进度,只能等下课看看笔记,百度百度,上课的过程中有时候还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导致老师讲过了,自己还没记住,也没能理解到,下去自己操作的时间也逐渐减少,懒惰起来了,总之,自身存在很大的问题。
回想这几个月学习的知识,收获了很多,对手机的一些部分也多了一些了解。刚开始学安卓,我学起来有点困难,对一些基本的都不会,但是慢慢的跟着老师走,通过讲课笔记,跟着上面自己敲一些,每次做出效果时心里十分满足。
还学习了很多东西,比如:
Activity 类是 Android 应用的关键组件,而 Activity 的启动和组合方式则是该平台应用模型的基本组成部分。在编程范式中,应用是通过 main() 方法启动的,而 Android 系统与此不同,它会调用与其生命周期特定阶段相对应的特定回调方法来启动 Activity 实例中的代码。
移动应用体验与桌面体验的不同之处在于,用户与应用的互动并不总是在同一位置开始,而是经常以不确定的方式开始。例如,如果您从主屏幕打开电子邮件应用,可能会看到电子邮件列表,如果您通过社交媒体应用启动电子邮件应用,则可能会直接进入电子邮件应用的邮件撰写界面。
Activity 类的目的就是促进这种范式的实现。当一个应用调用另一个应用时,调用方应用会调用另一个应用中的 Activity,而不是整个应用。通过这种方式,Activity充当了应用与用户互动的入口点。您可以将Activity实现为 Activity类的子类。
Activity 提供窗口供应用在其中绘制界面。此窗口通常会填满屏幕,但也可能比屏幕小,并浮动在其他窗口上面。通常,一个 Activity 实现应用中的一个屏幕。例如,应用中的一个 Activity 实现“偏好设置”屏幕,而另一个 Activity 实现“选择照片”屏幕。
大多数应用包含多个屏幕,这意味着它们包含多个 Activity。通常,应用中的一个 Activity 会被指定为主 Activity,这是用户启动应用时出现的第一个屏幕。然后,每个 Activity 可以启动另一个 Activity,以执行不同的操作。例如,一个简单的电子邮件应用中的主 Activity 可能会提供显示电子邮件收件箱的屏幕。主 Activity 可能会从该屏幕启动其他 Activity,以提供执行写邮件和打开邮件这类任务的屏幕。
虽然应用中的各个 Activity 协同工作形成统一的用户体验,但每个 Activity 与其他 Activity 之间只存在松散的关联,应用内不同 Activity 之间的依赖关系通常很小。事实上,Activity 经常会启动属于其他应用的 Activity。例如,浏览器应用可能会启动社交媒体应用的“分享”Activity。
要在应用中使用 Activity,您必须在应用的清单中注册关于 Activity 的信息,并且必须适当地管理 Activity 的生命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