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亚马逊:
  • 欧美传统零售商:
  • 阿里巴巴:
  • DTC(Direct to Customer)品牌:


亚马逊:


坐拥海量用户数据的亚马逊如今已经占据零售搜索的半壁江山,

而近年来它一直大力扶持Amazon Private Labels,


甚至成立了Amazon Accelerator Program来吸引厂商合作,


共同打造exclusive for Amazon的品牌。

发展 亚马逊利用平台的自身优势,

帮助自有品牌快速地上线测试、获取用户反馈、迭代完善。


在2018年底,亚马逊已经打造了120多款自有品牌,从电子类、食品类、到衣物类,囊括了几乎所有的品类。

竞争 亚马逊作为零售商,

本能地对市场需求和爆款特性有更加多的原始数据和更加准确的预测,


加上亚马逊在流量和营销上对自有品牌的加持,


Amazon private label已经成为品牌商们最有竞争力的对手。


欧美传统零售商:

(Walmart/Costco/CVS)


自有品牌并不是贝索斯的发明创造。

事实上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自有品牌就已经是大型零售商的标准操作了。


它的兴起根源于零售商对市场需求的把握,和对更大利润空间以及议价能力的追求。

CVS CVS作为药品零售的龙头,

非常了解什么样的感冒药在市场上需求最多,


消费者和医生通常在意和比较哪些药品成分,以及什么样的包装和展示能让消费者眼前一亮。因此,当你寻找退烧药的时候,你一定会在知名的退烧药边上发现一个CVS出品的同等药效的药瓶,且价格低不少。除了品牌效应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原因让你购买那 branded but more pricy drug。

Costco Costco利用了类似却更加高明的手法—摸清美国家庭的生活消费需求,然后推出专门服务四口五口之家的自有品牌kirkland,以大包装、高质量、高性价比著称。 机遇 零售商拥抱自有品牌的初衷或许并不是为了造福消费者。但自有品牌却恰巧因着零售商集中掌握数据而成为可能,也因着零售届不断加深的商业竞争而催生了更多样性的和更高性价比的选择。

阿里巴巴:


传统的零售商利用数据来优化生产制造,

互联网平台则利用数据来优化营销和广告投放。

两头布局 阿里巴巴虽仅仅是一个电商平台而非零售商本身,

却偏偏要布局两个阵营,


从头到尾覆盖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时代。

创新 天猫设立了创新中心,

既用平台上的用户数据和洞见来为品牌商出谋划策,


又用平台上的流量帮助品牌商“小步快跑”,


迅速获得消费者反馈并进一步迭代。


而当产品孵化出来上线天猫之后,


阿里巴巴的数据平台将再次大放光彩,


帮助品牌商寻找潜在客户,做线上线下多种渠道的精准营销和投放。

合作 Vivo已经与天猫联合成立了《新机研究所》,

试图借助天猫洞察消费者的能力,开启手机行业C2B的先河。


可口可乐也在2018年双十一推出了天猫专享的定制口味。


阿里巴巴,已经不再满足于做一个单纯的销售平台,


而在逐渐转型为全球潮流时尚的聚集地,甚至是发源地。


DTC(Direct to Customer)品牌:


是指直接面对消费者的营销模式,

它包括任何以终端消费者为目标而进行的传播活动,


它与传统媒体如电视广告等的传播方式相比,


优势主要体现在更接近消费者,更关注消费行为的研究,


更重视消费者生活形态的把握。

依附 阿里巴巴联手大品牌金主玩个性化定位和创意沟通,

亚马逊卯足了劲儿发展标准化的自有品牌,


另外还有一些属于这个时代的非主流声音不得不依附于,


阿里爸爸和亚麻妈妈这样的大平台,


借力于社交网络和自媒体的兴起,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