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Linux的较深度命令

  • Linux目录结构
  • 目录说明
  • cat命令
  • more命令
  • less 命令
  • head命令
  • tail命令
  • wc命令
  • grep命令
  • gzip,bzip2命令—压缩与解压缩
  • tar命令
  • 文本编辑器—vi,vim
  • vi命令
  • 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功能键
  • 删除
  • 复制
  • 替换
  • 恢复上一次操作
  • vi命令列表
  • 命令行模式下
  • vim命令


Linux目录结构

在linux上跑深度学习算法 linux系统深度_命令行

目录说明

  1. /root : 系统管理员root的家目录。
  2. /home: 普通目录存放家目录的目录(root用户外所有用户)
  3. /boot:存放系统内核和启动文件,
  4. /dev:设备文件(如光驱和硬盘)
  5. /etc:配置文件,存放了大部分的系统程序和应用程序配置文件
  6. /bin:存放所有用户可执行的命令,为二进制文件,实际为一个软链接,连接到usr/bin
  7. /sbin:管理员可执行的管理命令,链接到usr/sbin
  8. /usr:应用程序,系统用户工具和程序
  9. /var:存放日志文件等,就是可变化的文件
  10. /tmp 存放的是系统临时文件
  11. /opt:第三方应用程序的安装和存放目录
  12. /mnt:临时挂载储存设备的目录,通过 df -h 查看挂载
  13. /proc:存放系统映射系统信息文件
  14. /media:存放可卸载的媒介挂载点,如U盘和光驱
  15. /lib:存放的是系统程序的动态链接共享库文件

cat命令

在linux上跑深度学习算法 linux系统深度_在linux上跑深度学习算法_02


cat [选项] 文件名 …

  1. cat -n 文件名 对所有输出的行数编号 ,cat -n /etc/sysconfig/network
  2. -b:对空白行不编号
  3. -s:将所有的连续的多个空行替换为一个空行显示

more命令

在linux上跑深度学习算法 linux系统深度_命令行_03

more [选项] 文件名…
使用全屏的方式分页显示文件内容

less 命令

在linux上跑深度学习算法 linux系统深度_linux_04

less [选项] 文件名 …
该命令的扩展功能更多,不会到达最后一行自动退出

head命令

该命令用于查看文件开头的一部分内容,默认为10行

head -n 文件名 … -n表示显示的行数

在linux上跑深度学习算法 linux系统深度_文件名_05

tail命令

用于查看文件结尾的部分内容

-n 查看的行数

-f 跟踪文件尾部内容的动态更新。

在linux上跑深度学习算法 linux系统深度_vim_06

wc命令

wc [选项] 目标文件…

-l :统计行数

-w:统计单词个数

-c:统计字节数

默认情况下同时使用3个选项

在linux上跑深度学习算法 linux系统深度_linux_07

grep命令

  1. grep -i 文件名 查找时不会区分大小写,grep -i “ip*” /etc/sys…/ifcfg-ensw32
  2. grep -v :显示不包括匹配文本的所有行(反向查询匹配)
  3. grep -c:只会输出匹配到的总行数,不显示内容。
  4. grep -n :显示匹配行以及行号
  5. grep -e ::逻辑上的或关系,or
  6. -E:支持扩展正则表达式
  7. -o:精确匹配,

设置查找条件:
“^……”:开头匹配的所有行
“……KaTeX parse error: Expected group after '^' at position 13: ”:结尾匹配的所有行 “^̲”:匹配空行

在linux上跑深度学习算法 linux系统深度_linux_08


在linux上跑深度学习算法 linux系统深度_在linux上跑深度学习算法_09

gzip,bzip2命令—压缩与解压缩

使用红颜色来表示压缩文件,并且压缩文件存在9个级别,1—9,随着数字的增大内核的性能也会减小,压缩文件内存也会越大。

1. 操作过程中不会保留源文件(被压缩或解压的文件)
### 压缩文件,指定级别,为  .gz  后缀,也可以将 gzip 替换为 gunzip
[root@localhost /mnt/CeShi]# gzip -6 a1 
### 解压文件,无需携带后缀:.gz
[root@localhost /mnt/CeShi]# gzip -d a1 
### 压缩文件,指定级别,为  .bz2  后缀  ,可以将 bzip2 替换为 bunzip2
[root@localhost /mnt/CeShi]# bzip2 -6 a1
### 解压缩,必须携带上后缀
[root@localhost /mnt/CeShi]# bzip2 -d a1.bz2

tar命令

制作归档文件,释放归档文件
-j:调用bziq2程序进行压缩或解压。
-z:调用 gzip 程序进行压缩或解压。
-c:创建 .tar 格式的包文件。
-v:输出详细信息。
-f:表示使用归档文件。
-C:在解压时指定释放归档文件的目录。

### 将文件进行归档
[root@localhost /mnt/CeShi]# tar -zcvf aa.tar.gz  ./a1
### 解除文件的归档,
[root@localhost /mnt/CeShi]# tar -zxvf aa.tar.gz -C ./

文本编辑器—vi,vim

作用:创建和修改文件,可以用来维护系统中的各种配置文件

vi命令

vi可以分为三种状态,分别是命令模式(command mode)、插入模式(Insert mode)和底行模式(last line mode),各模式的功能区分如下:

  1. 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
    控制屏幕光标的移动,字符、字或行的删除,移动复制某区段及进入Insert mode下,或者到 last line mode。
  2. 插入模式(Insert mode)
    只有在Insert mode下,才可以做文字输入,按「ESC」键可回到命令行模式。
  3. 底行模式(last line mode)
    将文件保存或退出vi,也可以设置编辑环境,如寻找字符串、列出行号……等。
    不过一般我们在使用时把vi简化成两个模式,就是将底行模式(last line mode)也算入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
: w filename #(输入 「w filename」将文章以指定的文件名filename保存)
: wq #(输入「wq」,存盘并退出vi)
: q! #(输入q!, 不存盘强制退出vi)
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功能键

1). 插入模式
按「i」切换进入插入模式「insert mode」,按"i"进入插入模式后是从光标当前位置开始输入文件;
按「a」进入插入模式后,是从目前光标所在位置的下一个位置开始输入文字;
按「o」进入插入模式后,是插入新的一行,从行首开始输入文字。

2). 从插入模式切换为命令行模式
按「ESC」键。

3). 移动光标
vi可以直接用键盘上的光标来上下左右移动,但正规的vi是用小写英文字母「h」、「j」、「k」、「l」,分别控制光标左、下、上、右移一格。

按「ctrl」+「b」:屏幕往"后"移动一页。

按「ctrl」+「f」:屏幕往"前"移动一页。

按「ctrl」+「u」:屏幕往"后"移动半页。

按「ctrl」+「d」:屏幕往"前"移动半页。

按数字「0」:移到文章的开头。

按「G」:移动到文章的最后。

按「$」:移动到光标所在行的"行尾"。

按「^」:移动到光标所在行的"行首"

按「w」:光标跳到下个字的开头

按「e」:光标跳到下个字的字尾

按「b」:光标回到上个字的开头

按「#l」:光标移到该行的第#个位置,如:5l,56l。
删除
「x」:每按一次,删除光标所在位置的"后面"一个字符。

「#x」:例如,「6x」表示删除光标所在位置的"后面"6个字符。

「X」:大写的X,每按一次,删除光标所在位置的"前面"一个字符。

「#X」:例如,「20X」表示删除光标所在位置的"前面"20个字符。

「dd」:删除光标所在行。

「#dd」:从光标所在行开始删除#行
复制
「yw」:将光标所在之处到字尾的字符复制到缓冲区中。

 「#yw」:复制#个字到缓冲区

 「yy」:复制光标所在行到缓冲区。

 「#yy」:例如,「6yy」表示拷贝从光标所在的该行"往下数"6行文字。

 「p」:将缓冲区内的字符贴到光标所在位置。注意:所有与"y"有关的复制命令都必须与"p"配合才能完成复制与粘贴功能。
替换
「r」:替换光标所在处的字符。

「R」:替换光标所到之处的字符,直到按下「ESC」键为止。
恢复上一次操作
「u」:如果您误执行一个命令,可以马上按下「u」,回到上一个操作。按多次"u"可以执行多次回复。
vi命令列表
h 左移光标一个字符

l 右移光标一个字符

k 光标上移一行

j 光标下移一行

^ 光标移动至行首

0 数字"0",光标移至文章的开头

G 光标移至文章的最后

$ 光标移动至行尾

Ctrl+f 向前翻屏

Ctrl+b 向后翻屏

Ctrl+d 向前翻半屏

Ctrl+u 向后翻半屏

i 在光标位置前插入字符

a 在光标所在位置的后一个字符开始增加

o 插入新的一行,从行首开始输入

ESC 从输入状态退至命令状态

x 删除光标后面的字符

#x 删除光标后的#个字符

X (大写X),删除光标前面的字符

#X 删除光标前面的#个字符

dd 删除光标所在的行

#dd 删除从光标所在行数的#行

yw 复制光标所在位置的一个字

#yw 复制光标所在位置的#个字

yy 复制光标所在位置的一行

#yy 复制从光标所在行数的#行

p 粘贴

u 取消操作

cw 更改光标所在位置的一个字

#cw 更改光标所在位置的#个字
命令行模式下
w filename 储存正在编辑的文件为filename

wq filename 储存正在编辑的文件为filename,并退出vi

q! 放弃所有修改,退出vi

set nu 显示行号

/或? 查找,在/后输入要查找的内容

n 与/或?一起使用,如果查找的内容不是想要找的关键字,按n或向后(与/联用)或向前(与?联用)继续查找,直到找到为止。

vim命令

该命令的功能更加强大,并且可以将不同的文本显示出不同的颜色。

在linux上跑深度学习算法 linux系统深度_在linux上跑深度学习算法_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