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模型的可行方案:

1、与领域专业人员沟通,可通过边提问边回答的方式。

2,挖掘领域中的名词和流程。

3、尝试画图,通过图来走查各种场景。

4、相互学习,共同消除了术语上的 不一致和歧义 ,并对模型进行精化,最终画出类图。

5、简单实现核心的领域模型,屏蔽无关基础设施和界面,进行单元测试和验证需求。

有效建模的要素:

1、模型和实现的绑定。最初的原型虽然简陋,但它在模型与实现之间建立了早期链接,而 且在所有后续的迭代中我们一直在维护该链接。

2、建立了一种基于模型的语言。

3、开发一个蕴含丰富知识的模型。对象具有行为和强制性规则。模型并不仅仅是一种数据模式,它还是解决复杂问题不可或缺的部分。模型包含各种类型的知识。

4、提炼模型。在模型日趋完整的过程中,重要的概念不断被添加到模型中,但同样重要的 是,不再使用的或不重要的概念则从模型中被移除。当一个不需要的概念与一个需要的概念有关 联时,则把重要的概念提取到一个新模型中,其他那些不要的概念就可以丢弃了。

5、头脑风暴和实验。语言和草图,再加上头脑风暴活动,将我们的讨论变成“模型实验室”, 在这些讨论中可以演示、尝试和判断上百种变化。当团队走查场景时,口头表达本身就可以作为 所提议的模型的可行性测试,因为人们听到口头表达后,就能立即分辨出它是表达得清楚、简捷, 还是表达得很笨拙。

正是头脑风暴和大量实验的创造力才使我们找到了一个富含知识的模型并对它进行提炼,在 这个过程中,基于模型的语言提供了很大帮助,而且贯穿整个实现过程中的反馈闭环也对模型起 到了“训练”作用。这种知识消化将团队的知识转化为有价值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