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的基本知识:
数据库DB(DataBase):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系统DBS(DataBase System):DBS包括DB和DBMS,是由数据库及其管理软件组成的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是一种操纵和管理数据库的大型软件,是用于建立、使用和维护数据库。它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以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三级模式:物理模式(内模式),逻辑模式(模式),和子模式(外模式):
物理模式(内模式):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
逻辑模式(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子模式(外模式):是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什么是数据库独立性?
数据的独立性是数据库系统的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数据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和数据结构之间相互独立, 互不影响。在三层模式体系结构中数据独立性是指数据库系统在某一层次模式上的改变不会使它的上一层模式也发生改变的能力。正是三级模式间的两层映像保证了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具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数据独立性包括数据逻辑独立性和数据物理独立性。
三级模式两级映像的含义是什么?
三级模式包括外模式、概念模式、内模式,三级模式能有效地组织、管理数据,提高了数据库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两级映射指的是对象关系映射(ORM)是通过使用描述对象和数据库之间映射的元数据,将面向对象语言程序中的对象自动持久化到关系数据库中。
如何实现两种数据独立性:逻辑数据独立性,物理数据独立性 ?
数据逻辑独立性:是指数据库逻辑结构改变时不用改变应用程序
物理数据独立性:是指数据库物理结构改变时不必修改现有的应用程序
当整个系统要求改变模式时,由DBMS对各个外模式/模式的映像做相应改变,从而保证了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当数据的存储结构改变时,由DBMS对模式/内模式的映像做相应改变,从而保证了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