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管理调整
802.11包含了一些参数,可让工作站节省电力,然而代价是牺牲整体吞吐量或造成工作站延迟。
聆听间隔(listen interval)
所谓聆听间隔是指工作站两次苏醒之间经历多少个Beacon间隔数。较长时间的聆听间隔可让工作站关闭传送器较长时间。关闭电源越久,意味着可以省下更多的电力,因此显著延长了电池的使用。每个工作站都可以设定自己的聆听间隔。
延长聆听间隔有两个缺点。接入点必须为休眠中的工作站暂存帧,因此较长的聆听间隔对接入点而言,意味着必须准备更多的暂存空间(缓冲区)。如果聆听间隔较长的工作站为数甚多,就可能超出基站暂存空间的负荷。其次,增加聆听间隔会延迟帧的传递。如果接入点准备转送数据给到工作站时工作站正处于休眠状态,该帧只要等到工作站苏醒之后再加以传送。苏醒之后,工作站必须从所收到的Beacon帧中,判断接入点上是否有暂存帧,然后送出PS-Poll帧以获取暂存数据。整个暂存与获取过程会增加帧的传送时间。这种情况是否可以接受,完全取决于对流量的需求。就电子邮件之类的异步传输而言,延长聆听间隔不会造成太大的问题;不过对于实时性、时间敏感度要求较高的应用程序(如,证券市场实时信息或voip)而言,就无法接受较长的聆听间隔。延迟时间增加对某些特定的应用程序而言有可能产生问题。数据库应用程序特别容易受到延迟时间的影响。
DTIM周期(Delivery traffic indication map)
DTIM周期仅限基础结构性网络使用,所有与接入点关联的节点均会共享此一参数。这个参数由接入点管理人员设定并且在Beacon中加以广播。所有Beacon帧均包含一个“传输指示映射”(traffic indication map,简称TIM),用以告知工作站是否有暂存帧待传。为个别工作站暂存的单播帧只有在工作站轮询时才会加以传送。这种轮询的方式并不适合组播或者广播帧,因为这样一来必然耗费不少带宽,而且传递组播帧与广播帧要花费一番功夫。基本上,广播与组播帧是在每次DTIM(Delivery TIM)周期过后传送的,而不是使用轮询的方式
改变DTIM与改变聆听间隔有相同的效果(这并不值得惊讶,因为DTIM如同组播与广播帧的聆听间隔)。增加DTIM可让移动式工作站节省更多的电力,不过代价同样时必须耗费接入点更多的暂存空间以及相应时间的延迟。增加DTIM之前,最好确定一下所有应用程序均容许延迟时间的增加以及广播与组播并不是用来同时传递数据给所有工作站。如果应用程序使用广播与组播帧来确保所有工作站同时收到相同数据,增加DTIM反而造成相反效果。
ATIM窗口
在基础结构型网络里,大部分的省的功能是接入点所提供。在独立型(或特设)网络中,部分省电功能则移交给网络接口的驱动程序处理。在特设(ad hoc)网络中,工作站必须随时保持清醒以便传送或者接收Beacon信号,而且在ATIM(Announcement TIM)窗口的持续时间中也必须处于清醒状态。
ATIM窗口是以时间单位(TU)来度量。减少ATIM窗口可以节省较多的电力,因为移动式的工作站所需要的开机时间会因此减少。在两个Beacon间,工作站可以关闭电源,这段期间不必有任何动作。增加ATIM窗口也同时提高了工作站苏醒的几率,如果其他工作站也有帧待传的话。服务质量也会因此而提升,所需的暂存空间也相对较小。
对同步或实时应用而言,减少或者不用ATIM窗口的效果,相当于在基础结构型网络里延长DTIM周期。换句话说,对于要求实时传递数据的应用,这可能会引起问题或者导致不稳定。联机游戏是“对等式”(ad hoc)网络最显著的实时应用,不过“对等式联机游戏”(ad hoc gaming)的网络在调整上通常侧重于低延迟与高吞吐量,而非省电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