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P协议

RIP (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路由协议是一种相对古老,在小型以及同介质网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的一种路由协议。RIP 采用距离向量算法,是一种距离向量协议。RIP在RFC 1058文档中定义。

常见的动态路由协议:RIP 、OSPF、ISIS、EIGRP、BGP。

动态路由协议适用场合:路由器数量较多、网段数量较多、网络结构复杂、网络灵活多变型结构中

根据工作范围的不同,动态路由协议可分为两类:

IGP ( 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内部网关协议),比如RIP, OSPF, IS-IS

EGP ( Exterior Gateway Protocol,外部网关协议),比如BGP ( Border Gateway Protocol )

基于协议算法不同,可以将动态路由协议分成两类:距离矢量路由协议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距离矢量路由协议指的是基于距离矢量的路由协议,RIP是最具代表性的距离矢量路由协议。

“距离矢量”这个概念包含两个关键的信息:“距离”和“方向”,其中“距离”指的是到达目标网络的度量值,而方向指的是到达该目标网络的下一跳设备。

RIP 协议版本:分为三个版本,RIPV1、RIPV2为IPV4服务;RIPNG为IPV6提供服务

工作原理:周期性发送路由信息,传递路由,周期时间默认为30s;

消息数据包:request (请求),response(响应)

消息数据发送目标地址:RIPV1(255.255.255.255),RIPV2(224.0.0.9)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与距离矢量路由协议不同,运行链路状态路由协议的路由器会使用一些特殊的信息描述网络的拓扑结构及IP网段,这些信息被称为链路状态(Link State )信息,所有的路由器都会产生描述自己直连接口状况的链路状态信息。

OSPF协议

OSPF路由协议是用于网际协议(IP)网络的链路状态路由协议。该协议使用链路状态路由算法的内部网关协议(IGP),在单一自治系统(AS)内部工作。适用于IPv4的OSPFv2协议定义于RFC 2328,RFC 5340定义了适用于IPv6的OSPFv3。

OSPF特点

1.OSPF 是一种链路状态型协议

2.OSPF 传递的是 LSA (链路状态通告 6种类型LSA  1 2 3 4 5 7)

3.OSPF 更新方式: 触发更新  +  30分钟的周期更新   

4.OSPF 更新地址:224.0.0.5  224.0.0.6

5.OSPF 支持区域划分

6.OSPF 是一种比较消耗路由器资源的协议

OSPF缺点

1.OSPF协议的配置对于技术水平要求很高,配置比较复杂的。

路由其自身的负载分担能力是很低的。

OSPF 区域:

OSPF支持区域的划分: 1.限制LSA的传播范围       2.减少LSA的数量

OSPF 区域的划分:基于接口(链路)

OSPF 区域的标识: 1.十进制数  2.类似于IP地址 A.B.C.D

区域分类:1、骨干区域(0区域)   2、非骨干区域 (非0区域)

区域设计原则:

1.OSPF网络中必须存在并且唯一的骨干区域(area 0)(单区域可以不为area 0 )

2.若存在非骨干区域,非骨干区域必须与骨干区域直接相连

OSPF协议分组:

依靠五种不同类型的分组来建立邻接关系和交换路由信息,即问候分组、数据库描述分组、链路状态请求分组、链路状态更新分组和链路状态确认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