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
在早期交换机只是个物理设备,没逻辑功能,什么ip地址什么的,交换机不太关心。它和集线器一样 转发数据包,唯一的优点是它不会像集线器那样活在一个大的冲突域里,整天发生交通事故
vlan和网段的区别:网段是一种ip地址分址规范,哪些是私网网段哪些是公网网段,每个网段里有多少个可用地址 网络位是谁广播位是谁。
vlan是一种不受地理限制隔离广播域的技术,相当于逻辑化虚拟化的路由器接口。
一 黑暗时代:
在黑暗时代的时候 还没有vlan的概念 ,交换机就只能转发数据。
什么?你想要多个网段?买路由接口和交换机吧!
路由器可以分隔广播域的,一个接口就是一个vlan。
路由器的每个路由接口下面你再拖交换机吧!!!
(hia hia hia~,远处传来黑心商人的奸笑)
二 萌芽
在这个时代,终于出现了能够支持vlan的交换机了
只支持vlan没有其他的技术,怎么办? 首先在交换机上划好vlan,然后还是要在路由器上装N个路由接口,每一个接口插到交换机不同的vlan中,怎么样?麻烦吧?
不过不用每一个路由器端口后面都拖交换机了 把一个交换机可以划分成多个交换机。节省了一些开支
三 单臂路由与trunk
所谓单臂路由,指的是在一个路由接口上虚拟出多个子接口,每个子接口成为一个vlan的网关。vlan之间可以通过子接×××换数据。这样从物理上看,只需要一个路由器用一根网线拖着一个交换机,因为只用一条网线所以我们叫它单臂。。只有一条胳膊。
这条从路由器连至交换机的网线承载的链路又叫trunk。
使用trunk还可以将多个交换机连接在一起,使一个vlan区域可以跨多个交换机传输
它的工作原理(IEEE802.1Q)是给每一个vlan里的数据包打一个标签。这样在trunk中就可以区分出那个数据包是属于哪个vlan的
现在
由于网络的规模逐渐扩大,应用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客户对网络的稳定性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对此业界提出了层次化的设计,功能模块化。用每台甚至多台设备,去完成一项独立的功能。这样一方面能够对设备做出冗余和热备份 另一方面哪个功能出现了问题就去找对映的设备也利于排错。
有此孕育而生了三层交换机,即不光有二层的交换功能还有三层路由功能。从此路由器能做的事,交换机也能做
四 SVI交换机虚接口
交换机虚接口的意思是 可以在交换机内部虚拟出网关,让局域网内不同的vlan通过该虚拟网关互联。从成本考虑也不需要另外外置路由器了。缺点嘛,交换机本来是一个只需要快速交换快速转发数据的设备,多了路由功能以后,交换机受内置路由器的cpu查询路由表能力的限制。每次需要跨vlan网段传输,交换机都需要查询路由表。
五 一次路由多次交换
交换机采用流掩码,netflow mask 记录了源和目的的ip和端口号
只需要路由一次 就可以多次交换 不需要每次都查询
六 CEF
基于CEF的多层交换 cisco pxpress forwarding(三张表)
FIB表(转发信息数据库)
邻接关系表
流掩码表
不需要路由 直接多次交换
转载于:https://blog.51cto.com/kaien/705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