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gel是2010年Google发表的关于大规模图计算的论文,在内部已经大量部署。对后续的图计算有较深远的影响,包括Spark的GraphX有很多内容也是基于此论文。论文通俗易懂,适合图计算的相关人员阅读。
本文不是原文翻译,但是包含所有重点的内容。查看原论文请访问链接:
https://kowshik.github.io/JPregel/pregel_paper.pdf
1 背景介绍
1.1 为什么开发Pregel
- 为每一种图算法都定制开发一个分布式程序需要非常大的工作。
- 现有的分布式计算平台不能满足图计算的需求。像MapReduce可以处理非常大的数据量,但是处理图计算的性能稍差。
- 用单机版本的图算法限制了能处理的图的规模。
- 现有的并行图计算系统没有容错能力。容错能力对大数据系统非常重要。
Pregel的框架受块同步并行(Bulk Synchronous Parallel)模型的启发。Pregel的计算由一系列的迭代组成,每步迭代叫一个超级步(superstep)。在一个超级步中,框架为每一个顶点并行执行用户的自定义函数。函数有顶点信息V和超级步S信息,可以读取S-1步发送过来的信息,并且可以发送信息给其他顶点,这些信息会在S+ 1步收到。
2 计算模型
在Pregel计算中,输入是一个有向图。每一个顶点都有一个唯一标识,标识的类型是字符串。每一个顶点都包含一个用户定义的,可以修改的对象,代表顶点的值(value)。有向边和边的起始顶点在一起。每个边也有一个用户定义的值,和目的顶点的标识符。
一个典型的Pregel计算过程包括(1)当图被初始化时的图数据输入。(2)一些被全局同步点分割开的超级步,这些超级步执行迭代计算,直到计算结束。(3)计算结束时的结果输出。
计算是否结束是根据每个顶点的投票。在超级步0,每个顶点都是活动状态。活动状态的顶点参加本超级步的计算。一个顶点可以通过投票停止计算来使自己变成不活动状态。在以后的超级步计算中,这个顶点就不在参加计算,除非它收到信息后,又变成活动状态。再次变成活动状态后,需要投票使自己变成不活动状态。整个计算在所有顶点都处于非活动状态时才停止。
我们不用远程读,也不使用共享内存。第一、因为信息传递模式足够了,不需要远程读。我们没有发现哪个图的算法,用信息传递的方式不能满足。第二、在集群环境中,从远程服务器中读取数据有非常大的延迟。我们通过异步的批量传递信息的方式来减少整体延迟。
图计算可以用一系列的MapReduce来计算。因为可用性和性能的原因,我们不选用。Pregel 在整个计算过程中,把顶点和边一直保存在服务器内存中。MapReduce需要在每个MapReduce任务中重新构建顶点和边。这样需要传递更多的数据。
3 计算API
3.1 信息传输
用户需要实现compute()方法,框架会为每个活动的顶点调用compute方法。在此方法内,用户可以用getValue得到此顶点的值,setValue来给顶点重新赋值。
// T: vertex value type
// M: Message type send to target vertex.
class Vertex<V, M> {
public void compute(MessageIterator messages);
public String getVertexID();
public int getCurrentSuperStep();
public T getValue();
public void setValue(T newValue);
public OutEdgeIterator getOutEdgeIterator();
public void sendMessageTo(String descVertex, M messageValue);
}
通常一个顶点会遍历以它为源顶点的边,发送信息给边上的目标顶点。但是在sendMessageTo 信息时,descVertex不一定非的是这个顶点的邻居。
当信息传递的目的顶点不存在时,我们执行用户定义的handler。这个handler可以创建没有的顶点,也可以把起始顶点中,没有目标顶点的边删除。
3.2 Combiners
可以通过Combiners减少发送数据和缓存数据的代价。假设发送的数据是数值型,到达目标顶点后会被加在一起。那么可以把这些值合并成一个值,然后再发送或者保存。Combiner不是必须的,如果实现Combiner,需要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因为不能保证Combiner的调用这些值的顺序。
可以发现在最短路径中,用Combiner后,发送的数据量只有不用Combiner的四分之一。
3.3 Aggregators
Aggregators 用来做全局通信。每个顶点可以在超级步S中提供一个值给Aggregator。系统会把这些值合并计算成一个结果值。这个值会让所有顶点在S+1步看到。Pregel提供了一些内置的Aggregator,如min, max, sum.
Aggregators可以用来做统计。如用sum aggregator,每个顶点都输出它的出度。在S+1步,可以得到图中所有边的个数。
Aggregators可以用来做全局协调。如当aggregator中计算出所有顶点满足一定条件时,在Compute方法里执行另一段逻辑。
定义一个新的Aggregator,需要继承Aggregator类,并且计算要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
默认情况下,Aggregator的值只能在下一个超级步可以看到。用户也可以定义粘(sticky)的Aggregator。粘(sticky)的Aggregator的值可以在所有超级步里得到。如顶点和边的数量可以定义为粘(sticky)的Aggregator.
Aggregator有更高级的用法。如可以用来实现分布式的优先级队列。在超级步中,每个顶点输出minimum距离。合并后的minimum会在下一个超级步被广播到所有的服务器。
3.4 修改图的拓扑结构
一些图算法需要修改图的拓扑。一个聚类算法,可能用一个顶点来代表一个类别。最小生成树算法只保留树的边,其他的边都删除。
在一个超级步中,多个顶点可能发起有冲突的请求。如两个请求增加顶点V,每个请求的值不相同。我们用两种机制:偏序和handlers。
和消息传递一样,修改图的拓扑结构也在请求发出后的下一个超级步生效。在超级步里,先做删除操作。做删除操作时,先删除边,再删除顶点,因为删除顶点隐含了把它所有的出边都删除。删除做完再做增加操作,先增加顶点,再增加边。所有图的修改操作在调用compute()之前, 偏序解决了大部分的冲突问题。
剩余的冲突问题通过用户定义的handlers解决。比如在一个超级步里,有数个创建相同的顶点的请求。默认情况下,系统会随机选一个。用户可以在handler里,接收所有的相同顶点的请求,然后进行处理。增加边和删除边也是同样的道理。为了保持Vertex的代码简单, handlers的定义不和Vertex在一起。
Pregel也支持纯本地修改。如一个顶点增加或者删除以它为源顶点的边。本地计算不会有冲突问题,所以本地修改立即生效。
3.5 输入和输出
存储图的格式有很多种。Pregel为一些常见文件提供了readers和writers。如果不能满足需求,用户可以继承Reader和Writer类,自己实现图的读写程序。
4 实现
Pregel 在Google的集群上运行,文件存储在GFS上或者在BigTable里。
4.1 基础架构
Pregel把图分成若干分区,每个分区有一些顶点和以这些顶点为源顶点的所有边。
仅用顶点的ID来决定该顶点属于哪个分区。默认用hash(ID) mod N的方法,N是分区的数量。用户可以使用自定义的分区策略,如Web图把相同的站点的页面放在同一个分区里,可以减少远程发送的信息量。
在不考虑故障恢复的情况下,Pregel程序的执行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多个用户程序开始在集群上并行执行。其中一个用户程序作为Master的角色。Master不处理任何图数据,仅仅是协调工作。Works负责真正图的计算。
Master决定图有多少个分区,并且决定每个work处理那些分区。一个 work 处理多个分区可以更好的负载均衡,并且会提高性能。每个Work负责维护它负责的这部分图的状态,执行用户的compute方法,并且管理Works之间的消息传递。
在数据加载过程中,Master为每个 work分配一部分用户的输入数据。这部分数据和在超级步里处理的数据没有关系。是从GFS或其他地方分布式加载的数据。依次读取数据,如果数据属于本Work处理,就更新相关数据。如果数据属于其他Work处理,则通过异步批量的方式发送给其他Work。
Master给每个Work发送执行超级步的指令。Work为每个分区分配一个线程。在此线程里,查找活动的顶点,然后调用compute方法,并且提供上个超级步里发送给该顶点的信息。信息是异步发送的,可以平衡计算和发送数据,但是在本超级步结束之前,要把数据都发送完。每个超级步执行后,都向Master汇报还有多少个顶点处于活动状态。
当计算全部结束时,Master可能给每个Worker发送指令,保存结果。
4.2 故障恢复
故障恢复是通过检查点实现的。在一个超级步执行之前,Master给Workers发送指令,来保存他们的分区到持久存储上。包含顶点值,边的值,和顶点的输入信息(上一个超级步输出的)。Master存储Aggregator 信息。
Work的失效通过周期性的心跳来解决。如果Worer超过一定时间没有收到来自Master的心跳信息,Worker就结束自己的进程。如果Master超过一定时间没有收到来自Worker的心跳信息,Master认为该Work失败。
当一个或者多个Worker失效时,分配给这些Wokers的分区信息丢失。Master 从最后的检查点重新分配图分区信息到存活的Workers。假设最后的检查点在S’步,现在执行到S步。S’可能比S早好几个超级步。我们根据平均失败模型来选择执行检查点的频率,平衡执行检查点的代价和恢复的代价。
细力度的恢复正在开发中。在细力度的恢复中,除了基本的检查点外,Workers也保存所有的输出信息到本地磁盘。这些输出信息包括在加载图时向其他Workers输出的信息,和在每个超级步时输出到其他Workers的信息。系统可以重新计算到超级步S’。保存输出信息增加了开销,但是一般服务器上都有足够的磁盘带宽,保证IO不会成为瓶颈。本方法只用计算丢失的分区。
细力度的恢复需要用户程序的输出是确定性的。如果程序中用到了随机化,那么可以用超级步编号和分区作为Key来生成随机数。非确定性的算法可以禁用细粒度的恢复,仅使用基本的基于检查点的恢复。
4.3 Worker的实现
Worker在内存中保存它的这一部分图的数据。数据包含顶点ID到顶点状态的映射。顶点状态包含它的当前值,出边的列表,包含输入信息的队列和确定顶点是否处于活动状态的标识。出边的列表中每个元素包含目的顶点和边的值。当Worker执行超级步时,它依次为每个活动顶点执行compute方法,传递相关信息。
因为性能的原因,活动顶点的标识和输入信息队列分开存储。并且,仅存储一份顶点和边的信息。存储两份活动顶点信息和输入信息队列。一份是给当前超级步用,一份为下一超级步用。如果节点V收到信息,那么V会变成活动的,当前状态可能不是活动的。(注:当前超级步执行时,会收到下一超级步用到的信息。一个超级步执行结束前,信息会发送结束。所以本次超级步执行的时候,本超级步需要的信息已经到达。本次超级步执行的时候,会收到下一超级步需要的信息)。
当compute()请求给其他顶点发送信息时,先判断目标顶点是否是在同一个Worker里。如果是,则直接放到目标顶点的输入信息队列里。如果是远程Worker,则放到一个缓冲区里,如果缓冲区写入的数据达到一定阈值,则异步的写到远程Woker里。
当定义Combiner时,会在放到本地目标顶点的输入信息队列时调用,或者远程Woker接收到这些数据时调用。虽然不能减少网络发送的数据量,但是可以减少内存开销。
4.4 Master的实现
Master主要负责协调Workers的活动。每个Worker在向Master注册时,分配一个唯一的标识。Master维护一个活动的Woker列表。包含Woker的标识,它的地址信息,负责哪一部分图计算信息。Master的数据量和分区的数量相关,和顶点和边的数量无关,所以Master可以为很大的图做协调计算。
大部分Master操作,包括输入,输出,计算,保存检查点,从检查点恢复,都在栅栏(barriers)处结束。Master发送同样的请求到各Worker,并且等待Woker响应。如果Worker失败,Master进入4.2描述的恢复模式。如果栅栏同步成功,Master进入下一个阶段,例如在计算过程中,Master会增加全局超级步编号,并且进入下一超级步。
Master还保存关于计算过程的统计信息,和图的状态信息,如图的大小,顶点的出度分布,活动顶点的数量,最近超级步的运行时间和发送的信息量。为了用户监控,Master运行一个HTTP服务用于显示这些信息。
4.5 Aggregators
Aggregator通过计算汇聚函数,把用户函数输出的值,合并为一个全局的值。每一个Worker有Aggregator实例的集合,Aggregator实例用它的类型名和实例名标识。当Worker在执行一个超级步时,会合并Aggregators的所有数据为一个本地数据。在超级步计算结束时,把本地数据发给Master,然后合并成一个全局数据。Master在下一个超级步开始前,把全局数据发送给所有Worker。
5 应用
5.1 PageRank
以PageRank为例,探讨下Pregel的实现方法。首先,我们实现PageRankVertex类,继承Vertex. 顶点用一个double 来存储当前的PageRank值。因为边不存储数据,边的类型是void。我们设置Graph在超级步0初始化,每个顶点的值是1/NumVertices()。
class PageRankVertex : public Vertex<Double, Void, Double>
public void Compute(MessageIterator msgs) {
if (superstep() >= 1) {
double sum = 0;
for (Message msg : msgs) {
sum += msg.getValue();
}
this.value = 0.15 / getNumOfVertices() + 0.85 * sum;
}
if (superstep() < 30) {
int outSize = getOutEdgerIterator().getSize();
sendMessageToAllNeighbors(this.value / n);
} else {
voteToHalt();
}
}
从超级步1开始,每个顶点把发送过来的值都加到sum里。并且设置临时的PageRank值为0.15 / getNumOfVertices() + 0.85 * sum。到达超级步30后,不再发送信息,并且投票结束。实际运行中,PageRank算法可能会一直计算到收敛。
5.2 最短路径
为了简单明了,我们主要关注单源最短路径,即从一个顶点出发,到所有其他顶点的最短路径。
class ShortestPathVertex extends Vertex<Integer, Integer, Integer> {
public void Compute(MessageIterator msgs) {
int mindist = isSource(this.getVertexID()) ? 0 : Integer.MAX_VALUE;
for (Message msg : msgs) {
mindist = Math.min(mindist, msg.getValue());
}
if (mindist < this.getValue()) {
this.setValue(mindist);
}
OutEdgeIterator iter = this.getOutEdgeIterator();
for (OutEdge outEdge: iter) {
sendMessageTo(outEdge.getTarget(), mindist + outEdge.getValue());
}
voteToHalt();
}
}
class MinIntCombiner extends Combiner<Integer> {
public void Combine(MessageIterator msgs) {
int mindist = Integer.MAX_VALUE;
for (Message msg : msgs) {
mindist = Math.min(mindist, msg.getValue());
}
output("combined_source", mindist);
}
}
在这个程序里,我们把每个顶点的初始距离都是Integer.MAX_VALUE. 在每一超级步,每个顶点先接收从上游邻接顶点发过来的信息。用最小的值更新当前的值,然后更新它的下游邻接顶点。依次类推,此算法会在没有更新时结束。
本算法有一个Combiner来减少Woker之间传输的数据量。
6 实验
我们进行了各种最短路径的测试,这些测试运行在由300台多核通用服务器组成的集群上。我们报告了二叉树的运行时间(研究可扩展的特性),和用不同图大小的对数正态分布的随机图,对数正态分布的随机图的所有边的权重都设置为1。
初始化集群时间、在内存中生成测试图的时间、和验证结果的时间是不包括在度量信息里。因为这些实验都运行相对较短的时间,失败的可能性很低,所以我们禁用检查点。
作为Pregel和计算任务数量之间的可扩展性的一个指示图,图7显示计算由10亿顶点二叉树组成的最短路径的运行时间。Pregel的计算任务的数量从50提高到800,运行时间从174秒减少到17.3秒。用了16倍的计算任务,性能提升差不多10倍。
图7:最短路径--10亿顶点的二叉树:在300台多核服务器上,不同数量的计算任务的运行时间
为了展示Pregel和图大小之间的可扩展性。图8展示了从10亿顶点到500亿顶点等不同大小组成的二叉树的最短路径的运行时间。这些测试固定用800个计算任务,运行在由300台多核服务器组成的集群上。运行时间从17.3秒到702秒显示了低出度图的运行时间和图大小成比例。
图8:最短路径--二叉树:不同图大小,运行800个计算任务,运行在由300台多核服务器组成的集群上
7 相关工作
Pregel是一个分布式的编程框架,关注于为用户提供一个自然的图计算API,并且隐藏分布式的一些细节,如信息传输和故障恢复。在概念上,它和MapReduce很相似,但是提供了更加自然的图API, 对图的迭代计算更高效。Pregel和Sawzall[41]、Pig Latin[40]、Dryad[27, 47]不同,因为Pregel隐藏了数据的分布细节。Pregel还有一点不一样,因为它实现了一个有状态的模型,它用一个长驻进程来实现计算、交换信息、修改本地状态,而不是用一个数据流模型。数据流模型只做基于输入的计算,然后产生输出数据。输出的数据被其他任务接着计算。
8 总结和下一步工作
本论文贡献了一个大规模图计算的模型,并且表示了它的产品特性、扩展性、故障恢复的实现。
基于我们用户的反映,我们认为此模型非常有用并且方便易用。已经部署了数十个Pregel应用程序,更多的正在设计、实现和调优。用户反映一旦转换为“像顶点一样思考”的编程模式,这些API变得直观、灵活、并且易于使用。我们和最初的使用者密切合作,这些最初的使用者会影响API的设计,这一点不奇怪。例如,增加Aggregators来减少一些早期Pregel的一些限制。
Pregel的性能、可扩展性和故障恢复已经可以满足数十亿顶点的图计算。我们正在研究可以扩展到更大规模的图计算技术,像降低模型的同步,避免运行速度快的任务必须在超级步间的同步点经常等待的问题。
当前全部的计算状态保存在内存中。我们已经溢写一些数据到磁盘,并且将继续沿着这个方向进行开发,目的是在未来能使在数T字节的内存没有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大图的计算。
为服务器分配顶点并且最小化服务器之间的信息传输是一个挑战。当拓扑能和信息流对应时,基于拓扑对输入数据进行分区也许足够,但是并不总是这样。我们想设计动态重新分区的机制。
Pregel是为稀疏图设计的,主要是沿着边进行通信。尽管已经非常谨慎的支持高扇出、高扇入的信息流,但是当绝大部分顶点都和其他的大部分顶点进行通信时,性能会下降。一些类似的算法可以用Combiners、Aggregators、或者修改图来编写Pregel友好的算法。当然类似的计算对于任何的高度分布式的计算都困难。
一个比较实际的担心是Pregel正在变为生产环境中基础架构的一部分。我们不能随意的改变API,我们需要考虑兼容性。尽管如此,我们认为我们设计的编程接口足够抽象和灵活,对未来底层系统有较好的适应能力。
9 声明
我们特别感谢Pregel的早期使用者,我们还感谢Pregel的所有使用者对Pregel的反馈和提出的建议。
10 参考文献
[1] Thomas Anderson, Susan Owicki, James Saxe, and Charles Thacker, High-Speed Switch Scheduling for Local-Area Networks. ACM Trans. Comp. Syst. 11(4), 1993, 319-352.
[2] David A. Bader and Kamesh Madduri, Designing multithreaded algorithms for breadth-rst search and st-connectivity on the Cray MTA-2, in Proc. 35th Intl. Conf. on Parallel Processing (ICPP’06), Columbus, OH, August 2006, 523|530.
[3] Luiz Barroso, Jerey Dean, and Urs Hoelzle, Web search for a planet: The Google Cluster Architecture. IEEE Micro 23(2), 2003, 22-28.
[4] Mohsen Bayati, Devavrat Shah, and Mayank Sharma, Maximum Weight Matching via Max Product Belief Propagation. in Proc. IEEE Intl. Symp. on Information Theory, 2005, 1763-1767.
[5] Richard Bellman, On a routing problem. Quarterly of Applied Mathematics 16(1), 1958, 87-90.
[6] Olaf Bonorden, Ben H.H. Juurlink, Ingo von Otte, and Ingo Rieping, The Paderborn University BSP (PUB) Library. Parallel Computing 29(2), 2003, 187{207.
[7] Sergey Brin and Lawrence Page, The Anatomy of a Large-Scale Hypertextual Web Search Engine. in Proc. 7th Intl. Conf. on the World Wide Web, 1998, 107-117.
[8] Albert Chan and Frank Dehne, CGMGRAPH/CGMLIB: Implementing and Testing
CGM Graph Algorithms on PC Clusters and Shared Memory Machines. Intl. J. of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Applications 19(1), 2005, 81-97.
[9] Fay Chang, Jerey Dean, Sanjay Ghemawat, Wilson C. Hsieh, Deborah A. Wallach, Mike Burrows, Tushar Chandra, Andrew Fikes, Robert E. Gruber, Bigtable: A Distributed Storage System for Structured Data. ACM Trans. Comp. Syst. 26(2), Art. 4, 2008.
[10] Boris V. Cherkassky, Andrew V. Goldberg, and Tomasz Radzik, Shortest paths algorithms: Theory and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73, 1996, 129-174.
[11] Jonathan Cohen, Graph Twiddling in a MapReduce World. Comp. in Science & Engineering, July/August 2009, 29-41.
[12] Joseph R. Crobak, Jonathan W. Berry, Kamesh Madduri, and David A. Bader, Advanced Shortest Paths Algorithms on a Massively-Multithreaded Architecture. in Proc. First Workshop on Multithreaded Architectures and Applications, 2007, 1-8.
[13] John T. Daly, A higher order estimate of the optimum checkpoint interval for restart dumps. 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 22, 2006, 303{312.
[14] Jerey Dean and Sanjay Ghemawat, MapReduce: Simplied Data Processing on Large Clusters. in Proc. 6th USENIX Symp. on Operating Syst. Design and
Impl., 2004, 137-150.
[15] Edsger W. Dijkstra, A Note on Two Problems in Connexion with Graphs. Numerische Mathematik 1,1959, 269-271.
[16] Martin Erwig, Inductive Graphs and Functional Graph Algorithms. J. Functional Programming 1(5), 2001, 467-492.
[17] Lester R. Ford, L. R. and Delbert R. Fulkerson, Flowsin Network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2.
[18] Ian Foster and Carl Kesselman (Eds), The Grid 2: Blueprint for a New Computing Infrastructure (2nd edition). Morgan Kaufmann, 2003.
[19] Sanjay Ghemawat, Howard Gobio, and Shun-Tak Leung, The Google File System. in Proc. 19th ACM Symp. on Operating Syst. Principles, 2003, 29-43.
[20] Michael T. Goodrich and Roberto Tamassia, Data Structures and Algorithms in JAVA. (second edition).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2001.
[21] Mark W. Goudreau, Kevin Lang, Satish B. Rao, Torsten Suel, and Thanasis Tsantilas, Portable and Ecient Parallel Computing Using the BSP Model. IEEE Trans. Comp. 48(7), 1999, 670-689.
[22] Douglas Gregor and Andrew Lumsdaine, The Parallel BGL: A Generic Library for Distributed Graph Computations. Proc. of Parallel Object-Oriented Scientic Computing (POOSC), July 2005.
[23] Douglas Gregor and Andrew Lumsdaine, Lifting Sequential Graph Algorithms for Distributed-Memory Parallel Computation. in Proc. 2005 ACM SIGPLAN Conf. on Object-Oriented Prog., Syst., Lang., and Applications (OOPSLA’05), October 2005, 423{437.
[24] Jonathan L. Gross and Jay Yellen, Graph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s. (2nd Edition). Chapman and Hall/CRC, 2005.
[25] Aric A. Hagberg, Daniel A. Schult, and Pieter J.Swart, Exploring network structure, dynamics, and function using NetworkX. in Proc. 7th Python in Science Conf., 2008, 11-15.
[26] Jonathan Hill, Bill McColl, Dan Stefanescu, Mark Goudreau, Kevin Lang, Satish Rao, Torsten Suel, Thanasis Tsantilas, and Rob Bisseling, BSPlib: The
BSP Programming Library. Parallel Computing 24, 1998, 1947-1980.
[27] Michael Isard, Mihai Budiu, Yuan Yu, Andrew Birrell, and Dennis Fetterly, Dryad: Distributed Data-Parallel Programs from Sequential Building Blocks. in Proc. European Conf. on Computer Syst., 2007, 59{72.
[28] Paris C. Kanellakis and Alexander A. Shvartsman, Fault-Tolerant Parallel Computati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7.
[29] Donald E. Knuth, Stanford GraphBase: A Platform for Combinatorial Computing. ACM Press, 1994.
[30] U Kung, Charalampos E. Tsourakakis, and Christos Faloutsos, Pegasus: A Peta-Scale Graph Mining System - Implementation and Observations. Proc. Intl. Conf. Data Mining, 2009, 229-238.
[31] Andrew Lumsdaine, Douglas Gregor, Bruce Hendrickson, and Jonathan W. Berry, Challenges in Parallel Graph Processing. Parallel Processing Letters 17, 2007, 5-20.
[32] Kamesh Madduri, David A. Bader, Jonathan W. Berry, and Joseph R. Crobak, Parallel Shortest Path Algorithms for Solving Large-Scale Graph Instances. DIMACS Implementation Challenge - The Shortest
Path Problem, 2006.
[33] Kamesh Madduri, David Ediger, Karl Jiang, David A. Bader, and Daniel Chavarria-Miranda, A Faster Parallel Algorithm and Efficient Multithreaded Implementation for Evaluating Betweenness Centrality on Massive Datasets, in Proc. 3rd Workshop on
Multithreaded Architectures and Applications (MTAAP’09), Rome, Italy, May 2009.
[34] Grzegorz Malewicz, A Work-Optimal Deterministic Algorithm for the Certied Write-All Problem with a Nontrivial Number of Asynchronous Processors. SIAM J. Comput. 34(4), 2005, 993-1024.
[35] Kurt Mehlhorn and Stefan Naher, The LEDA Platform of Combinatorial and Geometric Comput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