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Max是一个多媒体应用程序的框架标准,由NVIDIA公司和Khronos在2006年推出。
OpenMAX分为3层:
第一层:OpenMax DL(Development Layer,开发层)
第二层:OpenMax IL(Integration Layer,集成层)
第三层:OpenMax AL(Appliction Layer,应用层)
OpenMax IL 处在中间层的位置,OpenMAX IL作为音频,视频和图像编解码器能与多媒体编解码器交互,并以统一的行为支持组件(例如资源和皮肤)。这些编解码器或许是软硬件的混合体,对用户是的底层接口应用于嵌入式或 /和移动设备。它提供了应用程序和媒体框架,透明的。本质上不存在这种标准化的接口,编解码器供应商必须写私有的或者封闭的接口,集成进移动设备。 IL的主要目的是使用特征集合为编解码器提供一个系统抽象,为解决多个不同媒体系统之间轻便性的问题。
OpenMax IL 的目的就是为硬件平台的图形及音视频提供一个抽象层,可以为上层的应用提供一个可跨平台的支撑。这一点对于跨平台的媒体应用来说十分重要。本人也接触过几家高清解码芯片,这些芯片底层的音视频接口虽然功能上大致相同,但是接口设计及用法上各有不同,而且相差很多。你要想让自己开发的媒体应用完美的运行在不同的硬件厂商平台上,就得适应不同芯片的底层解码接口。这个对于应用开发来说十分繁琐。所以就需要类似于OpenMax IL 这种接口规范。应用假如涉及到音视频相关功能时,只需调用这些标准的接口,而不需要关心接口下方硬件相关的实现。假如换了硬件平台时,只需要把接口层与硬件适配好了就行了。上层应用不需要频繁改动。
你可以把OpenMax IL 看作是中间件中的porting层接口,但是现在中间件大部分都是自家定义自己的。
OpenMax 想做的就是定义一个这样的行业标准,这样媒体应用、硬件厂商都遵循这种标准。硬件厂商将OpenMax 与处理器一并提供,上层的多媒体框架想要用到硬件音视频加速功能时,只需遵循openmax的接口就可以扩平台运行。
可喜的,现在越来越多的多媒体框架及多媒体应用正在遵循openmax标准,包括各种知名的媒体开源软件。越来越多的芯片厂商也在遵循openmax的标准。对于现在的音视频编解码来说,分辨率越来越高,需要芯片提供硬件加速功能是个大的趋势。我相信 接口的标准化是一定要走的。
OpenMax IL主要内容如下所示。
组件、端口、隧道化思想和GStreamer 中的 pipeline 十分类似。
Component 实现单一功能、或是 Source、Host、Accelerator和Sink。
Port 是 Component对外的输入输出口。
通过 Tunneled 将单一Component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功能。
OpenMax Core是辅助各个组件运行的部分
Component 的基本模型如上图,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加工车间:
输入端口输入材料
输出端口输出加工完成品
通过handle 来给车间发送指令或者或者状态
将事件及时发送给车间外部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