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 Python 中实现系统发育树
在生物信息学和生态学中,系统发育树(Phylogenetic tree)是一种表示不同生物体之间进化关系的图形。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如何在 Python 中实现一个简单的系统发育树。整个过程可以分成以下步骤:
| 步骤编号 | 步骤名称 | 描述 |
|---|---|---|
| 1 | 环境准备 | 配置 Python 环境及安装库 |
| 2 | 数据准备 | 收集和准备系统发育数据 |
| 3 | 数据处理与计算距离 | 计算物种间的距离矩阵 |
| 4 | 构建树 | 利用距离矩阵构建系统发育树 |
| 5 | 可视化树 | 使用可视化工具展示系统发育树 |
步骤详解
步骤 1: 环境准备
首先,确保您已经安装了 Python 和一些必要的库。我们将使用 scipy 和 ete3 来构建和可视化系统发育树。可以通过以下命令安装这些库:
pip install scipy ete3
步骤 2: 数据准备
在这一阶段,我们需要准备一个包含生物体序列或特征的数据文件。这里我们用一个示例的 CSV 文件 data.csv,假设内容如下:
Species,A,B,C,D
Species1,1,2,3,4
Species2,4,3,2,1
Species3,2,3,4,1
Species4,3,4,2,1
步骤 3: 数据处理与计算距离
我们需要计算各物种之间的距离矩阵。这里使用 scipy 中的 pdist 函数:
import pandas as pd
from scipy.spatial.distance import pdist, squareform
# 读取数据
data = pd.read_csv('data.csv')
# 提取特征数据
features = data.iloc[:, 1:].values
# 计算距离矩阵
distance_matrix = pdist(features, metric='euclidean') # 计算欧氏距离
distance_matrix_square = squareform(distance_matrix) # 转换成方阵形式
# 查看距离矩阵
print(distance_matrix_square)
步骤 4: 构建树
利用 ete3 来构建系统发育树:
from ete3 import Tree
from scipy.cluster.hierarchy import linkage
# 使用层次聚类方法
Z = linkage(distance_matrix, 'average') # 生成树的链接矩阵
# 创建树对象并输出
tree = Tree() # 创建空树
tree.populate(Z)
tree.show() # 可视化系统发育树
步骤 5: 可视化树
在这一阶段,ete3 可以非常方便地展示系统发育树。您可以使用以下代码在 Jupyter Notebook 中显示树形图:
# 直接在 notebook 中显示树
from ete3 import TreeStyle
# 创建树样式对象
ts = TreeStyle()
ts.show_leaf_name = True
# 显示树
tree.render("%%inline", tree_style=ts)
饼状图示意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您也许想同时可视化生物的比例特征。以下是用 Mermaid 语法表示的饼状图:
pie
title 生物特征分布
"特征 A": 35
"特征 B": 25
"特征 C": 20
"特征 D": 20
流程图
这里是整个过程的流程图,帮助您更清楚每个步骤的关系:
flowchart TD
A[环境准备] --> B[数据准备]
B --> C[数据处理与计算距离]
C --> D[构建树]
D --> E[可视化树]
结束语
通过上述步骤,您应该能够在 Python 中实现并可视化一个简单的系统发育树。随着您的经验与技能提升,可以研究更复杂的树构建模型和算法。希望这篇教程对您有所帮助!如您有进一步的问题或需要更多示例,请随时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