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 Java 源码解析
简介
在计算机领域,CMS (Concurrent Mark Sweep) 是一种用于垃圾回收的算法。它是Java虚拟机中的一部分,用于回收不再使用的对象,以释放内存空间。本文将介绍CMS算法的原理,并通过Java代码示例来演示它的实现。
CMS算法原理
CMS算法是一种基于标记-清除(Mark-Sweep)的垃圾回收算法。它的特点是并发执行,即在垃圾回收过程中,程序仍然可以继续运行,减少了停顿时间。下面是CMS算法的主要步骤:
-
初始标记(Initial Marking):遍历根对象,并标记它们以及其直接引用的对象。这个标记过程是暂停程序执行的。
-
并发标记(Concurrent Marking):在应用程序运行的同时,标记所有可达的对象。这个过程会与应用程序并发执行。
-
重新标记(Remark):在应用程序运行的同时,重新标记之前可能被修改的对象。这个过程会与应用程序并发执行。
-
并发清除(Concurrent Sweeping):清除所有未标记的对象,并将内存空间返回给垃圾回收器。
-
并发重置(Concurrent Reset):重置标记位,为下一次垃圾回收做准备。
CMS算法实现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Java代码示例,演示了CMS算法的实现过程:
public class CMSGarbageCollecto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创建一个对象
Object obj1 = new Object();
// 创建一个引用指向该对象
Object obj2 = obj1;
// 将obj1置为null,不再引用该对象
obj1 = null;
// 执行垃圾回收
System.gc();
}
}
在上面的代码示例中,我们首先创建了一个对象 obj1,然后创建了一个引用 obj2 指向该对象。接着,将 obj1 置为null,表示不再引用该对象。最后,我们调用 System.gc() 方法执行垃圾回收。
关于计算相关的数学公式
在CMS算法中,涉及到一些与计算相关的数学公式,如标记-清除阶段的内存占用计算和并发标记的速度控制计算。这些公式可以用来优化垃圾回收算法的性能和效率。
下面是一个示例代码,演示了如何计算内存占用:
public class CMSMemoryUsag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计算可用内存
long availableMemory = Runtime.getRuntime().totalMemory() - Runtime.getRuntime().freeMemory();
// 计算垃圾回收前的内存占用
long beforeGCMemory = Runtime.getRuntime().totalMemory() - Runtime.getRuntime().freeMemory();
// 执行垃圾回收
System.gc();
// 计算垃圾回收后的内存占用
long afterGCMemory = Runtime.getRuntime().totalMemory() - Runtime.getRuntime().freeMemory();
// 计算垃圾回收的内存占用
long gcMemoryUsage = beforeGCMemory - afterGCMemory;
// 打印结果
System.out.println("Available Memory: " + availableMemory);
System.out.println("Memory Before GC: " + beforeGCMemory);
System.out.println("Memory After GC: " + afterGCMemory);
System.out.println("GC Memory Usage: " + gcMemoryUsage);
}
}
上面的代码示例中,我们使用了 Runtime.getRuntime().totalMemory() 方法来获取Java虚拟机的总内存大小,再减去 Runtime.getRuntime().freeMemory() 方法获取的空闲内存大小,得到可用内存大小。然后,我们计算了垃圾回收前后的内存占用,并计算了垃圾回收的内存占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