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小球100米高度下落的Python运行结果

1. 流程图

下面是实现小球100米高度下落的流程图:

graph TD
    A(开始) --> B(输入小球初始高度和弹跳次数)
    B --> C(计算小球每次弹跳后的高度)
    C --> D(判断弹跳次数是否为0)
    D -- 是 --> E(输出小球落地的总路径)
    D -- 否 --> C
    E --> F(结束)

2. 代码实现

下面是实现小球100米高度下落的Python代码:

# 输入小球初始高度和弹跳次数
init_height = 100
bounce_times = 10

# 计算小球每次弹跳后的高度
height = init_height
total_distance = 0
for i in range(bounce_times):
    # 计算每次反弹的高度
    height = height * 0.6
    # 计算每次落地的路径
    total_distance += 2 * height

# 输出小球落地的总路径
print("小球从100米高度下落,经过10次弹跳后总共经过的路径为:", total_distance)

3. 代码注释

下面是对每一段代码的注释说明:

# 输入小球初始高度和弹跳次数
init_height = 100
bounce_times = 10

# 计算小球每次弹跳后的高度
height = init_height
total_distance = 0
for i in range(bounce_times):
    # 计算每次反弹的高度
    height = height * 0.6
    # 计算每次落地的路径
    total_distance += 2 * height

# 输出小球落地的总路径
print("小球从100米高度下落,经过10次弹跳后总共经过的路径为:", total_distance)
  • init_height = 100:设置小球初始高度为100米。
  • bounce_times = 10:设置小球的弹跳次数为10次。
  • height = init_height:将小球的当前高度初始化为初始高度。
  • total_distance = 0:初始化小球落地的总路径为0。
  • for i in range(bounce_times)::循环10次,表示小球的10次弹跳。
  • height = height * 0.6:计算每次弹跳后小球的高度,每次弹跳后高度减少40%。
  • total_distance += 2 * height:计算每次落地的路径,因为每次弹跳都有上升和下降两个路径。
  • print("小球从100米高度下落,经过10次弹跳后总共经过的路径为:", total_distance):输出小球从100米高度下落,经过10次弹跳后总共经过的路径。

4. 整体流程解析

整体流程如下:

  1. 输入小球初始高度和弹跳次数。
  2. 计算小球每次弹跳后的高度。
  3. 判断弹跳次数是否为0。
  4. 如果弹跳次数为0,则输出小球落地的总路径。
  5. 如果弹跳次数不为0,则回到计算小球每次弹跳后的高度。
  6. 结束。

5. 总结

本文介绍了如何实现小球100米高度下落的Python运行结果。通过输入小球初始高度和弹跳次数,我们通过循环计算每次弹跳后的高度和总路径,最终得到小球落地的总路径。这个过程中,我们使用了初始化变量、循环、条件判断和输出结果等基本的编程技巧。希望本文对于初学者理解和掌握Python编程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