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郁相宜





前几天,一个做文化公司的朋友给我打电话致歉。他手头有几本为本地企业定制的DM杂志,我认识他时刚创业,小伙做事靠谱认真,所以一直很支持他,给他介绍过不少圈里的写手。这次他为一个家居卖场订制主题为《红木之美》的DM杂志,也向我的朋友平平约了稿。





"平姐稿子写的太高冷,和客户诉求一点合不上,跟她沟通过,改过一次,但客户还是不满意,最后只能把那篇稿子下了。昨晚遇到她,说要请她吃饭赔罪,她冷冷说最近没时间。郁姐,我是不是真把她得罪了,你再帮我解释解释,我做杂志也有功能性啊。"





我一面宽慰他,一面心里挺难过。其实我太了解平平的心理——我接了你的指定选题,呕心沥血成稿,每个字都是推敲过的,真是增一分不得,少一分逊色。你改稿不说,改完还嫌我"高"?我"高"是因为你没文化!你没文化怪我呀?!





但换个角度说,既然接了这活,一开始就知道立场是为商业服务,甲方不满意就是软文不合格,这样一想,还有什么资格发脾气呢?





这就是赤裸裸的现实。我们心中常常守护着一份只有自己知道的优越感,有时可以用于安慰郁结时的自己,但大多时候,是把自己围在了一个不明所以的骄傲的屏障中。





我们杂志社有个姑娘叫小顾,十年前就从一等高校研究生毕业,那时这份学历含金量很高。应聘来时做记者,没干满一年就转了个岗——因为她真的没文字天赋,情商也一般,采访企业家总被企业委婉退回,采访民生新闻又适应不了艰苦环境。我们这种事业单位没辞退员工的传统,何况她没犯错,最后老总特设一个"内勤"岗位,就是在记者部每天分报纸、打开水、扫卫生,其他时间就见她整天在网上逛淘宝逛论坛。





那时我特不理解她,干的是快退休大妈的事,念了那么多年的书,全身武艺就这么废了?虽然不适合做记者,但不代表在其他行业不能发光发热啊!但她真的就这样干了十年。因为是作为记者被招来,她也按部就班考着各种职称,一点点涨着职位工资。





昨天去办公室拿职称考试的资料,还听她在跟办公室主任唠嗑,"我是正规研究生毕业,还需要考英语吗?不是可以免试吗?"上回大家说想一起去报考心理咨询师,也听她不无骄傲地说:"我是研究生学历,可以直报二级,你们还得从三级慢慢往上考。"





我对她没有厌烦,只觉可惜。不知她总把"研究生"挂在嘴边,是真的为此骄傲,还是在守护那颗脆弱的自尊心?她虽然过着全单位最清闲的日子,但也一直拿着最基本的工资,而且没有升过职……





过年时见了个同学,在帝都做IT。一见面我就吐槽现在纸媒大势已去,你看南都集团几家杂志合并关张,你看新京报的阅读周刊也很少见,你看……





他白了我一眼,"南都微信公号能赚的广告费比你们杂志社还多。你没订阅新京报阅读周刊的微信号吗?不去观察世界的变化,乱哀叹什么。要我说,你们纸媒倒下去,和环境太舒服有关。我在中关村上班,晚上十点时电梯还跟高峰期的地铁一样挤,我们每天多少工作量?你们一周恨不能休三天。你估算一下自己每周的工作量,大概也就值现在的这点工资。"





大概觉得自己过分了,他歇了歇又说:"你呀,别只看贼吃肉,看不见贼挨打!要想过好日子,就得主动改变思维,不要天天躺着感叹。"





所有表面看去毫不费力过上好日子的人,私下里都在呕心沥血为生活的变化苦苦打拼。别再躺在之前的功劳簿上过日子了,这个世界,别人说你牛逼才是真的牛逼,自己每天照镜子夸自己则是傻逼。世界变化太快,真的不会有人停下脚步来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