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空就在听谢涛的《听世界•秦汉》,听到韩信平定齐地后向刘邦申请当齐王的那一段,感觉谢涛的评论实在是太过"以成败论英雄"的双重标准了。

他批韩信野心太大,可之前陈胜派手下韩广去平定赵地后,韩广更是自立为赵王,陈胜听了大怒,但最终被谋士劝止而认可了韩广。这跟刘邦乍一听到也是大怒,但最终被张良、陈平劝止,而索性把韩信申请的"假齐王"直接封为"真齐王",不是如出一辙的历史重演吗?

可谢涛对这两段历史的评论却很不一样,虽然对韩广也没说啥好话,但远远不及对韩信的批评。就因为陈胜最后失败了,而刘邦最后胜利了,就如此成王败寇地批韩信是野心勃勃?

其实我倒觉得韩信正是败在野心不足上。以他当时的实力,大可以自立为王,与刘邦、项羽三分天下,坐收渔人之利。他的谋士劝说他这样做时,举的历史例子都很有说服力,近有陈余、张耳,远有勾践、文种,韩信自己也反驳不了,却就是不接受。只能说明他太有良心,觉得自己能有今天,要拜刘邦重用所赐,因此拉不下面子反了刘邦。

可是既然良心那么大,野心却又不足,那就索性不要去跟刘邦讨要什么齐王嘛。但再怎么看,我还是觉得韩信的最优选择是自立为王,而不是连齐王都不向刘邦讨。

所谓"功高不赏",以韩信与刘邦的关系,远远不如萧何与刘邦,而且萧何还是一介文臣,没啥造反能耐,留在关中给刘邦筹措军队粮草时间长了,刘邦都对他放心不下,不停地派使者前去,名为问候实为监视,可想而知刘邦不是可以与韩信共富贵之人。

这也不是刘邦人品有问题,而是他自身能力不足,只是很会用人。到不再需要军事人才的和平年代,卸磨杀驴是必然的选择,否则他自己的皇位就坐不稳了。

类似的双重标准也出现在对项羽的评价上。谢涛批项羽小气吝啬,封王都封给外人,跟着自己出生入死的英布、龙且等人,反而啥都没有。

但正因为是外人,才需要通过封王这样给好处来拉拢的。创业阶段自己人确实不宜封赏太高,一来是"裂土封王"那样的可赏之物太稀缺,不够分,只能优先用于拉拢外人;二来是天下还没完全平定,就给予太高的赏赐,会让手下没了奔头。像英布一封了九江王就不再听项羽的指挥,是很明显的教训。

反观刘邦也是一样的,樊哙这些最早跟着他的老臣子、最铁杆的自己人,也跟龙且一样没得到封王的赏赐。为啥谢涛就视而不见,不说刘邦对自己人吝啬小气呢?

韩信平定赵地,向刘邦申请将张耳封为赵王,刘邦欣然接受;怎么对韩信平定齐地后申请自己做齐王,就如此怒不可遏呢?其实还是刘邦视张耳为外人,所以不介意用封王来拉拢住他;视韩信还算是自己人(虽然没萧何等那么铁杆),才觉得他在这要命的节骨眼上,对自己行此形同勒索之为,如此勃然大怒。

其实龙且那么积极主动地打韩信,不听谋士的正确建议,也是怀着想自己当齐王的心思。可以预计,如果潍水之战不是韩信赢了,而是龙且赢了,上演的将会是,龙且凭此军功去要胁项羽封他为齐王。

韩信的谋士说得很对,自立齐王不仅仅是富贵之道,更是安全之选。韩信没听从谋士,就跟龙且没听从谋士一样,这才是他犯下的可怕错误。他到底是因为太有良心,还是因为虽然打仗厉害但情商太Low,而当不了政治家呢?动机无从验证,但客观效果都一样,韩信就是当不了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