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拟合预测ARIMA模型
ARIMA,全称为自回归综合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是一种用于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的统计模型。它结合了自回归(AR)模型、差分(I)模型和移动平均(MA)模型的特性,适用于具有一定的线性趋势和季节性的时间序列数据。
本文将介绍使用Python拟合和预测ARIMA模型的步骤,并提供相应的代码示例。
ARIMA模型简介
ARIMA模型是由三个参数组成的: p、d 和 q。
- p 是自回归(AR)项的阶数,表示观察值与过去 p 个观察值之间的依赖关系。
- d 是差分项的阶数,用于将非平稳时间序列转化为平稳序列。如果数据已经是平稳的,可以将 d 设置为 0。
- q 是移动平均(MA)项的阶数,表示观察值与过去 q 个预测误差之间的依赖关系。
ARIMA模型的一般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数据预处理:检查时间序列数据是否平稳,如果不平稳,则进行差分处理。
- 模型拟合:根据经验和模型选择准则,选择合适的 ARIMA(p, d, q) 参数。
- 模型诊断:利用残差进行模型诊断,检查模型是否符合预期。
- 模型预测:根据已有的数据进行模型预测。
数据预处理
在使用ARIMA模型之前,需要首先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预处理。一般来说,ARIMA模型要求时间序列数据是平稳的,即数据的均值和方差在不同时间段上保持不变。
平稳性检验
平稳性检验是判断时间序列数据是否平稳的一种常用方法。常见的平稳性检验方法包括ADF检验(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和KPSS检验(Kwiatkowski-Phillips-Schmidt-Shin Test)。
以ADF检验为例,可以使用Python中的statsmodels库进行平稳性检验。下面是一个示例代码:
import pandas as pd
from statsmodels.tsa.stattools import adfuller
def test_stationarity(data):
# 滚动统计量
rolmean = data.rolling(window=12).mean()
rolstd = data.rolling(window=12).std()
# 绘制滚动统计量曲线
plt.plot(data, color='blue', label='Original')
plt.plot(rolmean, color='red', label='Rolling Mean')
plt.plot(rolstd, color='black', label='Rolling Std')
plt.legend(loc='best')
plt.title('Rolling Mean & Standard Deviation')
plt.show()
# 进行ADF检验
result = adfuller(data)
print('ADF Statistic:', result[0])
print('p-value:', result[1])
print('Critical Values:')
for key, value in result[4].items():
print('\t%s: %.3f' % (key, value))
# 读取数据
data = pd.read_csv('data.csv', parse_dates=['date'], index_col='date')
# 平稳性检验
test_stationarity(data)
在上述代码中,我们首先定义了一个test_stationarity函数,该函数通过滚动统计量绘制了原始数据、滚动均值和滚动标准差的曲线,并使用adf函数进行ADF检验。
差分处理
如果时间序列数据不平稳,我们可以使用差分处理将其转化为平稳序列。差分处理是指将时间序列数据的当前值与前一个值之间的差作为新的序列。
具体实现如下:
# 一阶差分
diff1 = data.diff(1).dropna()
# 平稳性检验
test_stationarity(diff1)
上述代码中,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