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窦红梅 截至2012年12月底,全市共登记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累计达到146.4万户,其中企业数量达到77.3万户,个体工商户为69.1万户,北京的企业数量首次超越了个体工商户。 “个转企”一年达到6400户 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都是经营者,而经营者是经济发展的“细胞”,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细胞,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经济发展的质量。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分析,投资规模有限、创新能力不足、抗风险程度差、签约履行信用低、融资难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个体工商户,这些先天不足的条件是制约个体户发展的瓶颈。本市曾经有六成以上经营者为个体工商户,与首都经济发展质量不相匹配。 在工商部门政策引导下,2012年全年本市“个体转企业”达到6400户,使北京企业数量首次高于个体工商户,企业总数在全市经营者中占比达到了52.8%,个体工商户数量下降为47.2%。与此同时,去年本市大型企业、企业集团数量也出现了明显增长,本市经营者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速度加快。 “我们挣钱的机会多了” “个体户在谈生意的时候,总是底气不足,对方觉得你的信誉度不高,所以比较难达成协议。而转制为企业后,信用、品质、服务有一个大提升。特别是个体融资有许多实际困难,转成企业后,在获得贷款方面也要容易得多。换句话说,我们挣钱的机会就多了。”完成“个转企”后,北京宏丰禾商贸有限公司会计乔丽娜说。 一早赶到工商局咨询如何“个转企”的钱先生说:“转为企业后,公司就可以自行开具增值税发票了。相比同行的个体户,一些企业会更愿意和我合作。”钱先生表示,过去几年,每每想扩大规模,与超市合作供应产品,他都因无法出具增值税发票被拒。转型成为企业,也比个体户更能吸引和留住人才,无疑将增强市场竞争力。 政策引导个体工商户升级 “对‘个转企’,本着自愿的原则,我们主要是引导和鼓励。”据工商人员介绍,为进一步促进个体工商户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2011年北京市工商局公布了《个体工商户转变为企业组织形式登记办法》,个体工商户可以自愿申请转型升级为3种企业形式,方便其扩大经营规模,原名称字号仍可保留。 对诚信守法经营、无违法违规记录的个体经营者,满足一定条件后,可以根据自身经营的需求申请变更为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三种企业形式。昌平工商登记科科长陈锡博介绍,企业转制原来只限于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而目前,个体工商户能直接转变为公司制企业,打破了所有制的成分界限。 |
北京企业数首超个体户 |
更多个体工商户实现转型升级 |
|
2012年北京市市场主体发展情况分析
2012年,在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宏观调控影响持续释放等因素作用下,我市市场主体发展速度放缓,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积极现象:一是市场主体结构趋于优化,时隔12年后,企业数量于今年首次超过个体户;二是重点产业、重点企业保持较好发展势头,金融业仍保持着较高增速,外资企业发展好于全国水平,企业集团稳定增长,中关村示范区的科技企业集聚效应继续增强。
一、市场主体稳步发展,结构更加优化
2012年,全市新设市场主体170709户,其中企业98689户,个体工商户71469户。截至2012年12月底,全市市场主体存量为146.44万户,其中企业76.78万户,同比增长8.01%;个体工商户69.11万户,同比下降9.39%。
近几年来,通过严格准入审查程序、严把个体验照关口、推进个体向企业升级等多项措施,个体工商户增速减缓,退出市场速度加快。2012年,个体户新设7.1万户,退出超过14万户,个体户绝对数量下降近10%。自2000年以来,企业存续数量首超个体工商户,企业占市场主体的比重从2011年的48.24%上升至2012年的52.63%。新设市场主体中,企业比重从52.67%上升至58.00%
二、外商投资企业发展势头明显好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2年全市新设外资企业2829户,北京外资企业保持了较好发展水平。截至2012年底,全市外商投资企业26535户,同比增长3.36%。受重大项目落地带动,外资资本大幅增长。2012年新设外资企业注册资本总计超过50亿美元,同比增长23.72%,主要原因是多家注册资本达亿元人民币以上的企业进入,其中注册资本金在1亿元人民币(含)至5亿元区间的外资企业共计35户,在5亿元(含)至10亿元区间的10户,在10亿元(含)至20亿元区间的4户,20亿元(含)以上的5户。
三、内资企业中重点产业、重点企业保持了较好发展势头
2012年,北京市重点产业保持较好发展势头,金融业、现代服务业、文化及相关产业持续增长,重点产业新设企业增速虽出现小幅减缓,但发展情况好于全市平均水平。企业集团、股份公司、投资性企业、基金等重点企业发展迅速。中关村示范区的科技聚集效应明显。
1、金融类[1]企业持续增长。
2012年 ,全市新设金融类企业532户。截至2012年底,全市金融类企业达7151户,同比增长7.44%.
2、基金类[2]企业发展迅速。
2012年,新成立基金类企业256户,同比增长31.28%。截至2012年底,全市共有基金类企业635户(含分支机构73户),同比增长67.55%。
从2012年基金企业发展数据来看,京、津、沪三地中,北京是新设立基金类企业唯一继续保持增长的城市。
3、投资类[3]企业稳定增长。
2012年全市新开业投资类企业5568户,同比增长14.05%。截至2012年底,全市共有投资类企业2.37万户,同比增长30.94%;其中共有创业投资、风险投资企业622户,同比增长21.25%。
4、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总体呈上升趋势。
2012年,新设立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17979户。截至2012年底,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为13.65万户,占企业总数的17.78%,同比增长10.51%。
5、战略性新兴产业主体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引擎作用凸显。
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总计达13286户,占全市企业总量的1.8%,同比增长8.2%;注册资本3842亿元,占全市注册资本总量的8.8%,同比增长25.3%。从产业领域看,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主要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物、新能源四大领域,企业数量合计12885户,占战略性新兴企业总量的97%。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企业数量及资本增幅均居首位,成为拉动科技创新战略实施的主要引擎。
6、企业集团、股份公司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2012年全市新成立企业集团122户,新成立股份有限公司177户。截至2012年12月底,全市共有集团公司885家,同比增长15.99%,全市共有股份有限公司1726户(其中上市公司181户),同比增长10.01%。
7、中关村示范区企业发展势头良好。
示范区(一区十园)2012年新增企业2.82万户,各园区实有企业总数为20.41万户,同比增长15.77%,高于我市一般企业累计增长8.01%的增幅。园区市场主体中,科技企业实有9.43万户,同比增长了23.92%,远高于全市9.72%的增长水平。超过52%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落户在园区。示范区对于科技企业、创新企业的吸纳能力不断增强,产业聚集效应明显。
四、股权出质登记量大幅增长,缓解了企业融资困难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股权出质登记办法》得到全面落实,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融资方式,拓宽了融资渠道。截至2012年底,全市累计办理股权出质登记8151件,同比增长47.21%,股权出质额1940.73亿元,同比增长59.85%,债权担保金额8462.83亿元,同比增长77.76%。
2012年全年,全市共办理股权出质登记2580件,同比增长10.16%,出质股权数额717.56亿元,同比增长39.55%,债权担保金额3658.17亿元,同比增长119.73%。股权出质登记件数、股权出质数额以及债权担保金额均大幅增长,我市股权出质融资得到较大发展。
[1]本报告金融类包括国家标准行业中的金融行业,以及担保企业,此外,还包含北京市金融局提供的金融法人企业名单中的全部非金融行业企业以及这些法人企业的分公司和分支机构。含中央在京金融企业。
[2]基金类企业是企业名称中含有“基金”字样,并且行业类型属于“投资与资产管理”、“基金管理服务”、“金融信托与管理服务”类型的开业企业。
[3]投资类企业是企业名称中含有“投资”字样,并且行业类型属于“投资与资产管理”类型的开业企业。
国家工商总局日前发布2012年全国市场主体发展总体情况。2012年,全国市场主体健康发展,内资企业稳步增长,外商投资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农民专业合作社持续高速发展,个体工商户首次突破4000万户。
国家工商总局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全国实有企业1366.6万户(含分支机构),其中私营企业1085.72万户,外商投资企业44.06万户。素有“居民就业蓄水池”之称的个体工商户首次突破4000万户,达4059.27万户。
就个体工商户发展情况来看,中、西部地区发展较快,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率均超过10%。其中,中部地区实有1278.83万户,西部地区实有844.83万户,两者相加占全国个体工商户总户数的52.31%。从产业分布来看,个体工商户主要还是集中在第三产业,占全国个体工商户总户数的90.29%。
数据分析显示,尽管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一直在持续,但个体工商户受危机冲击并不明显。2008年以来的5年,个体工商户实有户数分别为2917.33万户、3197.37万户、3452.89万户、3756.47万户、4059.27万户,呈逐年上升趋势。个体工商户资金数额也在迅速增加,截至2012年年底,全国个体工商户资金数额达到1.9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19%。
北京市工商局前不久公布的《北京市市场主体发展情况分析(2012年年报)》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全市市场主体存量为146.44万户,其中企业76.78万户,同比增长8.01%;个体工商户69.11万户,同比下降9.39%。2012年退出北京市场的个体工商户超过14万户。这是自2000年以来,北京市场企业数量首次超过个体户,也意味着北京经营者结构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这一数据再一次引发了人们对个体户发展前景的关注。个体户曾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今天个体户群体似乎已风光不再,渐成市场的弱势群体。
由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主持编创的2006年《民营经济蓝皮书》显示,过去5年,中国个体工商户注册户数由2571万户下降至2464万户,减少了107万户,年均降幅为0.8%。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发布的一组数字显示:1999年全国有个体工商户3160万户,到2006年6月底下降为2505.7万户,平均每年减少87万户。之后,个体户数量出现缓慢回升,但总体生存处境不容乐观。
个体户的“没落”既有管理方面的因素,也有大环境因素。1999年工商部门实行垂直管理以后,个体工商户管理费被纳入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收入预算中,充当自身经费。这导致了一些工商部门热衷于收费,偏离了维护公正市场秩序的工作重心,给个体户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2008年国家取消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但有的部门依然变相收取不合理费用。
一些地方政府“过度”管理的同时,在创业服务方面却存在相当程度的缺位。根据1983年发布的《关于个体工商业户管理费收支的暂行规定》,个体户管理费应当用于个体劳动者协会各项经费开支和各种个体工商业服务。而实际上,当小型创业者需要融资或法律帮助时,却难以从中借力。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周天勇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个体私营经济能从银行贷到的短期贷款,只相当于国有和集体经济的2.3%。无法扩大规模的个体户只能以人力车、街头摊或小店铺的形势,在夹缝中求生存,但一些地方政府在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个体户又成为被驱逐、整顿或拆迁的主要对象之一。
除了不太宽松的政策环境,个体户还面临着经济形态变革带来的冲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经济形态开始兴盛。大超市、大商场和电子购物的兴起,也使得人们的消费习惯发生变化。由于自身本小利薄、抗风险能力弱,个体户被这些较大的经济和商业形态挤到了边缘地带。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符平在《我国个体户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一文中指出,尽管由于大资本的排挤,个体经济面临一些挑战,但特色个体业和一些传统个体服务业仍是不可取代的。当下人们消费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个体户的存在对于完善城市服务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周天勇指出,个体经济对于解决就业压力有重大意义,个体私营经济解决了70%以上的新增城镇就业、70%以上的城镇再就业和80%以上的进城务工农民就业。
国家工商总局个体私营经济监管司副处长张道阳指出,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有大量底层农民要从做摊贩开始进城谋生,并通过个体经营最终融入城市。因此,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关注和保障个体户的利益还关系到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
基于个体经济的重要意义,我国出台了多项政策法规扶持和促进个体户发展。2011年11月1日国务院颁布新《个体工商户条例》,放宽了个体户的经营主体、经营范围、注册资金,并进一步明确了对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扶持、服务措施。同样在2011年,国家提高了营业税起征点,惠及很多个体户。
周天勇表示,创建良好的创业环境,目前最急需的是放宽政策。首先,清理对创业不利的行政管制体制,改变行政监管的重复、交叉、多层执法状况,杜绝个别机构和公务员为了部门和个体利益恶意执法的现象;其次,应改革目前执法部门利用公权谋取机构利益的体制,清理和废除对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的各种收费和罚款;第三是轻税薄赋,对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实行低税收制度,适当降低增值税和所得税税率。
符平认为,广大农村和西部的个体经济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他建议,在农村,对从事能促进农业生产力水平和技术提高的行业的个体大户,要给予优惠,保护、鼓励并支持其发展。西部一些地方政府应制定出完善、科学的个体经济发展计划,大力引导个体经济的发展,并以此带动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农村的城镇化以及城镇的城市化。
中新社北京7月22日电 (记者 刘长忠)记者22日从中国国家工商总局获悉,北京、天津市场主体平稳较快发展。截至6月底,北京市市场主体存量为149.02万户,同比增长2.23%;天津市实有各类市场主体49.35万户,注册资本(金)29774.50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7.32%、6.99%。
自去年5月份北京市企业数量首超个体工商户以来,企业、个体工商户户数差距继续拉大,市场主体结构持续优化。目前,企业占市场主体总量的53.67%,全市有7400余户个体工商户升级为企业,个转企政策的扶持效果逐步显现。
统计显示,北京市新设外资企业注册资本总额达31.40亿美元,同比增长14.74%,新设外资企业户均注册资本规模达到290.46万美元,同比增长50.62%。
股权质押成为企业重要融资渠道。截至6月底,北京市工商部门累计办理股权出质登记8834件,同比增长45.97%,股权出质额2079.81亿元,同比增长56.31%。
上半年,天津外资企业增资额大,新注册外资企业359户,注册资本12.47亿美元,外资企业增资情况明显好于上年同期,实际使用外资额增加。140家外资企业的增资额达23.76亿美元,同比增长124.36%。
数据显示,上半年,天津市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政策,以创业带动就业,上半年全市注册个体工商户26746户,同比增长2.51%,申报资金25.97亿元,同比增长25.96%;上半年新增从业人员5.5万人,全市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达46.8万人。
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上半年中国市场主体发展报告显示,上半年,中国市场主体平稳健康发展,企业实有户数持续增长。截至2013年6月底,中国实有企业1408.31万户。(完)
北京市市场主体发展情况报告
(2007年)
//z 2013-09-10 18:10:27 IS2120@BG57IV3 T3816440305.K.F3707232185[T11,L127,R4,V124]
目 录
一、2007年北京市市场主体工商登记注册情况……………………………………………3
(一)内资企业的登记注册情况…………………………………………………………3
1.内资企业中的公司制企业增长迅猛,第三产业增势大……………………………3
2.内资企业的注册资本(金):公司制企业占比超八成,第一产业增幅最大……3
3.内资企业分行业情况: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及批发和零售业
两大行业门类均超十一万户,合计占比过半…………………………………… 4
4.内资企业分区县情况:海淀、朝阳两区户数占比超四成,四个功能区中首
都功能核心区及生态涵养发展区呈下降走势…………………………………… 5
(二)私营企业的登记注册情况…………………………………………………………6
1.私营企业中的全部为自然人出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占比最大,第三产业
占比在八成六以上………………………………………………………………… 6
2.私营企业的注册资本:有限责任公司占比在九成八以上,第三产业占比在
八成六以上………………………………………………………………………… 7
3.私营企业分行业情况: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及批发和零售业
合计占比超五成…………………………………………………………………… 7
4.私营企业分区县情况:海淀、朝阳两区户数占比过四成……………………… 7
(三)个体工商户的登记注册情况…………………………………………………… 8
1.个体工商户户数及从业人数增速上农村增势大于城镇,总体比重上城镇大
于农村,第三产业占比超九成,第一产业有大幅增长……………………………8
2.个体工商户的注册资金:第三产业占比过八成,第一产业占比提高2.09个
百分点………………………………………………………………………………10
3.个体工商户分行业情况:批发和零售业超六成…………………………………10
4.个体工商户分区县情况:丰台、朝阳户数过十一万……………………………10
(四)外资企业的登记注册情况………………………………………………………11
1.外资企业独资化趋势明显,第三产业增势较大…………………………………11
2.外资企业的投资总额及注册资本逐年增加………………………………………13
3.外资企业分行业情况:制造业户数最多,但占比呈下降态势,科学研究、技
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占比呈增长态势…………………………………………… 14
4.外资企业分区县情况:朝阳、海淀合计占比超五成,朝阳超过海淀…………14
5.外资投资来源地情况:亚资超五成,港资占亚资数近五成……………………16
二、北京与其他直辖市市场主体登记数据的比较………………………………………18
(一)北京内资企业户数多………………………………………………………………18
(二)北京私营企业增速较大,但户均资本较低………………………………………18
(三)北京个体工商户增速最大,但户均资本很低,户均从业人数很有限…………18
(四)北京外资企业户均资本规模较低………………………………………………… 18
三、北京市市场主体工商登记的产业、区域汇总情况分析……………………………20
(一)三大产业汇总情况分析:第三产业户数占比最大,三大产业个私经济都发
展迅猛……………………………………………………………………………… 20
(二)四大城市功能区域汇总情况分析:首都功能核心区各类市场主体占比一成
以上,城市功能拓展区五成左右,城市发展新区二成左右,生态涵养发展
区一成左右………………………………………………………………………… 25
附表………………………………………………………………………………………… 26
本报告根据北京工商经济信息中心统计的《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统计月报》及《各直辖市工商登记业务主要数据情况表》(2007年第三季度报)等有关数据,从北京市市场主体户数、注册资本(金)、行业、区域发展状况,进行纵向与横向的比较分析,以从某种程度上反映2007年北京经济发展的状况。
一、2007年北京市市场主体工商登记注册情况
(一)内资企业的登记注册情况
1.内资企业中的公司制企业增长迅猛,第三产业增势大
2007年年末,北京市登记注册的内资企业累计实有474049户,比2006年同期453787户增长了4.47%。公司的户数呈逐年递增态势;而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则呈逐年下降态势。2007年年末,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分别比2006年同期减少9.63%、12.49%;公司制企业总户数391651户占内资总户数的82.62%,比2006年同期362391户增长了8.07%。相对数上,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占内资企业的比重逐年减少;公司占比则逐年上升,如图1-1A所示。
图1-1A 内资企业累计户数情况对比图
产业类型上,第三产业增势大。2007年年末,第三产业为414214户,比2006年同期394102户增长了5.10%,如图1-1B所示。相对数上,第三产业的占比两年来都在85%以上,且呈逐年增长态势;而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户数的占比的基本态势是逐年下降。
2.内资企业的注册资本(金):公司制企业占比超八成,第一产业增幅最大
2007年年末,北京市登记注册的内资企业的注册资本(金)累计16676.37亿元,比2006年同期17452.68亿元减少了4.45%。2007年年末,国有企业的注册资本(金)1236.46亿元比2006年同期1214.05亿元增加了1.85%,集体企业的注册资本(金)296.84亿元比2006年同期315.75亿元减少了5.99%,而公司的注册资本(金)14843.03亿元则比2006年同期15626.28亿元减少了5.01%。相对数上,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注册资本(金)占内资企业的比重逐年减少;公司注册资本(金)占比则连续两年达到89%以上。
2007年年末,内资企业注册资本(金)按照产业类型分类,投入第一产业的注册资本(金)累计99.13亿元,较2006年同期的91.54亿元增长了8.29%;投入第二产业的注册资本(金)累计3627.15亿元,较2006年同期的3397.97亿元增长了6.74%;投入到第三产业的注册资本(金)累计12950.10亿元,较2006年同期的13963.17亿元减少了7.26%。
3.内资企业分行业情况: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及批发和零售业两大行业门类均超十一万户,合计占比过半
内资企业按照具体行业,2007年年末,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数量最多,达125722户,占26.52%。其次是批发和零售业达113959户,占24.04%。两行业门类合计占比达到内资企业的50.56%。
4.内资企业分区县情况:海淀、朝阳两区户数占比超四成,四个功能区中首都功能核心区及生态涵养发展区呈下降走势
内资企业就区县而言,海淀、朝阳最多,2007年年末,这两区的户数占了北京注册登记的内资企业数的41.49%。
首都功能核心区[1]内资企业2007年年末累计70541户,较2006年同期的69680户增长了1.24%;占内资企业总户数百分比呈大致下降态势,从15.36%下降为14.88%。城市功能拓展区内资企业2007年年末累计247373户,较2006年同期的234314户增长了5.57%;占内资企业总户数百分比呈大致上升态势,从51.64%上升为52.18%。城市发展新区内资企业2007年年末累计100537户,较2006年同期93205户增长了7.87%;占内资企业总户数百分比呈大致上升态势,从20.54%上升为21.21%。生态涵养发展区内资企业2007年年末累计42345户,较2006年同期44043户减少了3.86%,占内资企业总户数百分比呈现下降的态势,从9.71%下降为8.93%。如图1-2所示。
图1-2 内资企业区域发展趋势图(2000-2007年年末)
(二)私营企业的登记注册情况
1.私营企业中的全部为自然人出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占比最大,第三产业占比在八成六以上
2007年年末,北京市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累计336684户,比2006年同期的304612户增长了10.53%。绝对数上,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全部由自然人出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户数呈逐年递增态势;相对数上,全部由自然人出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累计289878户,占比达86.10%。
产业类型上,绝对数上,三大产业的户数均逐年上升,2007年年末,第三产业为300180户,比2006年同期269524户增长了11.37%,第一产业为1853户,比2006年同期1686户增长了9.91%,第二产业为34651户,比2006年同期33402户增长了3.74%,如图1-3所示。
相对数上,第三产业的占比两年来都在85%以上,第三产业呈逐年增长态势;而第二产业户数的占比呈下降趋势。
第一产业户数的增长主要得益于近年来郊区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北京地区运用产业政策引导资源向着有利于生态环保的方向发展,各郊区县以“精品、设施、籽种、创汇、加工、观光”六种农业作为切入点,民俗旅游、种植园林、农业采摘等绿色农业发展迅速,从而带动了第一产业的发展。而第二产业市场准入时对环保指标要求很严,无形中提高了市场准入门槛,占比下降幅度较大。
2.私营企业的注册资本:有限责任公司占比在九成八以上,第三产业占比在八成六以上
2007年年末,北京市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的注册资本累计4181.51亿元,比2006年同期3698.36亿元增长了13.06%。相对数上,全部由自然人出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占比几年来都在98%以上,占私营企业注册资本的绝大部分。
2007年年末,私营企业注册资本按照产业类型分类,投入第一产业的注册资本累计20.11亿元,较2006年同期的18.05亿元增长了11.41%;投入第二产业的注册资本累计538.12亿元,较2006年同期的494.95亿元增长了8.72%;投入到第三产业的注册资本累计3623.28亿元,较2006年同期的3185.35亿元增长了13.75%。
相对数上,投入到第三产业注册资本占绝大部分,达到86.65%;第二产业占比为12.87%;第一产业占为0.48%。
3.私营企业分行业情况: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及批发和零售业合计占比超五成
私营企业按照具体行业,2007年年末,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累计户数最多,达104718户,占私营企业总户数的31.10%,其次是批发和零售业,达73718户,占私营企业总户数的21.90%,第三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达56769户,占私营企业总户数的16.86%。
4.私营企业分区县情况:海淀、朝阳两区户数占比过四成
私营企业按区县统计,海淀、朝阳的户数一直遥遥领先,2007年年末,这两区的户数占了全市注册登记的私营企业数的43.90%。
首都功能核心区内私营企业2007年年末累计40684户,较2006年同期37236户增长了9.26%;占私营企业总户数百分比呈大致下降态势,从12.22%下降为12.08%。城市功能拓展区内私营企业2007年年末累计183297户,较2006年同期162457户增长了12.83%;占私营企业总户数百分比呈大致上升态势,从53.33%上升为54.44%。城市发展新区内私营企业2007年年末累计75512户,较2006年同期67277户增长了12.24%;占私营企业总户数百分比呈大致上升态势,从22.09%上升为22.43%。生态涵养发展区内私营企业2007年年末累计31835户,较2006年同期33048户减少了3.67%;占私营企业总户数百分比呈现下降的态势,从10.85%下降为9.46%。如图1-4所示。
(三)个体工商户的登记注册情况
1.个体工商户户数及从业人数增速上农村增势大于城镇,总体比重上城镇大于农村,第三产业占比超九成,第一产业有大幅增长
2007年年末,北京市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累计775496户,呈逐年增长态势,比2006年同期750052户增长了3.39%。其中城镇、农村的个体工商户分别比2006年同期增长1.75%、6.72%,农村增势大于城镇。相对数上,城镇的个体工商户占全市个体总量的65.95%,比2006年同期67.01%减少了1.06个百分点,农村的个体工商户占全市个体总量的34.05%,比2006年同期32.99%增加了1.06个百分点。
从业人数上,2007年年末,北京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从业人数累计为1028063人,呈逐年增长态势,比2006年同期增长了5.14%。其中城镇、农村的个体工商户从业人数分别比2006年同期增长了2.52%、10.48%。如图1-5。相对数上,城镇的个体工商户从业人数占全部个体从业人数的65.38%,比2006年同期67.05%减少了1.67个百分点,农村的个体工商户从业人数占全部个体从业人数的34.62%,比2006年同期32.95%增加了1.67个百分点。
个体工商户按照产业类型分类, 2007年年末,第三产业累计738953户比2006年同期715115户增长了3.33%;第二产业22610户比2006年同期22906户减少了1.29%;第一产业13933户比2006年同期12031户增长了15.81%。如图1-6。相对数上,第三产业户数占个体总户数的比例两年来都在95%以上,较上年略有下降,减少了0.05个百分点;第一产业户数的占比为1.79%,较2006年同期的1.61%增长了0.1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户数的占比为2.92%较2006年同期的3.05%下降了0.13个百分点。
图1-6 个体工商户三大产业发展趋势图(2000-2007年年末)
2.个体工商户的注册资金:第三产业占比过八成,第一产业占比提高2.09个百分点
2007年年末,北京市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注册资金累计121.80亿元,呈逐年增长态势,比2006年同期110.11亿元增长了10.52%。其中城镇、农村的个体工商户注册资金分别比2006年同期增长5.98%、16.29%。相对数上,2007年年末,农村个体工商户的注册资本占46.30%,比2006年同期44.00%提高了2.3个百分点。
2007年年末,个体工商户注册资本按照产业类型分类,三大产业的注册资金绝对数上均较去年同期增长,投入第一产业的注册资本累计17.61亿元,较2006年同期的13.65亿元增长了29.00%;投入第二产业的注册资本累计6.64亿元,较2006年同期的6.40亿元增长了3.75%;投入到第三产业的注册资本累计97.55亿元,较2006年同期的90.15亿元增长了8.21%。
相对数上,投入在第三产业注册资金占据绝大部分,两年来都在80%以上,但第三产业注册资金占比较去年同期下降,由81.81%下降到80.09%,下降了1.7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注册资金占比较去年同期下降,由5.82%下降到5.45%,下降了0.37个百分点;第一产业注册资金占比较去年同期上升,由12.37%增长到14.46%,提高了2.09个百分点。
3.个体工商户分行业情况:批发和零售业超六成
个体工商户按照具体行业,2007年年末,批发和零售业数量最多,达475083户,占61.26%;其次是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为100146户,占12.91%。由此可见,个体工商户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
全行业中增长幅度较大是:农林牧渔业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5.81%;文化、体育业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4.61%;交通运输业较去年同期增长了9.97%。
4.个体工商户分区县情况:丰台、朝阳户数过十一万
2007年年末,丰台、朝阳户数最多,丰台、朝阳的户数均超过了十一万,这两区的户数占了北京注册登记的个体工商户的30.89%。
首都功能核心区内个体工商户2007年年末累计114937户,较2006年同期117905户减少了2.52%;占个体工商户总户数百分比呈大致下降态势,从15.72%下降为14.82%。城市功能拓展区内个体工商户2007年年末累计335437户,较2006年同期319235户增长了5.08%;占个体工商户总户数百分比呈大致上升态势,从42.56%上升为43.25%。城市发展新区内个体工商户2007年年末累计240805户,较2006年同期233505户增长了3.13%;占个体工商户总户数百分比呈大致下降态势,从31.13%下降为31.05%。生态涵养发展区内个体工商户2007年年末累计82277户,较2006年同期77406户增长了6.29%;占个体工商户总户数百分比呈现上升的态势,从10.32%上升为10.61%。如图1-7所示。
(四)外资企业的登记注册情况
1.外资企业独资化趋势明显,第三产业增势较大
2007年年末,北京市登记注册的外资企业法人累计13237户,比2006年同期12064户增长了9.72%,其中外商独资企业8048户、中外合资企业4482户、中外合作企业680户、中外股份27户。
外资独资化趋势明显:一方面绝对数上合资企业、合作企业数量分别比2006年同期减少1.97%、5.95%,而独资企业则增长了19.26%。相对数上独资企业2007年年末累计户数8048户,占外资企业总户数的60.80%,较2006年同期的55.94%增长了4.86个百分点,占比呈上升态势,而合资企业、合作企业的占比,较2006年同期的37.90%、5.99%分别减少了4.04个百分点、0.85个百分点。如图1-8(1)。
外资企业分支机构累计6769户,比2006年同期5167户增长了31.00%。
独资化趋势明显的另一体现是在规模上,外资企业(投资总额一千万美元以上)的户数,2007年年末合资企业累计583户,较2006年同期的557户增长了4.67%、2007年年末合作企业累计260户,较2006年同期的272户减少了4.41%,而2007年年末独资企业累计675户,较2006年同期的487户增长了38.60%。如图1-8(2)。
独资企业超过合资企业,成为外商投资经营的主要形式。这与北京市不断调整政府职能,减少行政审批环节,提高服务效率,进而外商投资环境日益完善密切相关。我国入世后放宽了外资市场准入和经营限制,逐步取消部分行业和领域外商投资限制,是外资引进力度不断加大的重要原因。
从产业类型来看,外资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及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势较大。2007年年末,外资投在第三产业的户数累计为9494户,较2006年同期增长了16.68%,第二产业的户数累计为3649户,较2006年同期下降了4.65%,第一产业的户数累计为94户,较2006年同期下降了6.00%。如图1-8(3)。
外资投向第三产业的比重逐年上升主要源于:北京确立了“三二一”产业结构发展的方针,第三产业被列为北京发展的重点,北京充分利用首都优势,遵循WTO的开放进程原则,积极拓展第三产业开放领域和开放程度,从而呈现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多行业发展的格局。
2.外资企业的投资总额及注册资本逐年增加
外资投资总额及注册资本均呈增长态势,2007年年末,投资总额为876.21亿美元,比2006年同期696.94亿元增长了25.72%;注册资本为480.35亿美元,比2006年同期的366.30亿元增长了31.14%,其中外方注册资本为379.00亿元,比2006年同期的276.35亿美元,增长了37.14%。如图1-9所示。
图1-9 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总额及注册资本发展图(2000-2007年年末)
3.外资企业分行业情况:制造业户数最多,但占比呈下降趋势,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占比呈增长态势
按照具体行业分析,2007年年末,制造业户数最多,为3402户,占全部外资企业比最大,但呈下降态势,占比为25.70%,较2006年同期的29.61%下降了3.91个百分点。其次是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为3378户,占比为25.52%,较2006年的2847户,占比增长了1.92个百分点。
投资总额在一千万美元以上的外资企业按具体行业分析,2007年年末,房地产业累计396户,占投资总额在一千万美元以上的外资企业总户数的25.73%,占比较2006年同期的29.43%下降了3.7个百分点;制造业累计372户,占投资总额在一千万美元以上的外资企业总户数的24.17%,占比较2006年同期的27.70%下降了3.53个百分点;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累计234户,占投资总额在一千万美元以上的外资企业总户数的15.20%,占比较2006年同期的13.29%增长了1.91个百分点。
4.外资企业分区县情况:朝阳、海淀合计占比超五成,朝阳超过海淀
外商投资户数按所在区县分析,朝阳、海淀最多,2007年年末,这两区的户数占了北京注册登记的外资企业数的56.59%,超过一半。朝阳的占比逐年增长,超过了海淀。
这主要源于CBD具备良好的商务环境,CBD地区无论是硬件环境还是软件环境均有很大的优化,成为外国投资者普遍看好的热点地区。而且绝大部分大使馆也坐落于朝阳区,这也是朝阳区引资的一个明显优势。而海淀区则以其科研机构及高等院校集中、中关村科技园区所在地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也处于发展前列。相比之下,远郊区县外资发展呈下降趋势,外资企业向朝阳、海淀、东城、西城等商务成熟区域集中趋势更加明显。
首都功能核心区内外资企业2007年年末累计1824户,较2006年同期1669户增长了9.29%;占外资企业总户数百分比呈大致下降态势,从13.83%下降为13.78%。城市功能拓展区内外资企业2007年年末累计8039户,较2006年同期7145户增长了12.51%;城市功能拓展区占比最大,占外资企业总户数百分比呈大致上升态势,从59.23%上升为60.73%。城市发展新区内外资企业2007年年末累计2643户,较2006年同期2491户增长了6.10%;占外资企业总户数百分比呈大致下降态势,从20.65%下降为19.97%。生态涵养发展区内外资企业2007年年末累计711户,较2006年同期743户减少了4.31%;占外资企业总户数百分比呈现下降的态势,从6.16%下降为5.37%。如图1-10所示。
5.外资投资来源地情况:亚资超五成,港资占亚资数近五成
2007年年末,北京市登记注册的外资企业法人累计13237户,从外资的投资来源地来分析,外资数量上亚洲户数最多(主要包括香港、韩国、日本、中国台湾、新加坡),累计7083户,呈逐年增长态势,2007年年末较上一年度同期的6527户增长了8.52%;其次是北美洲(主要包括美国、加拿大),累计2334户,较上一年度同期的2213户增长了5.47%;再次是拉丁美洲(主要包括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累计1768户,增势较大,较上一年度同期的1552户增长了13.92%;第四是欧洲(主要包括德国、英国、法国),累计1514户,增势最大,较上一年度同期的1294户增长了17.00%。
外商投资总额来自亚洲的金额最大,累计468.25亿美元,2007年年末较上一年度同期的387.09亿美元增长了20.97%;来自拉丁美洲的投资总额累计215.84亿美元,较上一年度同期的157.81亿美元增长了36.77%;来自北美洲的投资总额累计76.67亿美元,较上一年度同期的65.93亿美元增长了16.29%;来自欧洲的投资总额累计86.09亿美元,较上一年度同期的58.75亿美元增长了46.54%,增势最大。
外商注册资本也绝大部分来自亚洲,2007年年末累计244.45亿美元,较上一年度同期的195.23亿美元增长了25.21%;来自拉丁美洲的注册资本累计118.88亿美元,较上一年度同期的84.55亿美元,增长了40.60%,增势很大;来自欧洲的注册资本,累计55.47亿美元,较上一年度同期的35.01亿美元,增长了58.44%,增势最大;来自北美洲的注册资本,累计46.96亿美元,较上一年度同期的38.28亿美元,增长了22.68%。
相对数上,户数占比尽管亚洲占据绝大部分,但呈下降态势;拉丁美洲和欧洲的户数占比都逐年增加。无论从投资总额还是注册资本上,亚洲占比最大,超过50%,但占比逐年下降,拉丁美洲和欧洲的占比逐年增加。
从具体国别来看,2007年年末外商投资企业投资户数(总计13237户)前十位的国别地区如表1-1、图1-11所示。
表1-1 外资企业户数前十名 单位:户
国别 地区 | 香港 | 美国 | 韩国 | 英属维尔京群岛 | 日本 | 台湾 | 新加坡 | 开曼 群岛 | 加拿大 | 德国 |
户数 | 3274 | 1935 | 1256 | 1246 | 1089 | 613 | 535 | 450 | 373 | 355 |
比例 | 24.73% | 14.62% | 9.49% | 9.41% | 8.23% | 4.63% | 4.04% | 3.40% | 2.82% | 2.68% |
表1-2 外资企业投资总额前十名 单位:亿美元
国别 地区 | 香港 | 英属维尔京 群岛 | 日本 | 美国 | 开曼群岛 | 韩国 | 德国 | 新加坡 | 英国 | 法国 |
投资总额 | 284.66 | 134.34 | 69.31 | 66.94 | 66.72 | 61.52 | 28.92 | 28.90 | 15.14 | 11.36 |
表1-3 外资企业注册资本前十名 单位:亿美元
国别 地区 | 香港 | 英属维尔京 群岛 | 日本 | 美国 | 开曼 群岛 | 韩国 | 德国 | 新加坡 | 英国 | 法国 |
注册资金 | 141.40 | 77.86 | 43.46 | 41.72 | 33.50 | 31.02 | 17.56 | 15.48 | 11.32 | 8.98 |
其中外方 | 104.06 | 66.46 | 34.99 | 32.07 | 30.92 | 20.49 | 12.86 | 12.72 | 10.01 | 7.03 |
综上,截至2007年年末,北京市外商投资企业主要集中在亚资企业,其中又以香港企业为主。香港地区投资企业数最多,为3274户,占亚资企业总数的 46.22%。
二、北京与其他直辖市市场主体登记数据的比较
本部分根据北京市工商局经济信息中心的《四直辖市工商登记业务主要数据情况表》(2007年第三季度)主要对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间登记相关统计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一)北京内资企业户数多
2007年第三季度末,内资企业的累计户数北京为459431户,但由于北京的内资统计数据包括了私营企业中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数据(298095户),为了与其他省市具有可比性,将其剔除掉之后,北京内资企业净户数为161336户;上海的内资企业户数为96730户;天津37881户;重庆57497户。
(二)北京私营企业增速较大,但户均资本较低
2007年第三季度末,私营企业累计户数北京为324678户;上海为504707户;天津为94572户;重庆为94395户。
2007年第三季度末,私营企业累计注册资本北京为3987.61亿元;上海8602.20亿元;天津为2166.70亿元;重庆为1576.77亿元。
在户均资本上,2007年第三季度末,北京为122.82万元;上海的户均资本为170.44万元;天津为229.11万元;重庆为167.04万元。反映出北京的户均资本规模相对较小,还亟待提高。
(三)北京个体工商户增速最大,但户均资本很低,户均从业人数很有限
2007年第三季度末,个体工商户累计户数北京为773590户,上海为289366户;天津179761户;重庆543320户。
2007年第三季度末,个体工商户累计注册资本北京为119.08亿元;上海为42.33亿元;天津为64.34亿元;重庆为105.89亿元。
2007年第三季度末,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累计北京为1013465人;上海为353689人;天津为273597人;重庆为911335人。
在户均资本上,2007年第三季度末,北京为1.54万元;上海1.46万元;天津为3.58万元;重庆为1.95万元。反映出北京的个体工商户的户均资本规模相对偏小。
在户均从业人员上,2007年第三季度末,北京的个体工商户户均从业人员为1.31人/户;上海为1.22人/户;天津为1.52人/户;重庆为1.68人/户。
(四)北京外资企业户均资本规模较低
2007年第三季度末,外资企业累计户数北京为12815户;上海为33666户;天津为11269户;重庆为1469户。
2007年第三季度末,外资企业累计投资总额北京为833.01亿美元;上海为2494.92亿美元;天津为755.84亿美元;重庆为180.16亿美元。
2007年第三季度末,外资企业累计注册资本北京为453.56亿美元,其中外方认缴355.48亿美元,占比为78.38%;上海为1389.56亿美元,其中外方认缴1121.36亿美元,占比为80.70%;天津为412.93亿美元,其中外方认缴341.13亿美元,占比为82.61%;重庆为93.33亿美元,其中外方认缴65.78亿美元,占比为70.48%。
在户均资本上,2007年第三季度末,北京为353.93万美元;上海为412.75万美元;天津为366.43万美元;重庆为635.31万美元。反映出北京的外资企业户均资本规模在四个直辖市处于较低的水平。
三、北京市市场主体工商登记的产业、区域汇总情况分析
(一)三大产业汇总情况分析:第三产业户数占比最大,三大产业个私经济都发展迅猛
表3-1 2007年年末市场主体的产业分布情况汇总 单位:户
内资 | 个体 | 外资 | ||||
合计 | 520855 | 100.0% | 775496 | 100.0% | 13237 | 100.0% |
第一产业 | 4731 | 0.91% | 13933 | 1.79% | 94 | 0.71% |
第二产业 | 61253 | 11.76% | 22610 | 2.92% | 3649 | 27.57% |
第三产业 | 454871 | 87.33% | 738953 | 95.29% | 9494 | 71.72% |
根据2007年年末的统计数据,从三大产业市场主体户数分布的绝对数上来看,第三产业市场主体累计户数个体最多,其次是内资和外资;第二产业市场主体累计户数内资最多、其次是个体、外资;第一产业市场主体累计户数个体最多、其次是内资、外资。详见表3-1、图3-1。由此可以看出,与其他市场主体类型相比,个体工商户更多地集中在第三和第一产业,而在第二产业则相对比较少。
从相对数来看,第三产业的市场主体数量都最多,其中个体工商户投入在第三产业的户数占整个个体工商户户数的95.29%,相对而言,外资投在第三产业的比例较低,占整个外资户数的71.72%。在第二产业上,个体工商户的比例最小,只有2.92%,而外资在第二产业的投入占整个外资的27.57%,比重最高。详见表3-1。在第一产业上,三大类企业投入的占比都在1%左右。上述结论正好印证了北京市确立的“三、二、一”的产业结构发展方针,各产业正处于良性发展环节。
根据2007年年末的统计数据,按注册资本(金)绝对数比较,三大产业注册资本(金)总额分布,呈现内资最多、其次外资、个体最少的分布趋势;详见表3-2、图3-2。
表3-2 2007年年末市场主体注册资本(金)的产业分布情况汇总 单位:亿元
| 内资 | 个体 | 外资 | |||
合计 | 16676.38 | 100.0% | 121.80 | 100.0% | 3842.78 | 100.0% |
第一产业 | 99.13 | 0.59% | 17.61 | 14.46% | 22.51 | 0.59% |
第二产业 | 3627.15 | 21.75% | 6.64 | 5.45% | 1148.22 | 29.88% |
第三产业 | 12950.10 | 77.66% | 97.55 | 80.09% | 2672.05 | 69.53% |
注:外资的注册资本按照2007年平均汇率8.00人民币元/美元的汇率换算得到。
相对数上,投入到第三产业的注册资本(金)比例最大,按投入到第三产业的注册资本(金)占总注册资本(金)比较,其中个体工商户占比为80.09%,内资企业占比为77.66%,外资企业占比为69.53%,相对而言外资投入在第三产业的比例较低。
第二产业上,个体工商户的占比较低,仅有5.45%,而外资企业占比29.88%,比重最高。第一产业上,内资、外资的占比均低于1%,而个体工商户占比则为14.46%。这说明个体工商户在第一产业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个体工商户在第一产业上的投资信心足。
按户均注册资本(金)比较,三大产业都呈现外资企业户均资本最高的趋势,如图3-3。
图3-3 2007年年末市场主体户均注册资本(金)的产业情况汇总
2007年年末,在第一产业上,个体工商户户数增势很大,由图3-4可以看出,个体工商户近三年增势明显,自2003年起户数就超过了内资企业户数,居于第一位。2007年年末个体工商户的户数是内资企业户数的2.95倍,这反映出由于政策的引导,个体工商户近些年在第一产业的投资迅猛。
在第一产业上,内资企业的注册资本(金)最大,其次是外资企业、个体工商户,如图3-5。
图3-5 市场主体在第一产业的注册资本(金)发展图(2000-2007年年末)
2007年年末,在第二产业上,内资企业的户数最多,其次是个体工商户、外资企业。而外资企业户数则逐年下降,反映出外资企业在第二产业的投资意愿稍有减弱。如图3-6。
市场主体在第二产业的发展图(2000-2007年年末)
第二产业上,内资企业的注册资本(金)最多,其次是外资企业、个体工商户。如图3-7。
2007年年末,在第三产业上,个体工商户的户数最多,增势最大,其次是内资企业、外资企业。户数都逐年上升,反映出各类企业都加大了在第三产业的投入,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相当大。如图3-8。
图3-8 市场主体在第三产业的发展图(2000-2007年年末)
第三产业上,内资的注册资本(金)最多,其次是外资、个体工商户。各类企业的注册资本(金)呈现全面增势,第三产业发展强劲。如图3-9。
图3-9 市场主体在第三产业的注册资本(金)发展图(2000-2007年年末)
(二)四大城市功能区域小结:首都功能核心区各类市场主体占比一成以上,城市功能拓展区五成左右,城市发展新区二成左右,生态涵养发展区一成左右
从2007年年末的数据来看,首都功能核心区的内资、个体、外资在整个北京市的占比分别在15.84%、14.82%、13.78%。
城市功能拓展区内资、个体、外资的占比都最大,除了个体该区域的占比为43.25%,其他都在50%以上,内资、个体、外资在整个北京市的占比分别在57.91%、43.25%、60.73%。五环开通后,该区域的投资环境、发展成本等优势更加明显。该区域的内资、外资主要集中在朝阳和海淀,不过个体工商户更多的集中在丰台、朝阳。
城市发展新区的内资、个体、外资在整个北京市的占比分别在23.38%、31.05%、19.97%。各类型市场主体占比在20%左右。通州、大兴的户数占比在该区域相对较大。顺义在外资的户数上相对比较突出。
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内资、个体、外资在整个北京市的占比分别在9.81%、10.61%、5.37%。该区域由于独特的功能定位,对不利生态环境保护的企业严格准入,企业的数量占比在各功能区最低。
北京市工商局
二○○八年一月
附表一:
内资企业各区县发展情况表
(2007年末累计) 单位:户
登记机关 | 2007年末 | 累计数占全市比例(%) | 同比增长(%) |
东城区 | 21732 | 4.58 | 2.98 |
西城区 | 23916 | 5.05 | -0.39 |
崇文区 | 10345 | 2.18 | 1.81 |
宣武区 | 14548 | 3.07 | 0.98 |
朝阳区 | 91239 | 19.25 | 6.60 |
海淀区 | 105426 | 22.24 | 5.40 |
丰台区 | 41853 | 8.83 | 4.55 |
石景山区 | 8855 | 1.87 | 2.11 |
门头沟区 | 10664 | 2.25 | -13.85 |
昌平区 | 17106 | 3.61 | 7.25 |
顺义区 | 11678 | 2.46 | 12.93 |
通州区 | 25117 | 5.30 | 6.08 |
大兴区 | 29683 | 6.26 | 2.77 |
房山区 | 13589 | 2.87 | 21.85 |
平谷区 | 10035 | 2.12 | -4.25 |
怀柔区 | 9675 | 2.04 | 4.86 |
密云县 | 7950 | 1.68 | -2.78 |
延庆县 | 4021 | 0.85 | 6.35 |
开发区 | 2060 | 0.43 | 10.99 |
燕山 | 1304 | 0.28 | -3.12 |
市局 | 13253 | 2.80 | 5.64 |
合计 | 474049 | 100.00 | 4.47 |
附表二:
私营企业各区县发展情况表
(2007年末累计) 单位:户
登记机关 | 2007年末 | 累计数占全市比例(%) | 同比增长(%) |
东城区 | 12361 | 3.67 | 12.58 |
西城区 | 12472 | 3.70 | 6.29 |
崇文区 | 6420 | 1.91 | 10.67 |
宣武区 | 9431 | 2.80 | 8.14 |
朝阳区 | 69587 | 20.67 | 13.86 |
海淀区 | 78222 | 23.23 | 12.04 |
丰台区 | 29353 | 8.72 | 16.51 |
石景山区 | 6135 | 1.82 | -3.07 |
门头沟区 | 7618 | 2.26 | -14.01 |
昌平区 | 10620 | 3.15 | 11.77 |
顺义区 | 7792 | 2.31 | 15.69 |
通州区 | 20737 | 6.16 | 10.01 |
大兴区 | 24355 | 7.23 | 5.85 |
房山区 | 10144 | 3.01 | 35.22 |
平谷区 | 7556 | 2.24 | -5.15 |
怀柔区 | 8735 | 2.59 | 5.33 |
密云县 | 5799 | 1.72 | -0.67 |
延庆县 | 2127 | 0.63 | 1.67 |
开发区 | 1168 | 0.35 | 11.98 |
燕山 | 696 | 0.21 | 9.61 |
市局 | 5356 | 1.59 | 16.59 |
合计 | 336684 | 100.00 | 10.53 |
附表三:
城乡个体工商户分区县情况统计表
(2007年末累计) 单位:户
登记机关 | 2007年末 | 累计数占全市比例(%) | 同比增长(%) |
东城区 | 20511 | 2.64 | -3.2 |
西城区 | 31571 | 4.07 | 11.19 |
崇文区 | 17529 | 2.26 | -10.88 |
宣武区 | 45326 | 5.84 | -6.84 |
朝阳区 | 119108 | 15.36 | 8.16 |
海淀区 | 67192 | 8.66 | 2.31 |
丰台区 | 120452 | 15.53 | 3.47 |
石景山区 | 28685 | 3.70 | 6.13 |
门头沟区 | 12476 | 1.61 | 6.38 |
昌平区 | 57922 | 7.47 | 11.68 |
顺义区 | 41943 | 5.41 | 5.35 |
通州区 | 59910 | 7.73 | 14.68 |
大兴区 | 46585 | 6.01 | -8.58 |
房山区 | 24430 | 3.15 | -9.97 |
平谷区 | 15243 | 1.97 | 3.15 |
怀柔区 | 23972 | 3.09 | 14.54 |
密云县 | 18384 | 2.37 | 0.05 |
延庆县 | 12202 | 1.57 | 5.22 |
燕山 | 9619 | 1.24 | -14.02 |
开发区 | 396 | 0.05 | 27.74 |
市局 | 2040 | 0.26 | 1.95 |
合计 | 775496 | 100.00 | 3.39 |
附表四:
外商投资企业分区县情况统计表
(2007年末累计) 单位:户
登记机关 | 2007年末 | 累计数占全市比例(%) | 同比增长(%) |
东城区 | 936 | 7.26 | 13.87 |
西城区 | 534 | 3.86 | 492 |
崇文区 | 190 | 1.53 | 182 |
宣武区 | 164 | 1.31 | -5.2 |
朝阳区 | 4221 | 30.51 | 16.06 |
海淀区 | 3270 | 24.94 | 10.25 |
丰台区 | 410 | 3.28 | 0.74 |
石景山区 | 138 | 1.05 | 2.22 |
门头沟区 | 84 | 0.68 | -11.58 |
昌平区 | 403 | 3.18 | 0.50 |
顺义区 | 697 | 5.31 | 12.24 |
通州区 | 494 | 3.79 | 4.66 |
大兴区 | 351 | 2.77 | 0.86 |
房山区 | 170 | 1.28 | 10.39 |
平谷区 | 121 | 0.99 | -7.63 |
怀柔区 | 252 | 1.98 | 0.80 |
密云县 | 202 | 1.66 | -5.61 |
延庆县 | 52 | 0.4 | -1.89 |
开发区 | 523 | 4.07 | 7.17 |
燕山 | 5 | 0.04 | -28.57 |
市局 | 20 | 0.12 | 25.00 |
合计 | 13237 | 100.00 | 9.72 |
附表五:
外商分支机构分区县情况统计表
(2007年末累计) 单位:户
登记机关 | 2007年末 | 累计数占全市比例(%) | 同比增长(%) |
东城区 | 782 | 11.55 | 25.52 |
西城区 | 531 | 7.84 | 43.13 |
崇文区 | 138 | 2.04 | 25.45 |
宣武区 | 193 | 2.85 | 25.32 |
朝阳区 | 2597 | 38.37 | 38.58 |
海淀区 | 1130 | 16.69 | 25.28 |
丰台区 | 355 | 5.24 | 17.94 |
石景山区 | 78 | 1.15 | 32.20 |
门头沟区 | 30 | 0.44 | -21.05 |
昌平区 | 129 | 1.91 | -5.84 |
顺义区 | 159 | 2.35 | 28.23 |
通州区 | 176 | 2.60 | 102.30 |
大兴区 | 123 | 1.82 | 30.85 |
房山区 | 77 | 1.14 | 18.46 |
平谷区 | 30 | 0.44 | -40.00 |
怀柔区 | 61 | 0.90 | 134.62 |
密云县 | 47 | 0.69 | 23.68 |
延庆县 | 26 | 0.38 | 18.18 |
开发区 | 70 | 1.03 | 55.56 |
燕山 | 3 | 0.04 | 0.00 |
市局 | 34 | 0.50 | -22.73 |
合计 | 6769 | 100.00 | 30.81 |
参考文献
1.北京工商经济信息中心,《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统计月报》;
2.北京工商经济信息中心,《各直辖市工商登记业务主要数据情况表》(2007年第三季度报);
3.市局研究室《从工商登记注册情况看北京经济发展》。
[1]根据《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区县功能定位及评价指标的指导意见》,北京市从总体上划分为四个功能区:首都功能核心区(东、西、崇、宣)、城市功能拓展区(朝、海、丰、石)、城市发展新区(昌、顺、通、大、房、燕、开发区)、生态涵养发展区(门、平、怀、密、延)。
//z 2013-09-10 18:10:27 IS2120@BG57IV3 T3816440305.K.F3707232185[T11,L127,R4,V124]
谢良兵
2月20日,北京市工商局公布的《北京市市场主体发展情况分析(2012年年报)》显示,2012年退出北京市场的个体工商户超过14万户,这是自2000年以来,北京市场企业数量首次超过个体户,也意味着北京经营者结构发生了转变。
北京市工商局登记注册处处长况旭在解释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时指出,一是2011年底开始,北京市大规模实施了个体户转企业的措施,不少个体户直接转成了小微企业;二是北京的产业升级,导致一批个体户不适应城市发展进行了注销。
但在官方解释之外,“以业控人”的北京人口调控措施也在很大程度上挤压了个体户在北京的生存空间。从2009年北京建立人口调控目标责任制以来,要求吸引大量外来人口的低端产业逐步淘汰也提上日程。这次的个体户减少就集中在这些所谓的低端产业。
减了14万
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北京市市场主体存量为146.44万户,其中企业76.78万户,同比增长8.01%;个体工商户69.11万户,同比下降9.39%。2012年,新设市场主体170709户,其中企业98689户,个体工商户仅为71469户。
而在北京的人口调控之前,北京每年新增的个体户数量为如今新增数的近2倍。本报记者查阅2010年北京市工商局公布的《北京市市场主体发展情况分析(2009年年报)》显示,2009年,北京个体工商户新开业140339户,占新开业市场主体总量的60%。
北京市工商局登记注册处处长况旭透露,2012年,北京市个体户退出超过14万户,个体户绝对数量下降近10%。企业占市场主体比重从2011年的48.24%上升至2012年的52.63%。他称,这是京城企业数量时隔12年来首次高于个体工商户。
另一方面,北京的经营者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速度加快。数据显示,2012年北京市大型企业、企业集团总量同比增长8.01%;重点产业、重点企业保持较好发展势头,金融业仍保持着较高增速,外资企业发展好于全国水平。
况旭解释说,个体户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个转企”的推动。2012年全年北京市“个体转企业”数量达到6400户。2011年底,《北京市工商局个体工商户转变为企业组织形式登记办法》出台,此后,北京市开始推动“个转企”,优化市场主体结构。
根据《办法》,个体工商户可以根据自身经营需求,自愿申请转型升级为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这3种企业形式。当年,北京市工商局出台了多项措施推动“个转企”,计划出台一系列如《小百货店登记注册标准》等行业的准入标准。
对从事的经营符合北京产业政策的个体工商户,北京市工商局将支持其转型升级为企业组织形式;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个体户,会引导调整经营项目。北京市工商局朝阳区分局的负责人透露说,在投资人进入市场初期,他们就引导投资人选择申办企业而非个体工商户的经营方式。
北京市工商局表示,个体户自愿提出申请,政府不会强制要求,也不会规定转型数量。根据相关规定,只要材料齐备,一般5个工作日就能完成变更,原来的名称也可保留。
部分区县政府还对“个转企”实行财政补贴,比如丰台区政府就曾拿出300万元,给予每户“个转企”1000元补贴;昌平区则对个体户转型给予返还奖励,其中连续经营3年(含)以上的个体工商户如果开办公司,昌平财政将连续3年依次按其上缴给区级财政留成部分100%、50%、25%奖励给企业。
2012年,北京市各区县个体户工商登记的数量大幅度下降,部分区县负增长高达50%以上。截至去年11月底的数据显示,通州区新登记个体工商户同比下降59.81%;房山区同比下降41.63%;怀柔区同比下降45.94%等。
近日,《北京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草案送审稿)》正在向社会征求意见,其中规定政府采购不得设置不利于中小企业的限制性条件,同等条件下,政府采购应当优先购买中小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这一《条例》也将极大地推动“个转企”。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北京市的产业升级令个体户不再适应城市发展。况旭透露,此次主要退出市场的个体户多为小餐馆、小百货、小食杂店等。近几年来,北京市工商局严格准入审查程序、严把个体验照关口、推进个体向企业升级。
北京市工商局怀柔分局局长赵廷军说,怀柔区新登记个体户负增长,主要是因为怀柔区根据产业政策,禁止小玻璃厂、小水泥厂和炼油、选金、石棉瓦等行业的登记,提高旅馆、餐饮、美容美发等行业的准入标准,停止办理砂石开采、销售项目。
以业控人?
在北京“个转企”措施出台后,《南方都市报》曾发表评论担忧:希望个体户升格为企业不会重蹈“引蛇出洞”的覆辙,趁转型之机提升个体户税收水平,以转型为名,将不符合政府产业要求的个体户驱逐出市场。
2011年1月4日,北京市副市长程红在“2011年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上表示,北京工商部门要当好市场准入的“看门人”,配合首都人口统筹管理政策的实施,严格准入标准,屏蔽不符合北京资源消耗标准、污染排放标准等的业态。
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杨艺文当场表示,配合首都人口统筹管理、提升产业业态,工商部门将对传统服务行业、耗水行业等在审批方面严格把关。其中会对小百货、小食杂店等17类业态严格审批准入,约涉及30万户商业主体、100万流动人口。
北京市的部分政协委员也将此作为了人口调控的突破口。2011年北京两会上,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邹正方提出了一项提案《关于北京市应该在五环内取消农贸市场的建议》,但这一建议经过媒体放大后,遭遇广泛质疑。
2010年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合理调控城市人口规模专题调研组的调研报告,也曾建议政府“减少对低端劳动力的需求”,“对吸附大量流动人口的餐饮、洗浴、美容美发等企业和小百货店、小食品店等各类场所实行强制退出机制”。
邹正方坦承自己这一建议的初衷,就是为北京人口调控寻找“以业控人”的突破口。但其引起争议主要是因为他贴出了北京市商委对其《建议》答复的内容。这一早已被删除的内容提及“农贸市场,不仅影响了城市形象,也吸纳了外地低端人口的聚集”。
“外地低端人口”成为低端产业的主要从业人员,也因此成为产业升级和人口调控的主要目标。针对传统服务业、低端第三产业对流动人口的巨大吸纳作用,北京市各区县均提出了各自的措施。况旭透露,此次个体户大减也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
以“人口调控”的样板区县顺义区为例,当地政府提出了规模适度、布局合理、服务规范的要求,对一批不具备基本条件的小门店、小游商进行清理,进而建立体系提高上述行业的组织化程度,减少低端就业岗位对流动人口的过度需求。
当地政府投资5000万元在全区建成了“村级分拣、统一回收、日收日消、封闭运输、循环利用、规范管理”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使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的流动人口从原来的3000多人缩减到830余人。
在2012年的“个转企”推动过程中,针对新登记的个体户,北京工商部门为防止个别商家弄虚作假,在工商审批环节推行实地探察制度,经过考察经营场所不会影响周边发展方可放行。以顺义区为例,10%的开店申请就在实地探察环节中“露馅”。
安邦咨询专家认为,“以业控人”尚属比较柔和的“软”手段。比如半露天式的东苇路市场升级改造被拆除,而管庄一带封闭式市场没有空余摊位,个体商户想摆摊做生意,只能租铺面或进超市,租金和进场费门槛自然会淘汰掉不少外来商户。
不过,北京市有关部门不承认有过“低端产业”或者“低端人群”的说法,也“从来没想把低端人群挤出去”。甚至在2012年的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沿用多年的“人口调控”四字消失,而出现了“人口服务管理”的新提法。
但2012年北京个体户骤降14万户的背后,除了产业升级,还隐藏着不再言说的人口调控。安邦咨询专家表示,在服务业,尤其是餐饮、建筑、家政、娱乐、环卫、零售、房地产服务等众多领域,离开了外来人口,北京的正常运转可能都会出问题。